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2021-12-07聊城市技师学院秦雪姣

河北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模块化职业院校教学方式

聊城市技师学院 秦雪姣

1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纵观国内外汽车发展的过程,汽车更新换代较快,而背后更多的是高新技术的革新与不断应用。对于汽车维修行业人员来讲,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汽车维修技术,因为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是无法满足和有效适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的。然而,结合目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来讲,由于教学水平有限,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往社会培养与输送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方面的力度不够。尽管社会上对于汽修人员的需求量较大,但是更为紧缺的是技术性汽修人才,目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实效难以达到社会实际人才标准要求。对此,各大职业院校要尤为注重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理性分析与探索的思路之下,开辟多元可行的教学改革路径制定更为合理的策略。

2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职业院校学生在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并不理想,甚至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低,尽管这个入学成绩本身对于职业教育并不构成直接性、决定性影响,但是在步入职业院校以后对于每位学生而言都是新的起点和开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其中,对于学生而言,不能被以往成绩所累,不能对学习产生消极等不良情绪,要反思自己以往学习历程,反思自己的学习观念、习惯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既不能过度关注学生的入学成绩,将其作为衡量学生高低优劣的标准,也不能完全忽略成绩背后的有价值信息。总体来讲,教师要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多关爱学生,以此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指出他们的优势与不足,为其学习与成长提供有益的辅导和帮助,同时还要善于因材施教,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本着培养一个岗位技术人员的心态去教学生,落实以生为本,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院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的属性与功能所在。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尤为必要的,这是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的框架指导,影响甚至决定着实践教学成效。然而,对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而言,为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笔者认为应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设计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进而落实到整个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具体来讲,本着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技能,来分别设计。专业基本技能指的是基本的工艺操作,包括金属冷加工、汽车零部件的规范拆装,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业核心技能指的是适应岗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包括对维修专用工具、检测诊断仪器、维修设备的使用,对汽车及其零部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车辆拆装、维修工艺规范的掌握与应用等;专业拓展技能指的是步入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各项基础要求之下,来分层次、分阶段、立体化地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渗透且涵盖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内实训、毕业实习、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等多环节。

2.3 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突出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载体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切实培养与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我们应当开展更为精准化的教学,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在此过程当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正是基于精准化教学这一指导思想所提出的。换言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是推进实现精准化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模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按学科模式设置教学内容的弊端,也避免了同一知识点重复出现导致学生知识概念混乱、课程学习无序、教学效果不佳等状况。具体来讲,模块化教学下,可以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细化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现代汽车新技术等几大模块。同时要能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地进行设计,实现难度逐渐递增的排列。举例来讲,在新技术模块当中,将自动变速箱设置为机械、油路、电控三部分,教师结合案例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对车辆中所讲的模块设定不良故障症状,让学生体会故障症状,并分析故障原因,最后进行维修。模块化教学不仅可以带领学生更有序、更有效地学习,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与创造性。

2.4 尝试多元化教学方式

新时期,我们应当摒弃传统单一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更应当被淘汰。相对应来讲,教师应尝试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切实尊重、充分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及作用的基础之上,采用分层教学、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一体化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论采用何种或者是哪几种教学方式,教师都应当能够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诊断分析能力,进而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另外,由于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所选教学方法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实物展示分解等过程当中,还可结合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平台做好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解读与解答。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从多个角度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2.5 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当中,那些抽象而复杂的知识点,或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操作过程及规范,是教学难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一一攻克。比如在教学“汽车的构造与拆装”这部分内容时,所涉及的部件众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防学生理解不够深刻。为此,教师可以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微课制作,将汽车的构造与拆装用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学生会获得更加直观而深刻的理解。这样信息化教学手段,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3 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当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定位和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不仅仅要具备扎实而丰富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不断学习和掌握高科技的业务素养,比如能够熟练地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可以熟练地使用电脑分析仪等来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所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做到精准判断与熟练排除。总的来讲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工时)、最低的成本来解决各种汽车故障,为顾客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而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除了汽车维修人员自身要提升认知与加强业务技术学习之外,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也需要在这种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与深层次推进专业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模块化职业院校教学方式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