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年的“熊猫”竟是它

2021-12-07蔡沁

中学生天地(A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熊猫大熊猫熊猫

蔡沁

如果你在动物园里看到小熊猫,可千万别抱怨眼前的这只“熊猫”不是黑白色——因为小熊猫并不是大熊貓的宝宝,它们是另一种“萌度”完全不逊于大熊猫的可爱动物。可是,小熊猫为什么也叫熊猫这个名字?小熊猫和大熊猫有着怎样的渊源?小熊猫身上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有趣习性呢?

小熊猫的故事要从1821年说起。

那一年,来自英国的托马斯·哈德威克上将在喜马拉雅山麓进行科学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捕获了一只小熊猫。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物种。回国后,哈德威克写了论文,将这种动物命名为Wha,因为这只小动物被捉住时一直“wha wha”地叫。谁知这篇论文出于某些原因迟迟未能发表,从而让另一支队伍捷足先登。

原来在1825年,法国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居维叶的弟弟——费列德克·居维叶从侄子手上得到了一件动物标本。侄子刚从印度北部归来,这件标本正是从山里狩猎得来的小熊猫。小居维叶非常喜欢它,因其形态似猫,毛色鲜明,而给它取名为Ailurus fulgens。其中Ailurus是拉丁文里“猫”的意思,fulgens则意为鲜艳明亮。

小居维叶对小熊猫无比喜爱,甚至用古罗马和平与旅行女神潘达(Panda)之名来称呼它。后来,小居维叶征求了哈德威克的同意,废除了Wha这个名字,小熊猫的学名也被正式确定。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过了40多年,法国的戴维神父从中国四川带回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个伟大发现就是大熊猫。当时的欧洲科学家觉得它的身体结构和小熊猫有些类似,于是就用Giant panda来称呼它。凭借憨憨的外表,大熊猫的人气水涨船高,逐渐将娇小秀气的小熊猫挤了下去。最后大熊猫成功抢夺“一番”,把panda的名号给霸占了——现在提到panda,大家脑海里蹦出的肯定都是大熊猫的形象。而可怜的小熊猫为了与大熊猫相区别,俗名也根据体色变成了“红熊猫”(Red panda)。

和大熊猫一样,小熊猫也嗜竹如命。然而竹子能给予的营养并不多,为了维持日常的能量所需,小熊猫只能不停地吃吃吃,进食占据了小熊猫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所以你在动物园或纪录片里看到的小熊猫,要么在吃饭,要么在睡觉,看起来十分懒散,其实那是人家在获取和节省能量!

作为食肉目家族(包括猫、狗、熊等肉食动物)的一员,小熊猫依然没有丢失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小熊猫的爪子和牙齿可不仅仅是用来吃素的!据科学家观察,从小鸟、鸟蛋到昆虫和小型哺乳类,凡是能吃的,小熊猫基本都不会放过。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小熊猫可选择的食物就更丰富了。饲养员会用科学的食物配比来满足小熊猫的生长发育需求。

为了方便抓握树枝,小熊猫的前肢演化出了6个“指头”。多出来的这个“指头”其实是腕骨处的一个增生,这个增厚的部位平时被掩盖在软组织和毛发中,不是很明显。有了这个“假拇指”,小熊猫就可以单手卷起食物,既方便取食,又节省体力。而像浣熊这样的动物,虽然也能用手指抓握,但必须双手同时进行,看起来笨拙得多。

有趣的是,大熊猫的手上也有“假拇指”结构,这也是早年将大熊猫和小熊猫归为同类的原因之一。不过现在看来,这个结构在两种动物身上应该是独立演化而来的。这种门类不同的两种动物演化出相似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趋同演化”,由此可见大自然的神奇。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国际小熊猫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野生小熊猫的数量约10000只,但小熊猫因繁殖率较低、盗猎情况严峻、生存环境要求高等诸多因素,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濒危等级。

在我国偏远的山区,有些人会猎捕小熊猫,剥取它的皮毛制成帽子,用于婚礼庆典以图吉利。这对数量本就不多的小熊猫而言,却是灭顶之灾。由于长相可爱,小熊猫一直是世界各地动物园炙手可热的明星。这也让一些盗猎者铤而走险前去捕捉,造成了许多无辜小熊猫的死亡。加上环境变化、栖息地破坏、近亲繁殖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小熊猫如今的处境不容乐观。

虽然小熊猫长得可爱,但千万不要因为它萌就动了饲养它的念头。作为食肉目动物,小熊猫依然有伤人的本事。宠物贸易也很容易滋生盗猎行径。

爱它,就离它远一点。

猜你喜欢

小熊猫大熊猫熊猫
我们都爱大熊猫
小熊猫,野外还剩多少?
大熊猫
我爱“熊猫”
萌萌哒小熊猫
一只名叫嘘的小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萌萌哒熊猫等
萌萌哒小熊猫
水中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