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地区配网调度供电可靠性的策略探究

2021-12-06郑冬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现状策略

郑冬

摘要:配网调度水平直接影响到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想提高地区配网系统的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就必须优化配网调度,提高配网调度水平,加强配网调度管理,保护配网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本文分析了配网调度管理的现状,以及地区配网调度供电可靠性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配网调度;供电可靠性;现状;策略

0 前言

配网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度水平直接影响到供电运行平稳程度,所以,为了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就必须提高其调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优化供电,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从而带动整个配网系统的高效运转,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配网调度管理现状分析

1.1缺少停电管控计划措施

目前,配网系统管理普遍存在年度计划报告不及时、质量低下等问题,月度计划未能有效执行,临时检修不断出现,从而影响供电的安全、可靠,调度检修未能统一执行申请单,单据填报不规范等,从而造成调度无法被及时地批复,各类调度未能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来执行,调度的运行效率较低等,电网风险管控中没有参照预警的规定时间来反馈问题,从而使得配网检修不能及时地展开,停电检修中也出现了多种风险与危机。

1.2 故障区检修方式落后

配网停电检修无法达到预期的安全水平与效率,综合停电管理线条中也出现了资源浪费问题,偏离了精益化管理的目标。同时,配网整体的网架结构也相对薄弱,架空线路较多,其中还存在大量的裸露导线,整个城区无法全面地覆盖电缆。

1.3 非故障区恢复供电自动化水平低

配网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相对低下,调控一体化背景下,10kV线路无法达到对变电站中断路器的远距离遥控,线路柱上分段开关也主要以人工操作模式为主,无法配网运行的高要求,监控设备不能及时地获取信息数据,保护配置也相对低下,多数馈线变电站中选择3段式电流,线路柱上开关也未能安装完备的保护,这无疑增大了故障的查询范围,使得故障处理难度也加大,故障的检修与处理需要经历若干程序,增加了故障处理的挑戰性。

2 提高地区配网调度供电可靠性的策略

2.1 提前制定停电管理对策

设定年、月停电管理计划,强化停电前期的监督、检查与管理,制定年度停电计划,并要求其上报,严格控制反复停电现象,采用月度停电计划准入制度,但是,要对其准入进行严格把关,加强非计划检修的审批、审核与监督,任何设备的检修都需履行申请流程,以此确保检修工作质量。

基于检修申请单,加强停电检修的整个流程的优化,其中重点明确申请单的填报方法,检修申请单的数目限值以及时间限制。

基于调度操作,实施计划性管理,加强系统停电、复电的操作监督与监管,全面优化调度操作的时效性,形成统一的月度操作计划上报模式,延伸停电、复电的操作时间,做好操作信息的及时上报。同时,也要做好电网风险的监督与管控,从根源上控制电网运行的风险与隐患。

在以上各项措施的基础上还要强化综合停电管理的考核评价,以此来推动并实现综合停电的统一化管理。

2.2 优化故障停电的管控

第一,以故障指示器准确定位故障。此方法的优势为:指示器的警示信号能及时传输至故障所处区位,从而切断故障区,维持其他区域的正常供电,从而缩短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配置多个故障指示器,增加了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加快故障指示器的更新换代,选择离线架空线路故障定位指示器。

第二,强送定位故障。如果系统未能呈现出非正常信号,可以借助自动化系统来进行故障监控,检测对象为:故障指示仪,系统页面等,要在特定时段内来试探性地对线路送电,以此来评价线路有无故障发生,从而控制线路停电的威胁。

第三,用户信息故障定位。如果线路无法实施强制性送电,则可以通过配网抢修指挥中心来接收来自于用户的故障信号,这一过程中需要配网调度与抢修中心的紧密配合,向负责人发出通报及时切断、隔离故障,再次回归主干线的电力供应。

第四,测量故障距离定位。依托于测距原理来对应算得故障的实际距离,采用10kV线路测距的方法来定位故障所处区域,以此来形成故障定位技术,其组织实施的原理为:首先集中与主干线相关的一切参数、数据,总结不同变电站母线分别在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模式下的短路电流,以及线路开关跳闸模式下的短路电流,将这两大类型的短路电流做差,得到一个电流差值,并将其换算成阻抗,得到距离值,从而准确地定位故障点。

第五,遥控分合柱上开关定位。因为配网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相对有限,为了有效控制配网故障的出现和发生,就必须提升配网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可以对10kV线路分段开关采用遥控操作模式,从而及时、有效地定位故障所处位置,从而提高故障处理效率,以此来控制现场操作的风险与隐患,进而缩小故障停电影响范围。

2.3 非故障区供电恢复法

故障隔离期间,当变压器陷入故障或者其他问题时,也不妨选择配网自动化技术来隔离故障,也就是锁定变压器高压端,通过自动地更新、调换跌落式熔断器来隔离变压器,从而降低绝缘水平,控制短路等问题的出现。通过隔离故障,对于10kV联络系统,实际的故障检修与寻找中则要实施停电处理,对于无需检修的线路,则可以尝试合环转电、间接转电等方法来快速回归系统供电。

其中普通的10kV联络线路,间接转电过程中,转供电模式依然保持不变,如果是合环转电,当遇到复杂的运行模式时,则可以切换、调节定值区,这一操作过程中要求专业的人员亲临变电站内部,进行人工地切换与调节。如果实施不停点故障处理模式,当柱上开关发生故障,不妨选择旁路带电作业法,站内的线路重合闸应选择远方投退重合闸软压板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样则有效地控制了人力、财力等的投入,能够达到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2.4 加强配网调度的精益化管理

通过强化配网调度的精益化管理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还能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强化7S管理。所谓的7S管理就是采用项目的现场改善、科学化建议两大方法来开展常规的管理工作,具体则从整理、整顿、清扫等七大方面入手来强化管理,加强对配网现场的一切人、设备以及材料等集中改造与优化改良,以此来打造出高水平、规范有序的现场。

第二,采用精益化的方法。应围绕配网系统的停电事故来实施流程化管理与规范化约束,具体可以借助DMAIC法,DFSS法等来实现对配网系统的精益化管理,从而达到业务流程的有序规划以及整个配网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其中关键是要加强业务之间的协作交流,控制配网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也要引进全新的要素,也要优化配网业务的积极创新,强化其突破性改造,从而实现配网系统的精益化运行。

3 结语

配网系统作为供电系统和用户联系最为直接、关联最为紧密的系统,系统本身布点较多、线路较长、涉及面较广,所面临的工作环境也较差,其运行质量、安全水平等都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效益,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就必须加大配网调度管理,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控制不良故障的出现和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健.现代配电自动化系统[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2]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培训教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 吴文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 刘健.配电网故障定位与供电恢复[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5] 段鑫.推行电力调度精益化管理的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2):7-8.

猜你喜欢

供电可靠性现状策略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
配网故障快速复电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探讨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