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研究

2021-12-07沧州师范学院孙月发吕炳君

河北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沧州产教校企

沧州师范学院 孙月发 吕炳君

在“互联网+”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双重国家战略背景下,沧州职业教育主动抓住历史机遇,对照区域发展要求,仔细研究与京津合作切入点,精准施策,借助互联网科技平台,精准发力,通过产教融合“双赢”模式,协同推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

1 落实“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创建学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创新联盟,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发挥政府推动作用,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树立“学生中心、教师主导、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创新培养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产教融合通过创建各种信息化产教融合平台,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企业岗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对接;依托校企互动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操的对接;利用产教融合云服务平台,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对接。

1.1 政府需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提供政策保障及经费支持

建立政策制度保障体系,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对院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办学规模等进行精准定位,以法规文件的形式对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分配、责任划分等进行明确规定;责令教育、财政、科技、产业等部门联合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发挥决策、规划、调控等作用;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政策支持、经费扶持力度,以充足的资金来完善校园无线网络等数字信息化设施建设。

1.2 职业学校更要不断创新育人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结合产业、行业办好专业,搞好学业,做好就业、创业

立足“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高素质需求。树立“互联网+”人才培养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线上教学软件和模式培养“互联网+”时代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实施开放式办学,挖掘学校优势资源,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结合产业办专业,实现特色人才培养与特色产业的无缝对接,根据学校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

1.3 企业应该深度参与“互联网+”产教融合全过程,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企业要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全过程,校企共同制定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加强校企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科研项目指导服务制度,完善“双导师”制度、学徒培训管理办法、“1+X”证书制度、大赛项目辅导制度等,为“互联网+”产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全过程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创新、质量体系评价等工作,对校企和教育培训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共建校企合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和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2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2.1 更新办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学习先进办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赛教融合、创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四融合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加强劳动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1]。

2.2 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理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导向意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恪守职业操守、廉洁自律,尊崇精益求精、臻于至善,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3 完善教研经费使用机制

统筹使用经费支持职业教育要求,明确职业教育经费使用职责,强化企业投入和学校多元筹措经费的使用机制。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多方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孵化区建设,更好地为产教融合服务,对如何使用做了细致合理科学的安排。沧州师范学院利用市财政支持的众创空间创新创业项目基金20万元,建成了19个创新创业小屋,用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训练和“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备战任务,取得良好成效。

2.4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加强创新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把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结合起来,实现学校教育成果和职业培训成果有效衔接。实施“现代学徒制”国家战略,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考核评价与工作绩效、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对接[1],提高了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2.5 遵循“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校企合作办学

积极创办校办产业,依托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模式。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定期任教,将企业所需反馈给学校,学校教师到企业参与科研攻关,这种“旋转门”式师资培养机制,可以促使校企合作一体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招生、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设置管理、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等全过程,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材料、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现代汽车制造公司合作办学,设置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汽车大专班,学生毕业即到现代汽车制造公司就业,实现学习工作无缝对接。沧州师范学院的五年制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生、小学教育师范本科免费生,毕业即就业的模式受到大众追捧,促进了产教融合良性发展。2019年为沧州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年,产教融合成果丰富,截至2019年底,共建设校外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基地236个,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另外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国际国内合作办学都推动了学校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2.6 优化专业布局,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京津冀产业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根据地方企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可以充分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掌握产业发展的真正需求。“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可以清楚开发区里行业人才流动方向,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如沧州师范学院对接河北工业大学,通过校校合作模式,把工业园区建在沧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提升了校企合作的高度。沧州师范学院对接北京大红门服装城,使服装设计专业对接服装产业。

2.7 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引专进校”和“送教下厂”模式,培养出“会上课、能下厂、懂技术、通网络”的新时代“双师型”教师[2]。定期把青年教师送到企业锻炼学习,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排除企业难题,参与科研攻关,促使学校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到校讲座、授课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使企业专家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双师双能型教师”理论实践相结合,既可以实际操作也可以理论讲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8 推行双创教育,促进转型发展

创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资源[3],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实行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实践创新、因材分类施教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体系,实施工程素养教育工程和推进素质教育工程。依托“双创”人才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指导技术平台,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3 结语

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产教融合成功案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4],也要汲取国内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职业学校只有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持续创新,才能破解产教融合的难题,走出一条市场导向、政府推动、校企协同、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特色融合之路[5]。

猜你喜欢

沧州产教校企
2022 第六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千年渡口,沧海之州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沧州专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