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阿坝州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平衡发展的关系

2021-12-06杨壮肖敏何明珠唐瑞肖敏

农业与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阿坝州牲畜牧民

杨壮 肖敏 何明珠 唐瑞 肖敏

(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四川 红原 624401)

引言

草原在生态保护建设、民族团结、畜牧业结构性调整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草原不仅是众多畜禽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保护好草原生态,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具有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因阿坝州草原资源严重沙化退化、鼠虫害、过载放牧等原因,导致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同时,因草地畜牧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阿坝州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推进存在较大困难[2]。本文为探讨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平衡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结合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经济走平衡持续发展之路,为阿坝州探索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1 阿坝州草原和畜牧业基本情况

1.1 阿坝州草原现状

阿坝州草原资源十分丰富,有天然草原面积452.13万hm2,占全州幅员总面积(840万hm2)的53.83%,可利用草原面积385.6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85.28%,是现有林地的1.4倍,耕地的41.3倍。

阿坝州草原资源分布在其所辖的7个半农半牧区和5个牧区县中,其中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松潘县5县拥有草地面积320.33万hm2,占全州草原总面积的2/3以上,天然草地平均鲜草产量4905kg·hm-2[3]。

1.2 阿坝州畜牧业现状

阿坝州畜牧业发展进程较快,通过草场承包到户、牲畜折价归户等政策,调动了牧民群众参与到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来。经过长期的技术改良,培育出以金川牦牛、麦洼牦牛为主的适应高原严寒环境条件、耐粗饲、经济效益较高的地方优良畜禽品种10余种。

至2019年底,阿坝州存栏牦牛215万余头,出栏55.59万头,出栏率25.86%,年产奶14.3万t,产肉7.4万t;全州西藏羊存栏82.6万只,出栏40.3万只,出栏率48.8%,产肉6.5万t,产毛8t。

2 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的关系

2.1 生态保护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

草原是众多生物赖以栖息存活的重要场所,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牧民增收、牧业增效、牧区科学持续化发展,就要坚持以草原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以不破坏草原生态为基本底线,以牧区长远发展为工作基准,只有实现“草-畜”平衡,才能切实提高牧民经济收入,促进畜牧业增加效益,推进牧区可续持续发展。

2.2 畜牧业发展以生态保护为基础

草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系统[4,5]。畜牧业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果某个环节和要素受到干扰,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动和变化,失去原来的平衡[6]。

2.3 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相辅相成

草原以其特有的生物资源孕育了一批生物,形成“牲畜采食草,再排泄到地上,作为生物有机肥料供养草”这一循环的食物链。随着近年来,天然草原严重沙化退化,形成流动沙丘、黑土滩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介质”,导致可利用天然草原越来越少,可食牧草面积锐减,毒害草类同比增加,增加牧民饲养牲畜的负担,极大地加大草原负担。

阿坝州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养殖,随着种群的扩大,污染程度就相对加大,环境污染矛盾就越突出,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越严重,从而加剧了环境恶化的进程,加大了环境的压力。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保护草原生态,只有保护好草原,才能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化发展。

3 阿坝州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人-草-畜发展不平衡

1986—2019年,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松潘县牧民人口增加7.7万人,人口增长率44.77%;牦牛存栏数量增加91.4万头,增长率106.53%;1986—2018年超载率从12.4%提高到31.58%,增加了19.18%。牧区人口数量逐年增长,在草地面积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迫于生计和发展的需要,迫使牧民多养牲畜,导致“人-草-畜”发展不平衡。

3.2 饲养方式较为落后

牧区饲养牲畜以粗放型养殖、自然采食为主。大部分牧民为节约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没有养成现代化管理、饲喂牲畜的观念,让牲畜在有限的草场面积内不断采食天然牧草,加之生活垃圾、牲畜排泄物等污染,导致草地资源不断退化。

粗放型养殖牲畜的最大弊端是牲畜体重受自然环境影响,夏季草原丰茂时,牛羊采食较多,体重较重;草原冬季无法提供新鲜牧草供牲畜采食,只能采取补饲方式越冬,牲畜体重自然较低。

3.3 草原退化严重

因土壤退化、草原鼠害、人为影响等原因,大量的天然草场遭到破坏[7]。据统计,2018年,全州“两化三害”草原面积高达266.67hm2,占可利用草地的69.15%,其中严重退化草地占22.22%、鼠虫害草地占20.15%、沙化草地占2.68%。草原“两化三害”导致可利用草原面积减少,草原生产力下降。

3.4 基础设施薄弱

畜牧业养殖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完善[8],大部分牧户依然停留在“靠天养畜”的基础养殖阶段,牲畜存活率依然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9]。近年来,阿坝州泥石流、雨水、冰雹、寒冬等自然灾害频发,对牲畜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动物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牧户难以做到生产资料自救,依然是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

3.5 缺少科技投入

畜牧业是阿坝州的重要经济基础,2019年,草原畜牧业产值41.23亿元,占全州畜牧业产值71.37%,占第一产业产值的37.42%,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极大地影响阿坝州的经济环境。

目前,由于基层兽医站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职业牧民较少、畜牧业科技培训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畜牧业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从业人员等知识更新不及时,未能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开展畜牧工作[10]。

4 对策建议

4.1 建立完善的草原保护制度,助推草畜平衡发展

建立完善的草原保护制度,就要从统筹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多方面入手,各草原管理部门在按照国家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同时,应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应当地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方式,调动牧户参与生态保护建设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4.2 规范草原资源开发,坚持利益平衡

阿坝州以草地类型土地为主,占幅员总面积的53.83%。草原面积是有限的,加之草原退化、鼠害等原因,可利用草地资源越来越少,只有在科学、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管理部门要规范草原征占用,严格审批草地征占用手续,在开展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保护建设,坚持生态优先政策。

草原执法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草地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大草原违法案件的整治力度,确保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化运用,只有生态保护做好了,才能有序推动经济建设,取得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4.3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效益

阿坝州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依然是以小规模、粗放型为主,生产方式较为落后,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力度不大,导致经济效益不高。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本职,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进程,加快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步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人工种草、牧草繁育基地建设等工作。

养殖户是畜牧业的基本组成单位,受牧民接受教育程度等条件的影响,知识未及时更新,思维方式无转变,要加大现代化畜牧业建设的宣传力度,让牧户切实体会到科学化畜牧业养殖才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做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11]。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薄弱是当前畜牧业的一大“瓶颈”,牧民多采用牲畜自由采食为主的饲养方式,这种简单、非科学化的饲养方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导致草原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形成植物生长速度跟不上牲畜的采食速度的恶性现状。要鼓励牧民自主开展草场边界围栏建设,明确放牧区域,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化放牧,实现春、冬草场的合理化运用。要加大人工种草工作力度、加大冬季饲草的储备数量及质量,推动建设现代化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综合提升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当地抗灾保畜应急能力。

4.5 改良现有本地品种,提高生产能力

草原以其有限的资源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在此基础上,要针对现有品种进行优化,培育新的品种,才能实现草原生态同畜牧业持续发展。

4.5.1 要改良牲畜品种

以牦牛为例,因饲养管理条件不完善,牦牛近交情况较多,逐渐导致牦牛品种退化。牦牛一般养殖4a左右可达到出栏要求,养殖周期较长不仅给牧户带来经济风险,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可对牦牛品种进行改良,结合冻精技术开展复壮工程,利用品种优势,通过科学化的手段缩短牦牛饲养周期,提高牧民经济效益,降低牧民经济风险,实现畜牧业与生态保护双赢[12]。

4.5.2 要改良牧草品种

披碱草、燕麦、老芒麦等一批优良牧草品种在川西北高原等地区广泛生长,受草原退化沙化、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优良牧草产量越来越低,可利用的优质草原面积减少,有毒有害杂草数量增高。为改良牧草生长现状,相关科研部门要立足阿坝州本土,利用现有阿坝垂穗披碱草等优良牧草品种,培育更多优质、高产牧草,试验性开展培育优质牧草栽培工作,做好优质牧草推广示范应用,以实现“风吹草地现牛羊”的盛景。

4.5.3 要引进优良品种

阿坝州地域较宽,各个行政区域地势不同,广泛适应生物生长,但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范围。要在不断改善现有品种的同时,因地制宜,试验性地开展优良牲畜、优质牧草引种工作,通过科学化的引种、培育方法,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草-畜”平衡。

4.6 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执法监管

牧民文化程度较低给草原生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13]。2020年初,红原县发生一起因一颗烟头烧掉2119hm2草原的破坏草原案件,案件的发生不仅破坏了草原生态,也映射出许多人对草原生态保护法制观念并不强。

主管部门要加强牧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工作[14],加大法律知识学习力度,切实从思想上转变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当地因地制宜形成草原保护联防机制,做到人人都是草原保护联防队的成员,树立保护草原,人人有责的思想;要加快构建草原监督管理体系,明确草原保护职责[15,16],加大草原违法案件的整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5 结语

21世纪的今天,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保护,切实落实生态文明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经济有序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生态保护好了,经济发展才有意义。既要利用现有资源,又要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创造更多优良的资源,以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阿坝州牲畜牧民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交换牲畜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牧民歌唱冬奥会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人造炎症”治疗牲畜阉割大出血
草粉喂牲畜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