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勤县深化拓展防沙治沙宣传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21-12-07刘成龑孙桂仁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勤县民勤防沙

刘成龑,孙桂仁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甘肃威武733000)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民勤人民凭着勤劳坚守、顽强不屈的韧劲和毅力,成功遏制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2 大沙漠的合拢,捍卫了河西走廊及祖国西北生态安全。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民勤县深化拓展防沙治沙宣传工作,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

1 民勤县防沙治沙宣传工作的基本做法

长期以来,民勤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持之以恒地与干旱和风沙奋力拼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营造了稳固的绿洲防护体系,保障了民勤绿洲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先进典型倡导时代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以防沙治沙典型来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把防沙治沙宣传作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为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丽民勤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1.1 突出重点,做优媒体宣传

充分发挥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的优势,开设了专题专栏,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宣传中央、省、市、县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进展成效,学习宣传古浪八步沙“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配合中央、省、市媒体拍摄了《治沙愚公石述柱》《扶贫治沙绿色永续发展》《从荒漠走向绿洲》等宣传片,大力宣传民勤县防沙治沙成效和先进典型,着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借助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传播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的优势,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到民勤采访,先后在《焦点访谈》播出《甘肃省民勤县:从荒漠走向绿洲》专题报道,在新闻联播播出《甘肃民勤: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用真抓实干防沙治沙》报道,在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刊出《跟黄沙扳手腕,看民勤如何阻隔两大沙漠合拢》《寻访青土湖: 甘肃民勤缓解“罗布泊之危”》等一批有力度、有影响的报道,全力讲好民勤人民保护自然、守卫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远离罗布泊之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人故事,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1.2 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宣传

利用“3·12 植树节”“6·17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2·4 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行之有效、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先后在北京、兰州、武威举办“美丽中国 生态民勤”摄影展,展示了民勤县防沙治沙取得的巨大成就,讲述了民勤人民抗风斗沙、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扩大了民勤防沙治沙的对外影响力。打造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压沙造林实践基地及青土湖、老虎口等防沙治沙示范区,现已成为武威市生态警示教育基地和宣传民勤、展示民勤防沙治沙经验的窗口,推动科学治沙、依法治沙、综合治沙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干部谋划防沙治沙、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1.3 搭建平台,多方发动宣传

将防沙治沙宣传工作与宪法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文化旅游等工作相结合,坚持多方联动,搭建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防沙治沙法》《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等内容,通过制作宣传牌、悬挂宣传条幅、印发宣传手册和宣传挂历、现场答疑释惑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组织编排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民间曲艺、舞蹈、小品等节目,推出一批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品节目,结合“四下乡”“梦想舞台”“精神文化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防沙治沙宣传送到基层一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牢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投身防沙治沙实践。

1.4 培树典型,示范引领宣传

对1949 年10 月以来在防沙治沙一线涌现出的杨可畅、“铁姑娘”队、薛万祥、石述柱等众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宣传报道,全力讲述他们不怕艰难险阻、克服困难挫折,舍小家、顾大家,守护家园、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感人事迹。坚持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重点对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石述柱50 多年如一日,带领宋和人民战风斗沙,守护家园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引领鼓舞全县人民积极投身防沙治沙,推进民勤生态治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2 民勤县防沙治沙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勤县防沙治沙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调研中发现,典型培育挖掘欠缺、宣传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全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还不相匹配。

2.1 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经调研发现,各镇林草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单位或多或少存在对防沙治沙典型宣传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乡(镇)、部门单位都认为宣传工作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情,更注重于做好业务工作。在工作中只是按照全县防沙治沙宣传工作安排,按部就班、程序性地开展工作,缺乏周密计划和创新思考,导致宣传形式单一、活力不足、范围不广、效果不佳。

2.2 对先进典型培育挖掘力度不够

在防沙治沙先进典型培育挖掘上存在数量较少、典型不够突出、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防沙治沙先进典型宣传一直停留在石述柱等老一辈防沙治沙人的“功劳薄”上,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和实践前进的脚步,挖掘培育新典型。虽然对马俊河等新时期防沙治沙先进典型进行了宣传,在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也刊发了不少报道,但这些宣传还只是零碎的,存在被动和应付式宣传,没有形成较大社会反响和效应。同时,宣传工作中缺乏主动意识,忽略了对防沙治沙典型的培树,特别是近年来只侧重于工程压沙规模、成效的宣传报道,对全县干部群众义务治沙、代代接续奋斗的精神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防沙治沙出现了典型“断档”的尴尬局面。

2.3 防沙治沙宣传社会效应不明显

从总体上来看,民勤在防沙治沙宣传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例如没有找准典型人物的“闪光点”,从而使许多典型事迹得不到很好地挖掘,造成宣传资源的流失。有时把典型宣传当作工作任务、应景采访,很少深入基层一线,长时间、近距离地观察宣传对象,没有与他们深入进行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导致宣传的稿件缺少温度、缺少筋骨。有些新闻报道只是根据陈旧的材料整理堆砌,典型人物不形象、不鲜活,不能感染和打动受众,缺乏传播力、感染力、影响力。

2.4 宣传手段单一,载体陈旧

经调研发现,全县在典型宣传方面大都习惯于运用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宣传载体,虽然近两年也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作了宣传,但仍然存在形式不新、话语不新、感染力不强等短板。很多宣传都是短期内追求声势,在“轰炸式”的集中宣传之后,宣传工作也随着媒体的淡出而销声匿迹,使相当多的典型成为“流星”。同时,在宣传报道中缺乏对受众接受方式、心理的研究,目前尚没有真正形成新媒体宣传强大合力,舆论宣传引导的矩阵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5 宣传工作缺乏长效机制

在防沙治沙宣传特别是典型培树上缺少长期规划和阶段性培养的计划,选树典型思路不宽、角度单一,有时带着设计好的固定框架去寻找典型,对先进典型的跟踪、培养不够,导致出现老典型不能常树常新,失去引领力和感染力;新典型没有土壤,缺乏培养的被动局面。

3 新时代深化拓展防沙治沙宣传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拓展新时代防沙治沙宣传工作,是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励民勤人民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针对当前防沙治沙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次调研中的收获和思考,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突出“五个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宣传形式、培树先进典型、健全完善机制,弘扬新时代武威精神,全力开创防沙治沙宣传工作新局面。

3.1 依托一个平台,汇聚媒体宣传合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闻传播业态的巨大改变,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传播方式,网民成为主要传播对象和传播的参与者。因此,深化拓展防沙治沙宣传工作需紧跟新时代脚步,将媒体融合发展作为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首先,除了要发挥好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的作用,还需要打造一个聚合体,来整合用户资源,打通发布渠道。加快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加强与甘肃新媒体集团的合作,开发“绿洲民勤”App 客户端,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宣传阵地,进而形成“App+网站+微信+微博”新媒体融合平台,逐步实现新媒体各平台的统一管理、全端分发,实现与甘肃新媒体的平台对接。其次,要借助新媒体宣传优势,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全县防沙治沙及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推出H5、抖音、微视频等网民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吸引网民参与交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覆盖面、影响力。第三,要坚持“借船出海”,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沟通对接,每年分批次采写一批有份量、有亮点、有影响的防沙治沙宣传稿件,讲好民勤故事,传播好民勤声音,使民勤防沙治沙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

3.2 拍摄一部纪录片,弘扬民勤防沙治沙精神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防沙治沙的历史。1950 年春天,民勤县召开全民防沙治沙万人誓师动员大会,由此拉开了近70 年抗击风沙的帷幕。一代又一代民勤人在抗风斗沙、接续奋斗中,形成了“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宣传民勤防沙治沙工作,必须把防沙治沙精神贯彻始终。要组织力量,拍摄一部反映民勤防沙治沙的纪录片,系统讲述1949 年10 月以来,民勤人民不屈不挠与风沙抗争,守护生存家园的感人事迹,集中展示历届县委、县政府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带领全县人民防沙治沙的伟大实践,以及上级党委、政府对民勤防沙治沙的关怀与支持,各级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为防沙治沙倾注的大量心血,全面展现民勤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全民参与防沙治沙,不向困难低头、不畏黄沙屈服的拼搏精神,为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凝聚强大合力。

3.3 选树一批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要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结合民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紧扣防沙治沙及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县委政府荣誉制度,组织开展“新时代最美治沙人”评选活动,每2 年选树表彰1 次,充分挖掘全县防沙治沙方面的先进典型,从社会视角发现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典型、人人学习典型、人人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典型宣传工作,把基层呼声、群众意愿、社会反响作为选树典型的重要依据,善于从普通群众中发现典型,善于捕捉先进典型生活中感人的细节小事,让人们从身边人的平凡小事中感受到不平凡的精神境界;要善于使用群众语言,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最实际的行动打动人、感染人。要深入基层,深入到先进典型人物工作生活的第一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典型事迹进行深入挖掘、跟踪宣传,用先进典型的事迹教育人、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说服人,使干部群众切实感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可颂。

3.4 创作一批文艺精品,让治沙与文化有机融合

民勤是文化大县,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之美誉,是甘肃省有名的“文化之乡”。民勤防沙治沙精神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脉相承,弘扬民勤防沙治沙精神,就必须从民勤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发扬光大。2020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潜心学习民勤防沙治沙精神、了解民勤防沙治沙历史和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感受体验、提炼挖掘,创作一部反映民勤防沙治沙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将民勤人民防沙、治沙、用沙的艰辛历程和显著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沙漠与艺术完美整合的生动实践过程反映出来。同时,要编排凸显民勤防沙治沙精神的歌舞、曲戏、小品、快板及摄影等文艺精品,用文艺手法反映广大干部群众防沙治沙的典型事迹。

3.5 制定一个规划,让宣传工作具有连续性

根据民勤县防沙治沙规划,制定防沙治沙宣传计划,将阶段性工作目标和长远工作目标相统一,让防沙治沙宣传工作有章可循,不断提升宣传的针对性、系统性、典型性。将防沙治沙宣传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形成一套思路完整、程序清晰的工作机制,让防沙治沙宣传工作成为宣传民勤、引领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猜你喜欢

民勤县民勤防沙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扩建增容方案比选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
民勤绿洲农田休闲期土壤水分调控技术
沙尘天气多发区民勤县农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