APP下载

乡村旅游背景下青山村文化资源的具象化呈现及利用

2021-12-10段棒棒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崂山青山村庄

段棒棒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乡村旅游的兴旺发展离不开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特色。纵观现有涉及乡村旅游及乡村文化资源的文献可知,学者较少探讨乡村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具象化呈现。因此,笔者在对青岛市青山村①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对青山村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以期为青山村旅游项目的升级改造建言献策。

一、青山村发展旅游的支撑条件

坐落于山海之间的青山村,因其风景秀丽、景色优美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而这自然归功于青山村独特的村庄区位和村落布局,以及社区内适宜的生活条件与当地政府提供的利好发展政策。

(一)独特的村庄区位和村落布局

青山村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最南部,距王哥庄15公里处的崂山山脉东麓。其南临黄海,北与黄山口、黄山为邻,东濒崂山湾南端,西与沙子口大平岚相连,王哥庄至沙子口公路穿村而过,太清游览区和华严游览区皆在这条线路上。青山村属海洋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夏季均温22.5℃,冬季均温6℃,年均气温为12.6℃,因而展现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中、昼夜温差小、湿度大等特点。[1]

青山村在空间结构上属于集聚性农村聚落,村民大多生活在海拔100米以下,仅有零星几户住在山上,依山面海的地理格局以及逐年增加的村庄人口,使得青山村逐渐形成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村落布局。提及青山村的地理位置,村内老人直夸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并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描述:整个青山村落稳稳坐在由圈顶和周围地势形成的一把“圈椅”中,两边纵横交错的山脉则呈现出“左青龙、右白虎”的环抱姿态,远远望去,青山村落犹如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躺在“仙人”怀中闭目养神。青山村民刘振居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水土空气好,长寿老人多”四句话来概括青山村的特点,并补充村庄的房屋是村民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街道弯弯曲曲,没有经纬度,像是迷宫一样;村庄的街道是花岗岩铺路,山高坡陡峭,雨水流向大海,雨后不湿鞋;村庄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环境秀美壮丽,长寿老人较多。

(二)适宜的生活条件与发展政策

早些年,背山面海的青山村民外出免不了要翻山越岭,如今青山村道路十分便捷,可同时满足公交车和私家车的出行需要,查阅百度地图可知,从青岛市区到青山村游玩,自驾车车程约为1小时10分钟;搭乘公交、地铁时长则为2小时30分钟左右。由于青山村位于崂山怀抱之中,游客在游玩途中还能欣赏到群山连绵、山海相依的美景,即使是乘坐地铁和公交也能一扫旅途的枯燥。同时,青山村的生活条件也很便利,尤其是网络的畅通,满足了游客旅游之余保持与外界沟通的需求。此外,地方政府为青山村发展推出了许多重大利好政策,2015年青山村获得30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用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期间,当地政府对青山村的老房屋、石碾、古桥、林氏祠堂等进行修复;2018年召开专题会议推进青山村美丽乡村方案设计。

二、青山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

青山村依山傍海、树木繁茂,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风景如画的山海风光,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村落布局,为村庄添加了几分美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环境则为游客到此游览观光提供了契机。正所谓海借山势、山借海威,青山村既有山的厚重质朴,又有海的磅礴灵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山村凭借着独特的乡村美景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青山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性产业分别是旅游服务、海洋渔业和茶叶种植,这与村庄紧邻太清游览区,村民已经被纳入游览区的经济系统有关。同时,青山村的海洋渔业和茶叶种植发展迅速,具备发展特色旅游的良好条件。

(一)青山碧水的山海文化

青山村全域面积5.3平方公里(约为7950亩),山峦面积为7000亩,其中林地面积约3900亩。[1]因青山村地处亚热之终,北温带之始,又濒临黄海,故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南北各地多种植物生长繁殖,得益于政府推行的“生态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绿化项目,如今青山域内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5%左右。青山域内古树颇多(见表1),大多数位于太清宫附近,村庄内部只剩一颗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树,并于2004年9月挂牌为国家二级保护树木。青山域内山体属于崂山支脉,而崂山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野菜资源,因而民间流传有“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样的深情谚语。同时,青山域内还有三条河流,分别是在当地有着“天河”美誉的八水河以及流经村庄的南河与北河,南河和北河在青山村前期主要起着水源供给的作用,如今则为村落布局平添了一份水的灵动。

青山村背靠崂山,前临大海,沿海修建有长约200余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码头,青山码头既方便了村民进行渔业活动,也方便了游客进行观海垂钓,如今的青山码头既是海洋活动的重要港口,又是海洋旅游中的重要窗口。青山码头的路标显示为海洋旅游码头、休闲渔业码头、游艇码头,码头上停泊有渔船和游艇,可供游客休闲娱乐;靠近青山码头道路一侧的墙壁上绘有与海洋相关的油画作品,油画漂亮且有意境。另外,常有学生来码头写生绘画、拍照取景,其主题多为海天一色、山海相映的美景,抑或渔船归来、鱼货满仓的画面。

(二)君子务本的仁义文化

崂山道教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之说,又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的是坐落在崂山东南隅的太清宫。丘处机在游历崂山期间写道“青山本是道人家,况此仙山近海涯”②,可见崂山最早的居民就是来此修炼的道士。道士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与他人进行商品交换,俗话说“有道有庙,就有人家”,而青山域内上清宫、太清宫、明霞洞均为著名的道家文化圣地,如今的太清游览区内便有许多青山村的土地,可见青山村和太清宫关系尤为密切,当地村民猜测最早来青山定居的高姓人家即与太清宫道士有经济往来。据了解,1949年前青山域内的土地大都为道观所有,许多村民需要向太清宫道士租种山上的土地,如今青山村还保留有青山村和太清宫的地界标识,即位于村庄南河附近的地界石(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牛头石”)。

表1 青山境域内古树(花)一览表[1]

此外,青山村民在“佛道相争”中参与了太清宫的保护。据说,青山环境幽静,颇受佛道之人喜爱。明朝万历年间,佛家的憨山大师来崂山游玩,看到太清宫位置不错,便在太清宫前建造了海印寺。当时太清宫道长耿义兰见状,只好带人前往京城去告状,庙宇则由青山村的林、唐、温、姜族人看守。道士上京告状胜诉回来后,朝廷便派人拆除了海印寺(遗址尚在)。太清宫道士为感谢青山村民护庙有功,特地赐给林、唐、温、姜四大家族族长一个“本”字辈分(走访调查知四人分别是林本诚、唐本立、温本贤、姜本宽),并且在太清宫内给四人留出了四块墓地,四人百年之后便葬在了这里。

总之,从土地资源划分到历史故事传承都表明青山村与太清宫渊源颇深,而“本”字恰好对应《论语·学而》篇中提到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想必当年太清宫道士赐予青山村民“本”字辈分,即是感谢青山村民护庙时展现出来的仁义精神。

(三)曲径通幽的建筑文化

青山村紧靠崂山,山草资源丰富,房屋建筑自古以来就是花岗岩石贴墙,山草披顶,如今仍可从现存的老房子中窥见端倪。远远看去,青山村的房屋横卧在山坡下,一栋栋红瓦顶的民房点缀着满山翠绿的植物,以高低参差的阶梯型布局呈现在山海之间。据村内老人讲,青山村民宅基地总面积普遍在144平方米左右,由于青山村地势较为复杂,村民人口又比较多,所以在房屋建造时只能因地制宜地最大限度开发当地土地,久而久之村落内部道路便形成了曲曲折折、四通八达的样貌,呈现出蜿蜒环绕的曲径通幽之美。青山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便没有新增过宅基地,所以整体建筑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村民即使对房屋进行翻新改造,其房屋外部形状和颜色基本不变。由于青山村地势为缓坡状,顺着山坡建造的房屋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因而渐渐形成了“东不欺西”(东边的房子要低于西边的房子)、“前不高后”(前面的房子不高于后面的房子)的建房习俗。

总之,青山村房屋建筑特色鲜明,房屋建筑大多为红瓦石墙,保留着最传统的采石建房工艺,其迥异于村民房屋的特色建筑丰富了村内的建筑文化。此外,青山村房屋建筑高低错落,弯弯曲曲的道路纵横交错,颇有胡同的味道。

(四)以海为田的渔业文化

相传,青山村祖先从清光绪年间便开始了捕鱼,当时青山村的温姓老祖,带领村民划着筏子第一次去胶南打鱼,由于路途不是很熟悉,在海上花了18天才到地方,然后在那打了18天的鱼,回来后负责打鱼的10个人每人分了18吊钱,这便是青山村打鱼历史画卷的开端。青山村在渔业捕捞历史上使用过众多渔业用具,从最初的木筏到木帆船,再到如今的机动船。捕捞网具更是经过了圆网、坡网、海蜇网、掛子网、流网、拖网、甏网、拖底网的发展,中间甚至出现有渔民使用潜水机捕捞的情景。青山渔民出海范围最远到达江苏、浙江一带,在打鱼过程中形成了海上捕捞、海上生活等相关渔业文化,比如在使用机动船之前,渔民形成了划橹时使用的渔家号子,虽然并没有具体的旋律和格调,但其号子听来却也充满激情和力量,展现了渔民打鱼时的豪壮。

以前渔民出海打鱼动辄一两个月,因此在船上形成了特殊的饮食习惯和大致的劳动分工,以及渔民辨别行船方向的特殊本领。此外,青山海水养殖也很发达,比如村民在最初的海带养殖中,由于原材料的缺乏,便自行割尺草用来制作养殖海带的用具,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后面又陆续进行了扇贝养殖、网箱养鱼和鲍鱼养殖,展现了青山村民大力借鉴外来渔业养殖经验的开拓进取精神。20世纪70年代的青山村是崂山县存款最多的村。[1]“出海船成队、归港鱼满仓”,如今的青山村渔业捕捞和渔业养殖仍然在村庄经济发展中居重要位置。

青山村致力于发展海洋经济,由最早的渔业捕捞开始,一步步把海带养殖、鲍鱼养殖、扇贝养殖、网箱养鱼等纳入青山村的渔业发展宏图中,这种勇于尝试、脚踏实地的作风一度使得青山村成为崂山县存款最多的村落,并形成了渔业养殖、渔业捕捞、渔业周边产品售卖等一系列渔业文化。

(五)醇厚清香的茶叶文化

崂山本无茶叶种植,随着南方茶叶的引进以及1960年崂山太清宫附近茶叶种植的成功,茶叶种植便迅速在崂山地区散播开来。青山村在1982年的“农业学大寨”期间,从崂山林场引进茶叶种子,在南崖子建造的大寨田地内种植茶叶(如今的青山茶园),结果大获成功。由于崂山茶种植效益较高,1995年以后青山村民掀起了种植崂山茶的高潮。如今,茶叶种植成了青山村的一项高效产业,茶园面积已超过300亩,茶农家庭270余户,大规模的茶叶种植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

崂山茶位于北纬36度线上,因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从10月1日直到来年4月中下旬基本都是茶叶禁采期,因而茶叶孕育时间长。同时,青山村地处山区,常年落叶腐蚀使得土壤呈酸性,且村民土地整体向阳,茶叶种植光照充足,又加上紧靠大海空气较为湿润、崂山泉水饱含矿物质等一系列原因,使得青山村茶叶品质特别高,炒出的茶叶特别香醇,冲泡后带有一股浓厚的豌豆香味。据了解,青山村民以前很少喝茶,偶尔赶上村内结婚盖房才能喝上一些大麦茶或茉莉花茶,如今,崂山绿茶和崂山红茶渐渐成为村民日常饮用和招待客人的选择。总之,太清宫(俗称小江南)温暖的气候环境保障了南茶北引的成功,青山村茶叶种植、茶园管理和一系列炒茶荣誉称号,为有着“江北第一名茶”美誉的崂山茶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六)诗书传承的教育文化

青山村教学历史悠久,从传统的私塾教育到民国时期的官办小学、民办小学,再到1949年后的青山小学,村内的祠堂和空闲房屋常被用作上课的教室,并由家长筹备座椅板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新建了青山幼儿园和黄山口中学。青山小学于1991年搬进村内办公大楼,黄山口中学则于2005年并入崂山八中,原校舍经修缮后变为现在的青山小学。此外,青山村为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还先后开办了扫盲识字班、青壮年集体学习班、社员分散学习班以及夜校,并结合当地特色编写出“上宫、下宫、明霞洞、高高低低路不平。夹岭子、三亩前、张坡、列坡连后尖。黄山北、青山南、黄山口村在中间。青山南坡地连片,三亩前北坡十八盘”这样的识字课本。

如今,青山村民更加重视教育,据统计,1985—2008年期间,政府对学校投资约100万元,村委也推出了相应的大学生奖励政策,对大专生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对本科生及以上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1]总之,青山村十分重视教育,在经济困难时期,村民都乐意提供房屋板凳以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编写极具地方特色、紧贴村民生活的扫盲识字课本反映出村民想尽办法学习的热情,村委制定的村内大学生奖助计划,更是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七)群策群力的家族文化

明朝永乐年间高氏家族最先来青山定居,始称“高家洼”,后来林氏(下)、姜氏、唐氏和温氏也迁来此地居住,因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山清水秀,五姓经过协商始定村名为青山。后来,刘氏、林氏(上)等家族也迁到青山,高氏家族破落后,遂把青山的家产、土地卖光,搬到桑园落户。如今青山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林(下)、刘、温、唐、姜五个家族。据村内老人讲,这五个姓氏刚迁入青山时,在村庄周围都有过短暂的居住地,如:林氏在崂山试金滩的“林家台子”、姜氏在崂山头北试金滩畔的“姜家宅科”、唐氏在崂山头西北的“唐家铺子”、温氏在崂山头北的“温家庵子”、刘氏在青山村南垭口后的“刘家窑礓”,这些遗址大都已经消失。

青山村的林、刘、温、唐、姜五个家族在村庄治理中起着领头作用。在乡村居民的观念中,道德约束和民风民俗在乡村治理中占据着主位。青山村五个家族人口占村庄总人口的81.39%,其在村庄建筑格局、茶叶种植、渔业捕捞、乡村教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比如:青山村的村落布局与各大姓氏分布是一一对应的。历史上,青山村各家族的族规很严,村落布局受此影响明显,如西山就是指“唐家”,上头就是指“上林家”,南头就是指“林家”,东头就是指“温家”,北头就是指“刘家”,其他姓氏的村民则参杂其中。用这些方位称呼就知道各姓氏在村庄的大体位置,且村内石碾的命名也和姓氏有关,比如“温家碾、林家碾”等。

综上所述,青山村文化资源经过挖掘整理,其文化类型共同构成了青山村的文化空间。其中,物质层面的山海文化以及精神层面的仁义文化是形成青山村文化空间的两大核心文化,其它类型文化的出现及演变都与这两种核心文化相关。

三、青山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尽管青山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仍存在以下要解决的问题。

(一)村落形象有待提高

青山村的老旧房屋原貌保存较为完整,但有些却因为无人居住、无人打理变得破落衰败,甚至出现坍塌的情况。村内还存在生活污水露天沟渠排放、电线线路采用线杆空中架设等现象,放眼看去显得和周围美景不相称,影响了村落整体美感和整体形象。

(二)村落功能有待完善

目前青山村发展旅游面临着村庄空闲土地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据了解,青山村出于保护村落周围环境和房屋建筑历史原貌的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便停止了新建住房宅基地的审批,如今青山村居住有2600多人,但村内年轻人普遍没有单独的房屋居住。而且,空闲土地的不足导致村内餐饮住宿等周边行业的发展受限。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与旅游环境的改善,游客的旅游消费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而青山村在文化资源整理和应用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村内许多悠久的文化资源还未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也未进一步开发打造为相关的旅游景点。青山村的旅游服务设施不够正规、也不够完善,较少有商店提供有文化韵味的旅游产品,农家宴和民宿的管理也不够规范,村内缺少可以向游客展现渔民出海捕捞的特色饮食、驾船技术、文化信仰等以满足游客具象化旅游体验的旅游项目。

(三)村落周边旅游布局有待规范

一是青山村好多土地位于太清游览区之内,太清游览区为了规范游客的游览行为,白天会对垭口到沙子口这一段的交通线路进行限制,这给部分市民参观青山村带来了交通上的不便。二是青山村附近有黄山口村和黄山村,这些村庄的村民生活状况类似,建筑风貌也基本一样,由于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各自定位并不准确,因此存在同类竞争的现象。甚至,有一些村庄的文化特色保存状况比青山村还要完整,比如海蜇捕捞技术。虽然青山村与黄山村的海蜇捕捞历史相差无几,但海蜇捕捞的规模和加工技术二者却有差距。三是村民居家生活讲究的是安静宁和,而游客外出游玩追求的则是热闹快乐,由于青山村土地资源有限,村民生活用地本就显得紧张,若游客往来于青山村欣赏美景、体验生活,村庄再拿出一部分土地用于开发旅游项目,则势必导致村庄街道拥挤、停车位紧张,影响村民平静的生活。

四、青山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以政府引领为主导的支撑体系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青山村紧靠太清游览区,青山村在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与太清游览区借力互补的同时,还要在自身环境整治、景观打造和服务配套上下功夫。青山村发展旅游项目应以政府政策为主导,发挥政府牵头的优势。比如:对于村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由政府牵头进行融资和建设,保护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包括村庄的文教设施、医疗诊所、交通道路等。同时,青山村要严抓旅游产品质量,提前规划村庄旅游景点和周边服务,提高村庄形象。

(二)构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发展体系

旅游是一个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概念。青山村在打造村庄美景的同时,也要优化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在餐饮民宿旅游服务上同步跟进,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引进相关成熟产业,完善青山村的旅游生态产业链。比如:引入市场资本,强化配套服务,搭建各类平台,结合当地传统节日举办文化展览、特色表演等经营性项目[3],以激活村庄发展活力,增强村庄旅游实力,实现青山村发展的良性循环。

青山村构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固然需要引入市场资本,但在具体打造旅游项目上,需要以村民自治为核心。村民是乡村的真正主人,发展旅游需要做到尊重民风民俗以及村民的主人翁地位[4],因此,青山村发展旅游要以村民为主体,通过调动村民积极性以激发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优化以文化共享为重点的联动体系

考虑到青山村与太清游览区距离较近,且太清游览区的旅游设施服务较为成熟,青山村在发展旅游时应主动对接太清游览区成熟的旅游市场,在景区发展和村庄发展上采用“景村联动”的发展模式,即成立村委会和景区管委会联合体,对村庄运营、招商引资、景区与村庄发展等携手合作。[5]青山村与太清宫关系密切,两者可以以此为契机联合进行景观打造。比如:把青山村的文脉凝结为“君子务本”思想,而村庄内的茶叶文化、渔业文化、建筑文化等,都是青山村民贯彻“君子务本”思想的体现,这便体现了青山村和太清宫的深厚渊源。

同时,青山村在景区化打造过程中要遵循符合标准与突显特色相结合的原则[6],明确在“景村联动”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凸显自身特色。青山村往北分别是黄山口村和黄山村,三者之间存在互通婚姻、同办教育、经济往来等关系。因此,青山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可以和周边村落进行区域联动,借以打造不同于太清游览区的旅游特色,展现山海渔村的传统文化。例如:青山村可以和黄山村联合打造渔业文化景观,黄山村保存较为完整的海蜇捕捞和加工技术是一大特色,青山村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打造区域性渔业文化景观。此外,创新机制建设对多主体配合的乡村旅游十分重要[7],青山村需要不断地推进旅游理论创新,建设旅游资源评估体系,解决“区域联动”各主体间存在的利益冲突。

(四)构建以文化空间为依托的宣传体系

旅游体验是游客游玩过程中的切身感受,直接反映了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对青山村发展旅游而言,单纯的村落景观打造和老旧物品展览固然能引起游客的兴趣,但鉴于时代久远以及生活方式的变迁,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游客仅仅通过物品的展览无法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而通过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具象化呈现,把文化诉诸讲故事的形式,既能引起游客们的情感共鸣,又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宣传载体。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需要协调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及个人等进行调查研究[8],因此,青山村在对村落文化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以村庄调研的方式来提取故事原型和文化内涵,进行适当的文字提炼和艺术加工,形成故事情节,从而形成初步的对外宣传的文本底稿,以此为依托,架构起有自身特色的宣传体系。

五、结语

在乡村旅游背景下,要重视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具象化呈现,通过架构具象化的村落文化空间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挖掘整理青山村的文化资源,并将其提炼为具象化的文化内容,架构青山村发展旅游的文化空间,可以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并为国内其他乡村挖掘、整理和提炼文化资源工作提供参考。

注释:

① 青山村委会现已改为青山社区居委会,为保证文章整体概念一致,统一使用青山村进行表述。

② 摘自上清宫玉皇殿西墙外混元石上所刻“邱长春诗十首”。

猜你喜欢

崂山青山村庄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的小村庄
青山揽胜
村庄,你好
崂山茶事
登崂山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