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1-12-08何雁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1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语文教学德育

何雁平

【摘要】课改背景下,推进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实践能够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并且推动基层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这方面的改革实践。本文参照实际授课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论述,并且提出对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营造出全新的教学格局并且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门课程,由于具有非常显著的人文性、思想性特点。因此,在其中渗透德育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改背景下,虽说这方面的改革实践正在稳步推进之中,但却依旧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细节。鉴于上述情况,需要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改革实践,进而实现基层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这需要教师转变旧有的教学理念,并且积极贯彻落实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挖掘整合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挖掘整合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实践德育的基本前提。重点在于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前提打开学生的视野,进而为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准确理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完成这一环节的改革实践,要注意通过特定课文的精神价值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实现基层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笔者在教学中,先给学生讲解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历史资料,从而加深其对于相关内容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各个环节的内容,借此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如,学生了解了圓明园毁灭的历史,有不少人建议重修圆明园,谈谈你的看法?让学生各执说法,结果大部分学生都不赞成重修,理由是“让后人记住这是历史耻辱!”况且被毁灭之后,有很多珍贵文物都流失到了海外,虽说各界人士一直在努力让流失的文物回家,但却依旧遇到了层层阻碍。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向学生拓展讲解这部分资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汲取正能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汲取正能量。实际教学中,教师先要筛选出些故事性高的课文,然后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其中涉及到的细节和重点内容进行动态展示,进而引导学生感悟有关人物身上的高尚情操。具体来说,实际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拥有足够的针对性,才能保障整体教学效果。以《将相和》这篇课文教学为例,笔者以故事的形式设计一段“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的对话。

廉颇背上绑着荆条,跪在蔺相如门前,惭愧得不敢抬头,拱着手说:“蔺上卿,罪臣知错了,请蔺上卿降罪责罚!”

蔺相如吃惊地说:“廉将军这是为何?快快请起!”

“不!”廉颇坚定地说,“往日罪臣嫉妒蔺上卿,为了自己的名誉不顾国家安危,罪当万死!请蔺上卿责罚!”

“既然将军知错了,改正就行,何必这般请罪?你为赵国堂堂上卿大将军,当街施跪,成何体统?”蔺相如一边说一边扶廉颇起来。

“蔺上卿,你深明大义,为了国家的安危而不顾自身名誉,实乃舍小家而顾大家的英雄,罪臣佩服!”

“既然将军今天来我这里负荆请罪,说明将军也是深明大义之人,不如我们以后就和睦相处,共同辅佐赵王,保卫赵国。”

“蔺上卿说得好!我们只要和睦相处,赵国就会如虎添翼!”

讲解这类课文时需要利用课文所特有的故事情节来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要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之后才能够借助于对应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干预。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续写改编课文的方式帮助其对课文中涉及到的内容建立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这一环节的改革实践还能够达到锻炼提升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关注度。

在讲故事之余,还应当引导学生分析感悟文章细节,进而让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以《父爱之舟》为例,笔者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中涉及到了哪些场景,进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相关场景的细节描写以及精神价值内涵进行剖析理解。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依据课文所涉及到的内容为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拓展。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课文所传递的情感价值内涵,并且让其主动将相关内容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开展德育渗透的实践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阅读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缺陷和不足,进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内涵。实际教学中,若想要依托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德育教育的渗透实践,先要做好阅读素材的整合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活动:经典诵读、诗词大会、学生七巧板诗配画、手抄报,在校园的勤耕园实践基地种植各类蔬菜等。在古诗文配菜比赛中,班上的小涵有维妙维肖的表演: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道家乡风味的美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尤其是我们广东人,饮食文化特别丰富。我是土生土长的江门人,自小就爱吃面,特向各位“吃货”大力推荐这款天然生晒、健康无添加的外海面,吃过都说赞!外海面是广东省江门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属于粤菜系,因发源自外海镇而得名。在江门,一讲到面食,人们就会想到外海面。外海面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又称“外海竹升面”。外海面以其制作精细和风味独特而闻名,成为江门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在珠三角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2007年,外海面制作工艺成为第一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海面是广东特色的面食,传统云吞面就是用它做其中的材料。今天特意做了我拿手的蕃茄、芝麻沙拉酱拌面,香而不腻,给大家尝尝,希望大家也喜欢,各位游客回去别忘了带上你的手信——外海面。

积极推进上述改革之余,还应当着重推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进而帮助学生搭建起高效率的语文学习平台。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之间原本就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找准写作练习的切入点,还要组织好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把握住重点知识。基于德育的目标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交流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勇气,这之后他们会主动继承落实阅读素材中涉及到的文化理念、精神价值内涵,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教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渗透实践能够进一步丰富整体语文教学内涵,并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实现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笔者立足于实际教学心得对相关内容开展了讨论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落地实施,为学生建立起全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段巧琴.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1(30):81-82.

[2]王冬美.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浅析[J].学苑教育,2021(29):35-36.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语文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