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树市药都公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

2021-12-09易红仔王秋炎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构筑物园林景观建筑物

易红仔 王秋炎

摘 要 樟树市药都公园位于樟树市城市中心,总面积 11 820 m2,是以地域特色“药都”闻名的综合性公园。在实地调查该公园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其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进行分析:1)弧形的花架、弯曲的拱桥、迂回的曲桥、曲折的栈道打破建筑的生硬感觉。2)为了减少建筑体量的厚重感,采用亭廊组合式、双层亭式、图腾装饰柱比例变化式、张拉膜比例对比式等形式“化解”为若干小体量的建筑,使之与周边环境、本体大体量建筑相协调。3)考虑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美学观赏,通过不同景观的营造满足造景需求,同时让游客领略城市特色,辅以文化宣传,从而提高市民的精神追求与享受。

关键词 园林景观;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樟树市药都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1.038

园林建筑物/构筑物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园四要素之一,类型和造型十分多样化,属于园林景观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它们以独特的造型、柔和的色彩,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造景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不仅要满足造景的整体性与生态性,将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这类硬质景观进行柔化,还要融合当地人文特色的表达、历史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来提升造景艺术。本文以樟树市综合公园——药都公园为例,总结分析公园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应用的不同柔化技术,提出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的相關准则、要点及技术体系。

樟树市药都公园位于樟树市城市中心,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约630 m,南北长约520 m,用地总面积 11 820 m2,是以地域特色“药都”闻名的综合性公园。公园中有大门、亭、廊、桥、张拉模、雕塑小品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公园中可以造景,提供休憩、围合空间,通过其材质、色彩、外观形状、体量、空间表现等方面进行柔化,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合理性、环境与功能的协调性、美观与历史文化结合性等,使得建筑物、构筑物与其周边环境形成自然、和谐、优势互补的整体性生态环境景观。

1  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概述

建筑物、构筑物的线型、色彩、外形等柔化设计对园林建筑起到很好的调和作用。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不同要素经过植物、色彩、线型、材料等柔化,丰富建筑景观空间,达到视觉柔和感。多样的建筑外形、丰富的色彩搭配、精致的材质赋予、建筑构造的变化等表现效果,后面配上植物群落,柔化建筑的硬质线条。

2  美学角度柔化效果分析

2.1  色彩柔化分析

园林建筑色彩表达通常力求与环境相协调,通过绿色植物的软化、自然光的修饰、空间营造变化等展示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特色,达到视觉柔化效果。公园大门上方的琉璃瓦以黄色突显庄严,营造屋顶的柔美曲线,突显大门的庄重肃穆;青绿梁枋,朱红墙柱,灰白色栏杆风格柱身的柱体与屋檐的色彩搭配对比过于强烈,和周边环境难以相协调。

2.2  线型柔化分析

弧形的花架、弯曲的拱桥、迂回的曲桥、曲折的栈道打破建筑的生硬感觉。为了和周边环境映衬,丰富构图突显线条感,增加人的安全舒适感,园林建筑的外围造型丰富建筑物构图,后面配上植物群落,柔化了建筑的硬质线条。

公园中拱桥的弧状外形(见图1)、花架的弧形檩条、曲桥的延伸舒展(见图2)等采用中国园林造园中的曲折线型表现出轻盈朴素、清秀俊雅和玲珑剔透,以曲线、弧线作为建筑物、构筑物线型柔化手段,优美柔和的曲线美柔化了建筑直线给人的冷硬之感。

2.3  体量柔化分析

在造景中,建筑的体量比例对空间围合、意境营造、环境的协调性等起着重要作用。

公园中通过建筑的组合形式、多层形式、大小比例变化、对比变化等设计手法,满足休憩、观赏、装饰等不同的功能。为了减少建筑体量的厚重感,公园中采用亭廊组合式(见图3)、双层亭式、图腾装饰柱比例变化式(见图4)、张拉膜比例对比式等形式“化解”为若干小体量的建筑,使之与周边环境、本体大体量建筑相协调。在建筑外围设计上通过壁画雕刻、图案装饰、颜色柔化等形式减轻建筑体量的重量感,进而达到柔化视觉的效果。

2.4  材质柔化分析

建筑的材质主要通过模拟自然形态和纹理,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外观进行装饰处理,美化建筑物和构筑物本身之外,强化材质的肌理和纹理[1]。公园中的不锈钢雕塑(见图5)体现了雕塑本身的厚重和庄严肃穆,强化了主题公园的立意表现,但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不够自然协调。桥体的柱身、桥身、雕刻装饰主要采用石材,让桥体干净素雅(见图6),给人以柔和、亲切的感觉。

为了充分表现其材料的真实感和质朴的自然彩美感,通过材质的肌理和色彩直接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神态属性[2],公园中多处采用彩色沥青路面(见图7),在自然光影的变化中,丰富整个景观面的色彩,融化雕塑的硬质感,同时还达到视觉与触觉的质感体验。

此外,为了细腻地体现材质的自然形态纹样,还可以通过应用仿生材质的形式对建筑小品的外形、装饰物进行柔化,让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中,给人以柔和、亲切的感觉,同时也可以减少有些材质的厚重感,同时也可以结合自然材料本身属性特点和表现特色,将其材料的真实感和颜色质感充分体现,创造建筑环境的自然生态属性[3]。比如在一些自然式园林中,使用模玻璃、木材、天然茅草等天然野趣材质代替砖、石材、大理石等建筑材料,突显自然生态野趣之美,与生态环境更好地融合,弱化砖、石材、大理石等硬质材质的坚硬冰冷化,用植物配置进行点缀,营造出一种亲近回归自然的天然美景。

2.5  人文角度柔化分析

根据公园性质和特点,在人文柔化处理时需考虑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美学观赏,通过不同景观的营造满足造景需求,同时让游客领略城市特色,辅以文化宣传,从而提高市民的精神追求与享受[4]。该公园是樟树市的综合性公园,体现城市特色、融入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公园主要通过景墙浮雕(见图8、图9)、人物雕塑、图腾柱等建筑小品的放置与装饰彰显药都特色,利用景墙浮雕柔化墙体的厚重感,展示药都的发展和历史,中草药在历史中的演变;同时,在其背面种植银杏、樟树等具有古朴味道的苍劲老树,在前方种植三七、薄荷、金银花等中草药,使画面具有人文历史感,又起到柔化建筑物的效果。景观人物雕塑结合活动空间,加上樟树、厚朴、杜仲等中药材树种点缀,在活动空间中散发药都人物的浓浓韵味,更显历史人文气息。九龙图腾柱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软化建筑的体量和厚重,同时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

此外,建筑的立意表现、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宣传都是人文柔化的表现,进一步融合景观元素表现、空间变化和立意体现[5],通过渗透当地文化,使得游人在赏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地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柔化园林景观建筑物、构筑物服务和观赏属性的目的,并赋予其更多的人文内涵,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

3  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体系的深化

为了符合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在设计中仿生设计理念逐步推广使用,造景方式与方法来源于自然界的原生态与形态,园林景观中建筑的柔化技术可以通过模仿有机形态以取得和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达到建筑物、构筑物像从自然景观中长出来的效果一样[6]。在设计人工性较强的硬质景观和建筑小品的形态时,仿生形态常被使用。根据自然界动物或者植物的形态、造型、色彩、图案等进行构思,注重建筑形态结构造型,在线条、形体、色彩上柔和自然之美,在铺装、喷泉、历史人物雕塑上进行造型,结合形态、结构、功能对空间布局进行仿生设计,减弱建筑与环境的划分,通过仿生设计多方面进行柔化,达到较好的柔化效果,同时符合“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和发展趋势,提高景观美景度,對园林景观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2] 张蓉.浅谈我国现代园林中材料的运用与发展[J].陕西林业科技,2005(4):53-54.

[3] 刘鹿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2):89-90.

[4] 陈寿朝.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策略中的创新运用[J].现代园艺,2017(22):124-125.

[5] 徐文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4):17-18.

[6] 李昭北,杨晓敏.建筑小品与园林风格协调的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4):82-83.

(责任编辑: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1-07-05

作者简介:易红仔(1986—),女,江西丰城人,硕士,讲师,从事园林景观教学及研究。E-mail:253174585@qq.com。

猜你喜欢

构筑物园林景观建筑物
My Hometown
无确切建筑面积的构筑物如何办理首次登记
爆炸过后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浅谈儿童行为心理对构筑物设计的思考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