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1-12-08张仲昆朱俊琳

江西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废弃物化肥机械化

张仲昆,朱俊琳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和人民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9世纪科学家就开始了温室气体对气候影响的研究,直到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经过数十年的观测与评估,确定了气候变暖是真实存在的,人类活动是引发气候变暖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国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年碳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占全球碳排放量超过20%,中国能否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将会影响着全球碳中和的进程[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了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在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意味着中国将要在短短十年之内走完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道路,同时我国刚刚迈入人均收入一万美元大关,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还肩负着巨大的发展任务。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征程中,农业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独特的意义。尽管农业并没有被列入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但是根据统计,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农业农村气体排放仍然占到了15%[2]。因此认清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对于助力实现国家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高能耗农业机械比重较大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10年来,国家和党中央对农业农村问题高度重视,截至2019年底,我国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已经达到了443.86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02759.3万千瓦。相比于1978年时已经翻了数十倍。2018年我国的机收面积为223.69万公顷,农机化作业机收总体水平为89.91%,但是我国的机播面积为70.81万公顷,主要农作物农机化作业面积为69.92万公顷,农业化机播总体水平为28.46%[3]。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农业化机播水平非常低。

同时,我国农业机械中高能耗的农业机械比重较大,小型农业机械占据了80%,老旧设备比重较大,再加上农户对农机的保养力度不足,农机容易老化,消耗大量能源。近年来,在农业领域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农业总的碳排放的1/3[4]。我国农机的发动机大都使用的是柴油,在近25年内农业柴油的使用量增加了一倍。农业机械化所带来的碳排放将会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1.2 高碳型生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药和化肥的应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中缺乏科学的指导,以及农业工作者对现代农业低碳转型发展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高碳型生产资源的情况非常严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地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地中的有机碳大量流失,土地固碳能力降低[5]。同时,农药和化肥生产是典型的高能耗产业,在生产农药和化肥的工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料、能源以及运输成本,这些都会产生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反观我国在化肥的使用情况,利用不足40%,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间接地造成了能源浪费。

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任重道远

一般来说,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残留物,如叶子、根茎等,以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同时还包括畜牧业,渔林业动植物产生的废弃物[6]。目前我国农业废弃物的情况是:产出量大、种类多、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的生物能源转化情况并不乐观。因为生物能源处理起来难度大,农民获得的利益少,从而导致农民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积极性不高。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如植物的残留物不经处理,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加重气候变化。而动物的粪便和尸体不经过处理会滋生大量病毒,同时会污染水源,从而危及人类健康。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如薄膜之类的塑料垃圾,我国的处理方式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处理方式简单,防污染意识欠缺。

2 农业发展对策

2.1 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度,加大低碳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低碳发展。同时可以出台一系列的低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惠农政策,鼓励农民购买低排放的农机设备,并对购买者给予一定的补贴,此外加快对农机设备的能源结构更新,大力发展新能源农机设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农业机械化低碳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农民的参与,因为农民职业的特殊性,无法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所以就需要加强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基层政府可以用广播或者宣传栏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农民对低碳生产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2 提升高碳型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

各个地区应该结合本地的土壤、气候、以及水源的实际情况,根据可靠的实验结果和调研数据,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本地的配肥结构,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过度利用所带来的影响,在选择化肥的时候应该选择低碳,对环境作用小的化肥,以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农药的使用,就更加值得我们去慎重对待,因为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影响环境,还有可能会在农产品上残留,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低碳和绿色发展的目标下,应该明确各农作物的病虫害规律,选择对土壤、生物、环境危害最小的病虫害治理手段,积极发展生物防治和物理捕杀。对于不得不采用农药的情景,也应该秉承低碳发展的理念,采取高效、低毒的农药,同时推广科学的农药喷洒方式,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2.3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意识,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体系

我国对农业废弃物利用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业废弃物的含义以及价值进行宣传,加强农民对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和回收意识。同时还应该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进行科普性宣传,根据不同的农业废弃物制定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秸秆这类的农业废弃物可以喂养牲畜或者进行生物发电;对于动物和人的排泄物可以通过建立沼气池进行处理。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站点,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回收处理方案,对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应朝着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7]。对于不能利用的农业废弃物应进行集中、科学的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带来危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还应该遵循低碳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要发展绿色低碳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关键的一环,同时需要引导农业生产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态的科学农业技术,减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总而言之,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低碳农业是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废弃物化肥机械化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