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怕全世界背过身去,书依然平等待你

2021-12-09瘦猪

检察风云 2021年19期
关键词:樊登白岩松周国平

瘦猪

他们所谈论的,是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命题

陶渊明有句非常优美畅意的诗,“安得促席,说彼平生”。意思是期待能够与你坐在一起,谈谈平生的志趣与理想。陶渊明生活在遥远的东晋,那是“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想一想,如今谁还能耐下心来,陪你聊这些呢?幸好,还有书。书可以随时随地陪我们聊天,只要我们先翻开它。

《对白》就是一本肯敞开心扉,和我们促膝谈心的书,准确地说,是和年轻人谈现实与远方、诗意之关系的书。《对白》里的几个人,白岩松谈新媒体、体育,刘震云谈文学,周国平谈人生经历,樊登谈创业,李昌鈺甚至谈到了生死,其实主要还是围绕着读书在谈。这些人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如果我们不想将就地过一生,不想稀里糊涂地过一生,那么,就要静下心来读书。读书改变人生,读书提高生活质量。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当然能。最狭义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年有大量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周国平在《只有一个人生》里,讲了他自己的人生。周国平上学时,成绩特别好,读了自认为上海最好的中学和北京最好的大学,在中学时期,他会省下坐公交的钱,去买课外书。到了大学,他仍旧大量阅读课外书。毕业后,周国平被分配到广西一个小县城的县委宣传部做干事,后来又去了县党校做老师。在广西小县城的十年里,他读完了全套《马恩全集》《列宁全集》《史记》和《汉书》等书籍。按照常理,周国平应该老老实实地做本职工作,以他的水平和文凭,将来做个县长不成问题。但他就是喜欢读这些“一点实际的用处也没有,甚至对我的前途还有坏处”的书。改革开放后,周国平凭着这十年打下的功底,参加研究生恢复招生的首届考试,考入中科院。中国少了个县长,却多了个杰出的哲学家和作家。像周国平那样的例子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读书真比金钱或者物质还重要吗?换一种说法,阅读带来的快感比物质上的享受还具幸福感吗?“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很好的说明。樊登刚开始在央视工作时,收入不高,他总会在台里吃完晚饭再回去,这样就能省下一顿饭钱,盒饭剩余时,他还会给女友带回去一份。房贷、车贷给他的压力太大了,“每天早上睁眼就算账,只要我的节目今天停播,房贷就还不上”。有一天,他读《论语》,看到“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时,想到孔子那时每日颠沛流离,还有性命之虞,却心怀天下。《论语》给樊登注入了正能量,让他不再过多地考虑收入,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制作节目。节目质量上来了,收入也就不再是问题。对此樊登感触颇深,“这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当你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在你眼中的映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

人生归根到底其实就是在追求幸福。幸福这种事太复杂,也因人而异,它与金钱的多寡并无太大关系,它只是一种心灵感觉。马未都认为,“我们的心灵很多时候需要慰藉,最好的慰藉方式莫过于读书”。提起马未都,我们都知道他是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爱好撸猫,也知道他早年做过文学编辑,写过小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对医学也有研究。马未都的父母是医生,他小时候就看《内科学》,“特别喜欢,没事儿就翻,直到今天我也对医学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马未都说,“我见的有钱人多了,很多有钱人并不幸福”。他的一个朋友盖了大房子,大到啥程度呢?在屋里喊一声有三声回音。朋友的妈却跟马未都唠叨,“这哪儿是人住的房子”!

人的一生究竟该读多少书?该读哪些书?固然没有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尽量去多读总归没错。欧美一些顶尖大学,每学期都有阅读周,在这一周时间里,学生什么课都不上,就是按老师开出的书单去读书。这其实是属于被动地读书,最好是主动去读。根据每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应着不同的需求去读书。如果精神跟不上身体的成长,就会像一座大房子,空荡荡的,徒有虚表。

白岩松开出了他的“人生书单”,他小学时读《新华字典》,青春期读《朦胧诗选》,壮年时读《曾国藩》《道德经》,现在岁数大了,读《红楼梦》。他说他二十五岁读了一遍《曾国藩》,时隔二十四年又重读了一遍,他“已经是那本书中所呈现的道理和价值观的践行者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在劝人读书。《对白》里的八个人,白岩松、马未都、周国平、李昌钰和樊登等人,按世俗看法,都是成功人士,《对白》收录的就是他们在各地的讲演稿,主要讲读书。读书话题年年说,效果似乎不大。每年4月23日,即“世界读书日”前后,各种媒体都在力推读书。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出版物超过50万种。2018年,中国成人年平均阅读4.67本纸质书,比2017年增长了0.01本。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数据。在移动媒体盛行的今天,我们年平均阅读的电子书也没超过4本。每年50万种出版物里,刨除一些类似学术书、教辅材料等等的种类,剩下的并不多,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了,不管什么一搞人均,数据就直线下降。有时一本书读懂就足以滋养一生,但对我们这些资质庸常的人来说,读书还是多多益善,没有人家的顿悟本领,我们还是从量变开始吧。

这八个人的十篇讲稿,当作励志文章、心灵鸡汤还算不错——从书的副标题,“让我们和更好的你聊聊”就能看出,但你捞一捞,碗底还真有干货,因为这是八个人的人生经历,讲的故事也大多都是真事。这八个社会成功人士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人生幸福了吗?没人敢肯定,也许他们自己也未必有明确答案。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倾听他们的经验。每个人面临的命运不尽相同,付出与收获也不总是成正比,幸福与否会在人生不同阶段不停往复。读书有一个他物不能替代的作用,就像白岩松说的那样,“哪怕全世界背过身去,书依然平等待你”。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书名:《对白:让我们和更好的你聊聊》

作者:白岩松等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樊登白岩松周国平
老师的老师
很重要的四颗心
钓鱼路上的意外
好梦何必成真
樊登:出版是一门反脆弱生意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