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

2021-12-06张立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展览保护

张立富

摘要:在当前的展览展示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保护措施,这主要是因为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以及不可再生的,本身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代表着中国历史文明以及世界文明,所以收藏文物以及保护文物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展览过程中,对于文物的保护事业以及保证文物的完整性是极其关键的。但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也会对文物产生一些危害。所以,在展览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在采取保护措施时,为文物提供合适的展示环境,进而保证文物的完整性。本文就馆藏文物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文物陈列展览过程中的保护进行阐述,来表示对文物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馆藏文物;展览;保护

展览不仅可以向公众展示其丰富的馆藏,而且可以反映当地的历史研究成果,展览的最终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观看,丰富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许多博物馆从历史线索、时代顺序或展览内容等不同的角度来展示文物。我们都知道,这些收藏品基本上是由博物馆自己收集的,并且中国的大多数博物馆都将向观众开放,以观赏他们丰富多彩的藏品,因此,博物馆所选择的收藏品是不可再生的,而且还是历史悠久、意义深刻、保存完好的收藏品,所以,在进行展览时,加强对文物的管理以及保护是极其重要的。

一、馆藏文物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文物保护经费不足,文物管理保护体系不完善,一些地方使用传统的设备而不是先进的技术,并且在收集文物时,没有专业的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导致保护方法不合适,同时馆藏文物易受气体污染、光辐射、空气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这些都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伤害,以此造成财产损失。而在保护文物期间,会有几种因素对文物造成影响,如下:气体污染,在馆藏文物展览时,使用的新展柜,会有刺激性以及挥发性气体,如醋酸、甲醛等物质,若密封性较差,就会让空气进入到其中,让其受博物馆陈列柜中的气体以及内部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温度和湿度会对文物造成破坏,而收藏品中的文物以纸、木、铁为主的文物会对温度以及湿度要求极高,会在潮湿或者高温的环境中发生改变和加速老化;在博物馆中文物展示过程中,需要使用灯光等照明,但若适应不合适的灯进行照明会产生光辐射,对如纺织、漆木等对光线敏感的文物造成一定的物质破坏,这样对文物保护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在博物馆中的文物需要使用专业化的人员,各种先进设备进行保护,才能够加强对文物的保护,而国家也需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并且为其提供有力支持[1]。

二、文物陈列展览过程中的保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城市化建设,中国对博物馆的建设以及相关历史的研究都逐渐重视,而且参观博物馆的人也逐渐增多。但随着参观人群的增加,对文物的保护也加大了困难,所以,博物馆在进行文物展览时,按照文物的不同特点,在收藏过程中对各种文物进行相应的保护,将保护工作彻底落实。

(一)展览的布局设计以及微观环境保护防控

从展览策划设计的源头出发,无论是展厅的整体布局还是橱窗微环境的保护与防范,都要注意不同文物的特点,并进行详细的排查与检查,并且在展览策划设计上,要以满足观众的视觉体验为基础,进而加强馆藏文物安全。在文物藏品的展览策划和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视觉艺术,也要贯穿文物藏品科学合理保护的理念,设计时应切断室外温湿度气流,以减少室外温湿度对室内的影响,要注意温湿度监测、通风系统、音响、光电的设计。在过渡室或缓冲室的设计中应注意其实用性,根据文物的物质特性,专门定制相应的微环境陈列柜,这主要是对易碎、敏感、濒危的文物,加强保护,进而减少外部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2]。

(二)展厅中适宜的温湿度

展览馆的环境对文物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细菌和害虫的滋生,对文物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所以这是主要影响文物保存生命的因素。而且,一些博物馆无法承担高成本的运营,所以,在保护方面也就降低了要求。比如会选择在节假日停止在博物馆的运营;展厅环境温度过高,会加速馆藏文物内部化学反应速率,对馆藏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温度和湿度不固定或较高,容易产生一些有机物,这将加速文物收藏中的老化,导致纤维、木材、纸张、彩画等文物受水分的影响而无法保存,这些会加速馆藏文物的破坏[3]。所以,国家需要加强对博物馆的保护力度,给予资金支持,向相关管理者发布严格执行相关保护措施的要求。在展厅内展示文物时,根据文物一般集合的特点,温度应控制在15度到18度之间,湿度应控制在55%和65%之间;特殊文物,可以通过微环境展示柜进一步满足其需要的条件。在冬天,房间可能干燥的,可以在展厅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或盆栽植物,既能有效吸收大量室内粉尘,又能给房间增加一定的湿度。夏天要注意通风,但要注意选择通风时间,要保证天气晴朗无风,阴天要禁止开窗,防止温湿度超过可控范围。所以只有在保护文物时按照标准进行,对其根据气候,季节,参观密集度以及展览空间进行温度以及湿度的合理控制,注意采取科学、严密的保护措施,确保展览场地的温湿度的合理性。同时还可以对馆藏文物进行定期的消毒、加药等保护措施,保证馆藏文物的完整性。

(三)提高展柜的安全性

在文物陈列的过程中,陈列柜是文物陈列的直接场所。陈列柜是文物的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线,也是观众能与文物保持最近参观的地方。所以,在设计,定制以及购买陈列柜时,要考虑的是展柜的稳定性、坚实性以及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要防止藏品中文物在人为或外力影響下的不可逆转的损失,文物被盗或意外损坏,这样才能保证藏品中的文物放置在展柜时能够保持稳定;并且陈列柜内部需要配备自动温湿度检测仪器来保证文物所需要的环境;展示柜有两个钥匙孔,由两个人进行管理,并且需要两个人同时在场时才能打开展柜,这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展柜收藏中文物的流失。

(四)重点关注阳光、尘土和火

暴露在光照、灰尘和火灾下,会对展出的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灯光、灰尘和防火。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参观文物以及对文物进行保护,需要在博物馆中使用没有紫外线的冷光灯,并且注意保护珍贵文物远离热源,及时采取最好的散热方式,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做好防火工作,定期检查供电、电线、线路,避免火灾发生;同时相关保护人员需要对博物馆进行定期清洁,防止灰尘影响展品的效果。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的对文物进行相应的保护,避免造成伤害。

结束语: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深厚历史遗产的深刻体现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博物馆的领导以及管理者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保护意识,在世纪工作中,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管理以及保护文物,这样,就可以让文物长期保存,让人们收到文化的熏陶并且随时为公众服务,所以,保护文物是首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姚春红.试论陈列展览中的馆藏文物保护策略[J].文化产业,2020(33):137-138.

[2]沈世明.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J].艺术品鉴,2020(21):100-101.

[3]谢强.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8):101-103.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展览保护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物中观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与三国文化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管理保护与利用思考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