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不同时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1-12-07王耀玲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斑病抗病玉米螟

王耀玲

(韩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韩城 715400)

1 夏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杂交品种

优良的杂交品种的优势明显,具有抗病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和成熟期较早等特点,并且潜力大。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选择优良的杂交品种。

1.2 种子的处理

种子选好之后要严格的筛选,将霉粒杂粒剔除干净,保留籽粒饱满的种子。可以选择种子发芽实验,在晴天晒种,2~3 d即可,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种子选好之后还要做好药剂拌种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病虫害。

1.3 适当早播,合理密植

一般情况下,在小麦收割完成之后种植夏季玉米。为了保证夏玉米的高产稳产,应该适当地早播,通过早播能够错开多雨天气,也能够避开干旱天气。一般情况下,选择在每年的6月上旬播种,能够避开不利因素。要控制好播种的深度,3~5 cm,可以提高发芽率。控制好播种的密度,才能保证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1.4 选择科学的栽培技术

采取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能够有效的预防病虫害,能够预防大小斑病和茎腐病的发生。此外,可以采取玉米大豆间作的模式,采取宽窄行种植,能够有效减少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概率。

1.5 加强水肥管理

科学的水肥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在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大,可以不用追肥,一般年份不需要灌溉,如果出现干旱情况,适当地灌溉。在玉米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比较大,要结合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溉,并且追施尿素,保证水分和养分的供给。玉米在花粒期营养器官生长发育停止,是重要的生长繁殖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要及时地灌溉,保证玉米正常授粉。在玉米籽粒灌浆期,科学地灌溉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

1.6 选择适合的时间收获

适当的晚收能够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晚收可以延长籽粒灌浆的时间,提高玉米的产量,能够提高玉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一般情况下,选择在每年的9月底~10月初收获,可以使用中小型的收割机,在玉米收购完成之后可以将玉米果穗和秸秆粉碎还田,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夏玉米病害防治技术

2.1 玉米大小斑病以及防治

为了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应该研究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原因,并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防控对策。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有些玉米杂交品种的抗病能力比较强,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第二,在前一年过冬之前,采取深翻土壤的措施,能够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降低大小斑病的发生概率。第三,合理种植,保证玉米植株之间的通风良好,有充足的营养供给。第四,科学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该病的发生。第五,一旦出现玉米斑病,要及时销毁带病植株,并且使用杀毒剂,避免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2.2 玉米丝黑穗病以及防治

针对玉米丝黑穗病,应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对策。第一,选择优良的杂交品种,能够减少该病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在发现带病的植株之后,及时清除,彻底销毁,防止传染给其它的健康植株。第三,针对经常发病的玉米种植区,在玉米收获之后,要彻底清除玉米田地内的秸秆,并且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环境,破坏病菌的滋生环境,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概率。第四,选择适合的药剂防控。

2.3 玉米苗枯病以及防治

玉米苗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发生和温度湿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有效地防控管理,应做好施肥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可以使用药物防控,选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采取药剂拌种,提高抗病能力。

2.4 粗缩病以及防治

粗缩病主要是由粗缩病毒引起,灰飞虱在疾病传播方面起着媒介作用。为了有效地防治该病,在小麦收割之后要采取灭茬管理,及时清除田间内的病苗,并且彻底销毁,可以使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2.5 玉米锈病以及防治

为了防控玉米锈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减少病原菌的侵蚀。第二,合理地使用肥料,搭配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比例,控制好施肥量。第三,发现带病植株之后,使用化学药剂防治,防止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3 玉米主要的虫害以及防治

3.1 玉米螟以及防治

玉米螟的出现和农作物的品种抗性以及栽培管理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加强田间的管理,采取多种方式手段,利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诱杀玉米螟虫等手段,减少害虫。利用玉米螟虫的天敌进行防治,可以释放赤眼蜂,或者利用白僵菌等菌种进行防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选择化学防治,要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

3.2 小地老虎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的方式可以消灭卵和幼虫,在小地老虎入土之前,使用晶体敌百虫溶液喷雾防治,入土之后可以使用辛硫磷乳油对水之后灌根处理。或者使用敌敌畏乳油兑水稀释之后撒在玉米苗附近,控制药物的使用量,也可以采取人工捕捉小地老虎的措施。

3.3 玉米棉铃虫

玉米在抽雄结束之后将雄穗去除,能够清除部分的卵和幼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在年龄重复化时期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进行喷洒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3.4 玉米蚜虫

使用吡虫啉乳油或者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对水之后喷洒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针对玉米粘虫,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进行均匀喷洒防治。

猜你喜欢

斑病抗病玉米螟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