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财务管理分析

2021-12-07孙磊闫琳颉范保江张清

河北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科学科理论

孙磊 闫琳颉 范保江 张清

1、河北农业大学 2、保定学院

引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新工科教育应时而生。区别于传统的工科教育,新工科是在融合传统工科、农科等门类学科的基础之上,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交叉的新形态。在应对新科技革命人才培养需求的过程中,新工科人才的教育一直引发着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新工科的建设需要面向科技革命的工程实践,也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处处以实践应用、市场转化为出发点。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越来越看重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因而将新工科专业技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使学生不仅实现新工科学科交叉融合学习,同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向着符合市场导向与社会需求的方向培养。

然而,在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活动中,往往存在专业技术教育与成果转化教育脱节的现象。学生仅仅专注于专业理论学习与技术成果开发,对科技成果转化、商业计划与财务管理等市场化创业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由此导致学生不能以创业思维进行创新研究,使研发成果与技术培养缺乏市场活力与生命力。因此,在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财务管理分析,是培养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课程缺失

在新工科浪潮席卷社会的今天,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了培养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着力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试行跨学科学习、跨学科授予学位等政策。在理论课程中,依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与社会需求,将涉及新工科的众多学科,如机械、电子、计算机、园艺、农学等学科相关课程相融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然而在课程融合过程中,大多只对技术研发相关学科课程进行了尝试性融合,对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商业计划等相关知识较少涉及。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只对本领域研发的相关技术有所涉猎,却对创业所需基本知识较为缺乏,从而致使部分学生在毕业创业过程中对成果转化活动无所适从,使得自身研发成果仅仅限于产品买卖的原始阶段,难以形成成果向资本的转化。

1.2 实践活动缺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高涨的今天,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引入竞赛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同时能够寓教于乐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竞赛活动中,新工科教学得以真正实现,不同于枯燥和分离式理论教学,在竞赛项目研发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研发参赛所需作品,而作品往往需要贴近生产生活,因而会将新工科所需的众多学科知识相融合。学生在研发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资料查询等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加强了理论学习的效果。

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创业类竞赛,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竞赛的举办,培养出了众多技术水平高、双创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然而在新工科类项目竞赛活动中,由于主体参赛者为工科相关学生,往往忽略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商业计划当中过于侧重对技术的描写,忽视对财务管理的分析,导致商业计划书变成产品说明书,甚至照搬网络上其他公司财务管理数据,使得很多具有潜力的项目难以进阶。而创新创业类竞赛,旨在选拔项目与培养人才,使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同时了解创业过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助力。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创新创业类竞赛评委,融入了较多企业投资商、商业创投人等对项目进行评价,可以由此看到商业部分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对一个项目的重要作用。因此,仅对产品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是不能满足创新创业类竞赛要求的,同时显然无法达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培养的要求与目标。需要在项目技术说明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体商业运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讨论,才能形成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2 应对措施

面对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中财务管理分析的普遍缺失情况,高校应该在理论与实践环节上提高站位,将其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停留于科技创新,而是具有鲜活的市场性特点,以解决市场问题为着力点,使该类教育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1 改进理论教学

在新工科教育教学中,涉及财务管理的理论课程往往停留于表面,使得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积极性较差。并且在相关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学科融合程度较差,财务管理与专业知识相割裂,因而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应摒弃基础教学、科普教学,将财务管理以案例化、应用化的形式进行讲授,鼓励多种形式的教学授课手段,融合多学科知识技能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真正能实现学有所用,为今后的创新活动和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了理论课程改革之外,同时应对教学团队进行改革,注重双师型教师引进与培养,鼓励有创业经历的专业课教师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具有工作企业背景或创业经历的校外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必要补充力量,使以往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更加贴近实战、贴近生活,打破课本对知识传授、技能提高的限制,切实为学生提供应用性财务管理技能。

2.2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的学习,往往最受学生欢迎,近年来学校和社会提供了大量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新工科相关专业的培养单位,应明确学生培养目的,使学生培养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地,使实践活动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检验理论学习,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因而,在竞赛、项目等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勇于打破传统的班级、专业界限,让学分“活起来”,让学科“动起来”,在交流与融合中切实提高学科融合与学科群教学建设,促进新工科专业学生与商科、文科学生跨院系组成团队,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而改变工科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财务管理知识匮乏、商业计划合理性欠缺等问题,使学生改变以往生搬硬套财务表格的现象。同时使学生能够在融合型团队的自主活动中,通过查阅资料、共同完成任务等形式,自发将财务管理等相关商业知识进行应用性补充。以此使新工科创新类项目具有解决市场痛点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让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具有市场发展潜力。

3 结语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新工科应运而生,青年,是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的人群,具有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是高校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根本性任务。然而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侧重于技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样应该对技术成果市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财务管理能力进行培养,使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双管齐下,使学生真正成为研发能力强、创业底气足的新时代开拓者,为助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工科学科理论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