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对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2021-12-09郭宇晨

会计之友 2021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党史

郭宇晨

【关键词】 党史; 会计; 应用型本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23-0159-03

2010年教育部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拉开了各地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和职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序幕[ 1 ],随之一大批地方性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陆续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自身定位并进行相应教学改革。在会计领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各高校的差异性,很多教改尝试实际上难以弥合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和当前人才培养层次的现实差距。如何推进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符合行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摆在高校会计教学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应从党史中总结经验、吸取营养,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其从历史维度、理论高度和全局角度理解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教学改革方向,并从中获得重要启示。

一、党史学习教育为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夯实理论基础

(一)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理解会计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历史,知来路。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这是理解会计起源与发展的关键,所以也应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学好会计,必先掌握会计发展的历史逻辑[ 2 ],即会计的起源、发展和功能,簿记单复式演进所依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推动作用,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经济特性。为师者当授人以渔,这是学生理解更复杂商业行为和会计规则的必由之路,是其接收新的会计知识的能力基础。

学历史,知大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应用型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党史中汲取历史智慧,以社会前进方向和学科发展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目标在于用科学之方法研究解决社会问题。20世纪末以来,以决策有用观为会计目标的行业实践已愈加难以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外部性、社会责任履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学界因此广泛聚焦受托责任观以寻求解答。受托责任观的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元理论,该元理论旨在以社会、历史及文化宗教的维度阐释、解构和重塑会计责任,是当前国内外诸多会计实践的理论基础。会计目标的争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例证。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的流派之争和来龙去脉,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應注重理论指导实践,要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应用党史中凝练的理论和经验,顺应会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趋势,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

(二)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总结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发展经验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不断学习和扬弃外部经验,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客观规律、时代特征和人民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会计发展史和高校教育改革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都体现出了学习、创新、服务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智慧。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会计制度体系以学习苏联经验为主,相应的会计教育体系体现了这一基调。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会计制度渐与西方接轨,民营经济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高校会计教育呈现出学科体系更完整、课程设置更丰富、实践比例更科学、教学手段更多元的特点。2010年始,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号角吹响,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同时新理念、新学科、新技术、新业态不断丰富会计的理论内涵和应用场景,使高校会计教育形成培养目标更明确、学科交叉更融入、素质要求更综合、办学特色更鲜明的时代趋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会计教育工作者准确把握国情和行业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不断学习创新并付诸改革实践,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更为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撑。

二、党史学习教育为推进和深化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

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各项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保证。当下,一些地区正在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本科、地方城市学院或民办独立学院的组建或转设,其中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高校为数不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高校在推进应用型本科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革时难免无例可依、无章可循,从而错失发展机遇或囿于同质化建设。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高校应坚持这一制度优势,坚定教学改革决心和信心,发扬开拓和创新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效果。高校要加强对教师职工的党史学习教育,使之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融入学校转型发展和教学改革。尤其对于新设或高职转设的应用型院校,其在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往往存在短板,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切入点,讲好课,讲新课,重实践;同时,也要求职能部门立足实际,制定符合改革方向的教学、科研、人事配套制度,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理顺部门关系,优化行政氛围,为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做好制度保障。

对学生同样要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课程思政是进行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优秀的课程思政能够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会贯通,发挥育德和育才的协同效应,相互促进,这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尤为适合。通过巧妙设置党史和思政专题或元素,运用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可以在强调德育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学基础、经济法、税务会计、资产评估等诸多专业课中专业知识点的吸收理解,实现1+1>2的效果。

(二)形成党史学习教育常态机制是巩固和深化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这既是教育的规律,也是认识的必然。形成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可以全面提升对党史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总结历史经验,凝练精神价值。对于应用型本科的会计教育者,此点尤为重要。相较于其他学科,会计专业的课堂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与岗位实务之间联系度低、融合性弱[ 3 ],这是高校会计教育不可回避的固有特点。而应用型人才被要求兼顾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得应用型高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割裂。

故此,一是要紧跟由新技术新理念带动的新的会计实践,通过新设实践课程或改良实践环境,缩小课堂内外的认知差异,补齐短板;二是要着重培育符合地方、行业和学校特色的会计或管理文化,沉淀并提炼其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财富,提高会计学生的专业底蕴和综合素质,以及在工作实践中的思考能力和适应能力,最终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循环。

会计文化的发掘与建设,是高校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会计”一词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1)中国古代会计源远流长;(2)“会计”通假“会稽”,有计算和稽查之意,对应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3)会计内容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4)会计讲求经世致用,这是会计人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内核。这既是对思政内容的巩固,是对学生感兴趣的会计史、会计文化的提炼和形塑,也是对后续会计理论学习的良好铺垫。对于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会计文化建设的抓手可以是专业选修课、认知实习、课内实践环节,或者课后社团和兴趣讲座;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方高校或行业高校,可因地制宜,利用历史和产业资源,发掘培育具备地方、产业和院校特色的会计文化。

三、党史学习教育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提供启示

(一)与时俱进树立教学目标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实践纲领。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确定其教育教学目标时须紧紧围绕于此。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者而言,如何将育德和育才与时代进步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是树立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德育方面,高校在切实加强思政教学能力建设的同时,亦需与时俱进地培育当代会计学生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的认同,因为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会计法规、道德、文化均会产生新的内容。应用型高校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和文化教学时,应体现出这种变化,比如增加法律法规解读、社会责任披露、可持续发展观等内容。

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树立实事求是但又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目标。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和业财融合的推广,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对簿记或核算技能的侧重已难满足社会和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期望,应用型会计教育的重点将转移到会计的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核算技能的同时,具备微观管理能力和宏观治理水平[ 4 ],同时兼有信息化工具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二)统筹规划优化课程设置

百年党史经验表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对政策目标的落实具有重大意义。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合理可行的课程设置,在教学改革中应重视课程设置的统筹规划。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其课程设置应体现大历史观[ 5 ],根据自身办学条件,适当增加会计历史文化或当代会计发展方向等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具备历史纵深和国际格局,并使之逻辑串联,培养学生会计视野、素养和技能。在既有課程之间也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安排,在教学顺序与学时学分设计上要符合专业教学目标改革要求和方向,尊重教学规律,做好课程衔接。对会计实践课程设置的规划,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紧跟行业发展和就业形势为根本原则。在课程安排上,应关注课内实践和单独设课实践的搭配。单独的课内实践环节,比如财务会计实训、计算机审计实训、会计信息系统实训等,对于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大有助益,但易造成课程之间串联不足,学生或难以理解,或顾此失彼。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增加单独设课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如ERP沙盘模拟、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等实训课程及高质量的专业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知识交互能力、动手能力和竞争意识。

当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因而成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各高校所处区位的经济、历史、文化不同,高校自身的资源禀赋、特色学科、师资生源、文化建设各异,因此必须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置。同时,高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可以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发校企共同建设的实践课程和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借地方之力培养人才,以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产学研深度融合,校政企资源共享。

(三)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的创新,是百年党史中传承的实践要诀。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变量。社会的进步促使大学生的视野、认知和习惯发生快速变化,要求对高校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实际的创新以适应此趋势。首先,要加强教师能力培训,制度性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培训或交流,帮助其获得最新的、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定期举办教学竞赛,高标准开展学生评教,激励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自我提升。其次,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更新会计教学软件,使学生能收获贴近行业实际的知识和体验;针对课程设置,推进特色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支撑。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 6 ],语言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情境和场合,这阐释了会计教学中实践场景和案例搭建的重要意义。最后,要学习吸纳国际国内优秀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积极尝试、内化、改良和运用诸如慕课、TAP、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 7 ]。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限于实际情况,仅将这些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应用于录播课或赛讲课,并未广泛开展至常规教学工作。当前,高校的会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学时呈现下降趋势,这似乎为翻转课堂等要求课上课下协同互动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正是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短板。唯有将新理念新方法与院校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应用型高校的会计教育者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凝练吸收其中的经验智慧和精神财富,并以其指导会计教学实践。以史鉴今,以史导向,党的百年历史为教育者提供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为什么”“怎么办”“去何方”的重要启示,这是高校教育者使命所系,也是其信心所在。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高校将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 付磊,陈杰.中国会计史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商业会计,2020(8):4-8.

[3] 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3-15.

[4] 陈茜.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学刊,2019(7):124-126.

[5] 仲怀公,薛玲艳.党史学习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会计之友,2021(17):159-160.

[6] 马文超,张春景.会计与会计教育:从整体主义到个人主义[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29(3):14-31.

[7] 杰奎琳·波特,滕晓东,黄泰然.会计教育新趋势[J].会计之友,2021(16):2-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会计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