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拓儿塬林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021-12-07周社荣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子午岭林场森林资源

周社荣,杨 洁

(1.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 合水分局 拓儿塬林场,甘肃 合水 745412;2.甘肃省庆阳市种子管理站,甘肃 庆阳 745000)

拓儿塬林场属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管辖,位于甘肃省合水县子午岭中段合水县太莪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1′~108°27′、北纬35°52′~36°02′,东与连家砭林场相连,南与大山门林场接壤,西与太莪乡相邻,北与蒿咀铺林场相接。

1 拓儿塬林场基本概况

1.1 地貌概况

拓儿塬林场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子午岭林区中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单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多以丘陵为主,山川塬交错分布,海拔1250~1600 m,相对高差350 m左右。黄土平均厚度最大,侵蚀残塬分布较广。

1.2 气象条件

拓儿塬林场在气候区划上属于温凉湿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9.1℃,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19.7℃,年平均降水568.4 mm,年大气相对湿度为60%,无霜期160 d左右,一般具备林木生长发育的气温和条件。

1.3 水文情况

拓儿塬林场主要河流有固城河、瓦岗川河,河流发源主要是子午岭分水岭的地下水,年自产径流量800万m3,本区所产水质地甘纯,为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社会经济状况

拓儿塬林场位于合水县太莪乡境内,交通便利,辖区内总人口5578人,农业人口4428人,人均年收入5800元。林场职工101人,其中:在职工65人,退休职工36人,人均年收入35000元,主要从事管护、造林、育苗、种植业、养殖业,兼营采集业。

2 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2.1 资源概况

2.1.1 森林资源状况 拓儿塬林场总经营面积2.37万hm2,占合水林业总场总面积的11.1%。其中,林地2.26万hm2,非林地0.1万hm2。林地中有林地1.84万hm2,灌林地0.09万hm2,疏林地0.04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009万hm2,苗圃地0.004万hm2,宜林地0.28万hm2,林业辅助用地4.7 hm2,无立木林地0.002万hm2。活立木蓄积量58.55万m3,森林覆盖率77.54%。

2.1.2 生物资源 拓儿塬林场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林的优势种、建群种主要是辽东栎、山杨、白桦、小叶杨、油松、侧柏等树种;伴生种杜梨、榆等混生于梁峁、沟坡上部的栎、杨群落中;鹅耳枥、细裂槭、茶条槭、椋子木、椴树、漆树、山定子等中生性树种散生于阴向沟坡下部杨、桦群落中;次生灌丛分布数量较多的有沙棘灌丛、樱草蔷薇灌丛、狼牙刺灌丛、虎榛子灌丛等,分布较少的有牛奶子灌丛、红皮柳灌丛等。草本植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黄管草、羊茅、冰草、绣线菊、黄蒿草、艾蒿等。

2.1.3 野生动植物资源 该区野生动物共有30多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3种:金雕,隼形目,鹰科,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禽;鸳鸯,雁形目,鸭科,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珍稀鸟类;鸱鹗,乌形目,鸱科,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珍稀鸟类。

2.2 保护与利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工程五期、生态公益林建设等生态工程的全面实施以及庆阳市苗林结合工程的大幅开展,拓儿塬林场森林面积逐年扩大,森林群落稳定,资源持续快速增长,植被恢复良好,水源涵养生态效益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强度逐年降低,冲蚀面积不断减少,林木郁闭程度不断增加,林相逐渐变好。

2.3 存在的问题

2.3.1 基础设施简陋 由于资金投入较少,使各项建设都严重不足,尤为突出的是林场办公场所简陋,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文化娱乐枯燥,林区道路长期失修,路面不同程度受损,交通安全隐患较大。拓儿塬林场林区内农林交错,人员流动频繁,护林防火设施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当前护林防火工作的要求。

2.3.2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科技投入总量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较低,致使单位只重视造林和护林,忽略对森林资源科学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等,同时森林资源开发与林业生产结合不紧密,导致资源深度利用不充分。

2.3.3 管护人员整体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由于林场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林场的发展。

3 林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

面对拓儿塬林场森林资源的不断发展,对于如何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既要能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要能够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产值,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绿”,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拓儿塬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将水、电路、通信和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同时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争取资金扶持,稳步改善办公及周边生活环境,使林场在生态安全建设上发挥出更大作用。

3.2 加强森林防护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以林场专职护林员为主体、社会信息员为补充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同时鼓励林区住户和周边农户积极参与森林防火与管护工作,实现“专职+社会信息员+农户”全民参与森林防护的体系。其次,建立鼓励机制,引进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组建专业的管护队伍,对林场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及病虫害防治。最后,重视林业人才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各类林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

3.3 强化森林体系建设

3.3.1 林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首先,组建一支专业快速扑救队伍,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承担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和保障等工作。其次,利用高科技,完善森林预警监测、通讯、信息指挥系统,构建高频次、全覆盖、立体的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火灾扑灭率达到95%以上。

3.3.2 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 一是抓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控,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林业植物检疫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封山育林。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也可有针对性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使其可有针对性地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使其相互制约,达到生态平衡,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确保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安全。

3.3.3 林业生态体系 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及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等。一是加强保护森林资源宣传教育,提高生态建设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尤其加大有关植树造林、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系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二是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尤其对林种、树种进行规划,在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以防护林和经济林为主,观赏林次之。树种选择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树种搭配和周边环境的整体风格相协调的原则,要注意选择和原生态共生性好、生态功能突出的品种,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3.3.4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重点发展森林旅游、林特产品加工、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一是适度推动拓儿塬林场生态旅游产业。以南梁红色革命为依托,以子午岭生态旅游为背景,将观光休闲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将本地文化、历史、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做成陇东“生态公园”,彰显“陇上后花园”的魅力,从而发展旅游产业。二是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由于拓儿塬林场林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繁多,水、气、热条件非常优越,应重点加强菌类、中药材种植,也可发展野生动物梅花鹿、狐、野猪、鸡、兔的繁殖,以提高生态林综合效益,发展打造特色森林资源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从而实现相关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在林区兴起,增加就业新途径。

3.3.5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以拓儿塬林场为试验基地,以庆阳市林科所、陇东学院林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研究单位,省内外林业企业参与的科研开发体系,对拓儿塬林场森林资源进行科研开发,并大力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应用,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猜你喜欢

子午岭林场森林资源
子午岭国有林场皂角育苗思考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子午岭林区丝棉木育苗技术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子午岭茶条槭苗木培育技术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林场住宅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