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农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策浅析

2021-12-09谈建鑫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现状对策

谈建鑫

摘 要 为了加快推动西藏农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分析了西藏农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尽快建成自治区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定期更新和发布需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宣传工作,形成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统一认识;培育创新性企业,健全使用和保护机制,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步伐;引导有关技术企业与科研部门联合开展订单式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模式;强化创新,研究出更多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等。

关键词 农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对策;西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F302.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1.019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党中央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将其确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1]。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开发产品的指数,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60%~70%。西藏地区由于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起步晚、人才短缺等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是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农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也不太理想。本文结合西藏农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探讨了西藏农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加快推动西藏农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2-6]。

1  现状

1.1  科技成果总量多

改革开发40年多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通过审定的大田作物、果树、畜禽、饲草等新品种80余个,在大田作物、畜牧兽医、果树菌药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牧草种植与草地恢复、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取得技术研发成果170余项,各类专利授权120余项,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6个,推广技术17项,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此外储备了大量科技成果可待转化。“西藏野生白肉灵芝驯化栽培及活性成分功效评价”“青稞酵素、青稞精酿啤酒系列产品研发合作”“青稞曲奇饼干及其系列产品合作”等科技成果已向相关公司进行了有偿转让,累计收益近400万元。

截至2020年,青稞品种“藏青2000”在全区7(市)地、45个县(区)累计示范推广42万公顷,平均667 m2增产25.5 kg,新增粮食13.77万吨(不含2020年),新增产值5.51亿元;每667 m2新增秸秆草32.5 kg,新增饲草17.55万吨(不含2020年),新增产值1.76亿元。合计新增产值7.27億元,有效地促进了青稞大面积增产和农民增收,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及良繁体系的建立。此外,通过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新品种推广和技术示范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青稞等作物产量,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1.2  体系建立工作稳步推进

1)成果转化法律法规方面。1996年国家层面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距今已施行25年,当前施行的为2015年修正版本。2000年西藏自治区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并于2018年进行了修订,对推进西藏自治区农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在自治区科技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部分农牧科研单位相继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并根据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指导科技成果的转化活动及收入分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的“青稞酵素、青稞精酿啤酒系列产品研发合作”“青稞曲奇饼干及其系列产品合作”等2项科技成果已分别向桑珠孜区德琴3900庄园有限公司和西藏白朗县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有偿转让,两项成果收益300余万元,并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法律法规及单位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进行了收入分配,2020年该单位与相关公司签订了2项成果转化协议,为农牧科技成果转化带好了头,树立了一个样板,此外其他科研单位主要通过技术服务的形式开展了一些成果转移转化活动。

2)技术转移机构建立方面。2008年科技部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确定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76家机构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西藏自治区也一致在积极探索建立国家技术转移西藏中心,与西南五省签订《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省级区域中心建设多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国家技术转移西藏中心,目前国家技术转移西藏中心平台建设已基本完工[7]。此外,鼓励相关高效、科研单位及企业设立专门的成果转化机构,负责成果转化活动的指导、沟通、监督等工作。

3)增设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在拉萨高新区、拉萨经开区、昌都高新区各设立1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方便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及个人进行认定登记合同,按相关规定享受减免税政策,大幅提高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量和效率,并在2019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2019至2021年上半年,已累计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49例,合同成交金额达2.51亿元。

1.3  将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纳入科技人员职称评审

西藏自治区在科研系列职称评审时,明确将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所在单位创造的利润和示范推广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2块内容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审的加分指标,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所在单位创造的利润按10万元及其以下、10万~100万元、100万~1 000万元、1 000万元以上分4个层级计分,相比而言,分值占比较高。这就使得对科技成果转化有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既可获得现金或股份报酬,又可在职称评审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2  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单位层面

西藏自治区科技成果大多集中在科研事业单位,而这些事业单位大多数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再者种业市场体系薄弱,科研单位研究出的的农畜产品、农牧业实用技术极大部分为免费无偿提供,具有服务性、公益性的特点,科技人员无法直接从农牧业科技成果中取得直接转化收益,致使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已储备了大量农牧科技方面的成果,但大部分成果都没有很好地应用于生产,总体来看,科研与推广衔接不紧密。就西藏的农牧科技成果自身而言,成果存在小、散、多的现象,有推广前景的成果少,技术示范难度较大。

2.2  科技人员层面

1)成果转移转化的主体对成果转让收益机制存在质疑,对转化收益所得资金不敢发放,收益的合法性分配认识不足。2)农牧科技成果具有可复制性,社会使用技术、尊重知识的氛围有待提高,科技人员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意识薄弱。3)由于西藏地处祖国边疆,海拔高,氧气含量稀薄,社会、经济、科技相比区外大部分省(市)较为落后,人才引进待遇较差,致使西藏本土高水平人才少,内地赴藏高水平人才流失严重。

2.3  企业层面

农民创办的企业多,涉农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底子薄、转化能力弱、转化意识不强,很大一部分企业主要通过政府或项目的支持进行成果转移转化,总体而言,企业在农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2.4  成果层面

直接服务于市场的订单式科学研究少,部分科研成果实用性不强,体制机制的限制,导致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不强。在执行《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法不落地的现象,在执行中有很多不相适宜情况。

2.5  农民层面

西藏农牧民受传统觀念的影响,在生产中存在“输血”,没有“造血”功能,农牧民收入低,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支付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产生的技术服务费用等。

3  对策

1)尽快建成自治区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定期更新和发布需求。建议尽快建成自治区层面的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通过平台定期更新和发布自治区科技成果需求,促进成果、人才、资本、政策的有机集合,促进科技成果在自治区的转化和落地对接。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宣传工作,形成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统一认识。自治区从事成果转化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印发文件、走访调研、集中培训等各种各样的形式,面向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宣传,力争有关部门形成统一认识,成果转化的各方知法懂法。

3)培育创新性企业,健全使用和保护机制,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步伐。针对西藏自治区企业在成果转化中发挥作用不明显这一现状,自治区相关部门要着重培养创新型企业,健全使用和保护机制,加快成果转移转化的步伐。

4)引导有关技术企业与科研部门联合开展订单式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模式。建议自治区科技厅、商务厅等单位牵头,指导企业和科研部门对接,引导有关技术企业与科研部门联合开展订单式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模式。

5)强化创新,研究出更多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成果是成果转化的基础,必须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出台政策、引进人才、鼓励本土人才加强创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等形式,鼓励和督促高校、科研平台及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研究出更多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

6)科技人员在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中要以《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为依据,制定单位的实施细则,解决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政策和法规有效落地,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进度。

7)面对新形势,事业单位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主体之一,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其智力资源,依托其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进行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通过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梳理,研究国家政策导向;总结分析了事业单位科技管理在现有的观念意识、管理模式及流程、评价驱动机制三个层面上与新要求存在的差距,相应提出了事业单位迎接新挑战的重要举措建议。

8)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自治区层面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提升待遇、人才引进、本土培养等方面着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心用力将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科技成果转化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陈宇学,王芋朴.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践和政策的再思考[J].理论视野,2021(5):54-58.

[2]   袁雅琪,袁小军,钟秋平.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J].林业科技通讯,2021(4):8-10.

[3]   仓拉.西藏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藏科技,2017(3):19-25.

[4]   王松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西藏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良好运行[J].西藏科技,2013(12):30-32.

[5]   西藏自治区科委政策法规处调研组.关于西藏科技成果转化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西藏科技,1997(4):51-54.

[6]   樊瑶,周章金.基于区域视角的西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3):135-140.

[7]   西藏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稳步推进[EB/OL].http://www.most.gov.cn/dfkj/xz/zxdt/202106/t20210622_175308.html,2021-06-22.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西藏自治区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