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管服”背景下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进与优化

2021-12-09李刚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放管服

李刚

摘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优化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政府行政部门审批流程改革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策略,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流程优化

行政审批是政府机关履行各种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民群众和各市场主体对政府机关的审批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有必要对现行的审批方式和流程进行创新和优化,以适应形式发展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及时启动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并要求在“放管服”指导下保证行政审批改革的有效落实。基于此,深入分析和探索“放管服”背景下行政审批的流程问题,理顺审批流程改革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行政审批流程改革领域的本位主义和利益博弈

目前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轮,特别是对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取消和下放,实现了审批内容和流程的简化,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办理各种审批事项。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审批流程的优化难度不断增加。政府各部门审批工作虽然大都集中到行政中心,但各窗口在工作中还是秉承部门本位主义,各部门在审批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存在利益博弈现象,不仅造成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良好政府形象的建构。

2.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的技术和资源储备不足

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革过程中,审批权限的下放是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这有利于缩短审批距离、提高审批服务效能。当然,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资源和技术储备,而这方面改革的滞后也成为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制约因素。首先,在人员编制方面,许多审批部门和窗口存在大量的非编制人员,其技能水平低、服务意识差,严重影响到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另外,由于人员编制管理的僵化性,导致人力资源缺乏有效配置,人员闲置和浪费问题比较突出。其次,基层审批部门的装备基础更新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信息技术装备的更新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极大影响到审批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

3.没有构建起有效的监管体系

在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領域,不仅要建立科学的审批工作流程,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管,保证制度和流程能够有效落实。但从当前实际看,行政审批监管流程还不完善,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首先,当前行政审批领域的监管主体比较单一,仍旧是政府唱主角,未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主体的监管作用,不仅造成政府监管过程中力不从心,还造成利益本位主义驱动下的监管缺位和越位。其次,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监管的随意性较大,规范化和法治化程度不高,特别是监管过程中的标准不统一,造成监管难度,难以避免监管权力滥用。

二、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1 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改革是当前“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其改革的效果和作用与工作人员的认知具有密切关系。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首先,提高工作人员改革意识。上级部门和领导层应树立整体意识,做好各种制度和措施的顶层设计,审批服务大厅的基层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改革观念,不仅要关注本部门的工作和责任,还要有大局意识和观念,能够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审批服务工作。

其次,健全清单管理制度,明晰权责关系。建立和更新各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权限权责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此外,结合部门实际,制定权力衔接清单,保证行政审批领域的简政放权不走样。

2.做好流程改革的资源和技术保障

前文指出,在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革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源和技术储备,而这方面改革的滞后也成为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对于此,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首先,加快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领域的人事制度改革。显然,审批流程的改革和优化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必要保障,针对当前审批流程领域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落实好“编随事走、人随编转”的人事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审批权利下放后,相应的编制也要随之下放。针对窗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明显的段位主义倾向,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探索新的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措施,保证人事管理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适应。

其次,及时更新基层政府审批部门的信息化设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政府部门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从当前实际看,省市级政府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建设已初步完成,但县以及县以下政府的信息化硬件技术设备还比较陈旧,这不利于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偏远地区和基层地区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实现基层政府网上政务审批系统和省市级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此外,还要积极宣传和引导基层群众用好网上审批系统,不断推进基层政务审批的信息化。

最后,在审批权利下放过程中重视基层调研工作。在新时代政务审批改革全面深化背景下,审批权的下放必须重视民主性和科学性,在下放前必须做好考察和调研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没有能力承接的审批项目应暂缓下放,在提高基层部门审批水平后再进行下放。另一方面,审批权力下放必须同步做好衔接和保障工作,对群众办理业务量少的审批项目,必须进行反复研究,进而做出科学的决定。

3.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政务审批监管体系

我国各级政府经过多年改革,监理理念方面有了一定的转变和创新,但从总体来看仍在进一步改进。在政务审批制度改革深度推进时代背景下,必须聚焦监管转型,确保监管工作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政务审批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强化监督监管的法律约束。显然,政府部门的监管权属于公权力,如果公权力不受任何约束会导致权力滥用。因此,在审批服务改革过程中,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强化行政裁量权约束,实现处罚标准的科学统一,最大限度减少处罚不当问题。同时,强化监督监管的法律约束,还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其次,引入多元监管主体。在政府部门审批权力不断下沉的时代背景下,承接部门审批事项会越来越多,监管责任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单一的监管主体必将导致监管力量不足,因此在简政放权过程中,不仅要完善监管的方式方法,还要不断壮大监管力量。应引导公民参与基础监管,积极培育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形成多元化的监管主体,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结语

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的优化,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促进政府服务效能提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行多轮行政审批改革,不仅要对改革进行统筹规划,还要深入聚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此,才能保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崔海波.新时期政府整体性空间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以长沙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为例[J].规划师,2020,3612:25-30+37.

[2]宋文霞.以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助力辽宁营商软环境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9:142-143.

[3]倪楠.“互联网+”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J].探索,2019,05:175-183.

猜你喜欢

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放管服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研究及启示
县域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盱眙经验”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化研究
浅谈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基于服务流程优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国际工程公司如何优化外事管理模式
基于流程管理思想的高校职能部门管理优化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