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是牧场的未来

2021-12-07马翀

中国乳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农业大学专刊牛群

虽然人们常说“犊牛是牧场的未来”,但在生产中,因其在饲养过程中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使之得到的重视程度与泌乳牛或成母牛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过去20 年里,我国牧场规模化程度逐渐提高,大牧场不断涌现,但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奶牛数量不断增加,近两年的牛价始终高企不下,表明多年来国内多数牧场的牛群增长速度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后备牛饲养仍存在很多不足。虽然很多牧场目前十分重视活产率及犊牛存活率,但绝大多数牧场对数据的关注程度远高于细节管理,形成了“重视结果管理,忽视过程管理”的怪象。从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犊牛管理是系统工程,犊牛期只是奶牛生命周期中最初的、很短的一个阶段,但却是最脆弱也是对后续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阶段之一!其健康状况会受到奶牛干奶期、围产期、甚至泌乳牛群的影响。当然,产圈管理、初乳管理、环境管理、营养管理、饲喂管理、健康管理以及牧场工作流程也是生产一线经常关注的影响因素。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使犊牛健康管理变得十分复杂,有时在牧场内产生“以牛为本”和“以人为本”之间的管理矛盾,但二者之间并不冲突!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曹志军教授等创建的国际后备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根据国内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相关的国家标准,推动了后备牛培育技术的发展。但就本人近几年到访的牧场或接到的咨询来看,犊牛健康问题在集团化牧场和私人牧场一直广为存在,且多为管理问题。因此,在接到《中国乳业》杂志社的邀请参与出版本期专刊后,我虽然倍感压力,但仍欣然接受,以期能够为广大奶牛养殖业的同行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在筹备本专刊过程中,山东农业大学的王春璈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的王雅春教授和曹杰副教授、东北农业大学的张永根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董强教授、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齐亚银教授、天津农学院的张学炜教授和田雨佳老师等专家、学者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并为本刊撰文;同时,还收到了大量一线同行的经验介绍,丰富了本刊论文的来源与结构。因本刊篇幅所限,使部分作者的论文不能刊登,深表遗憾!另因编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所限,刊内仍不免存有瑕疵,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猜你喜欢

中国农业大学专刊牛群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专刊
专刊
亚运专刊
The Significance of Family in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亚运专刊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