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木兰诗》中的中华服饰文化

2021-12-06张燕燕

纺织报告 2021年2期
关键词:花黄木兰诗裙装

张燕燕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木兰从军作为我国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少女花木兰代父从军对抗北方民族入侵,成为民族英雄的事迹。这一事迹最初由《木兰诗》称颂,1949年以后,又通过电视和电影作品来展现花木兰的英雄形象。不论是《木兰诗》还是各种相关的电视剧,对于花木兰真实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花木兰的着装面貌。基于《木兰诗》流传实践,其已存在超过1 500年之久,几乎很难找到服饰方面的实物资料,只能借助相关文字资料与图像资料对木兰服装进行解读与研究。《木兰诗》作为研究花木兰服饰的关键依据,其关于花木兰服饰的描述十分简洁,更多的是对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辞官回乡对同僚道出女儿身的事实(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由于花木兰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各方面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以《木兰诗》中的描述来分析我国北魏时期的中华服饰文化。

1 “寒光照铁衣”

铁衣也称为铠甲,用于古代战争中将领和士兵的身体防护,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甲,又称介或函,其形似衣,用于防护人体;(2)胄,又称盔,其形似帽,用于防护头部。结合相关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了解到,北魏时期的铠甲包括两裆铠、袖铠、明光铠、甲骑具装铠。其中,两裆铠包括前、后两片,前片可遮蔽前胸,后片可遮蔽后背,肩部有两条宽带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有的腋下会用带来进行连接,腰部束带。这类“铁衣”最初出现在东汉末期,但却很少见,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铁衣”的主流,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制。据相关考古资料记载,两裆铠分为两种,即金属与革制,前者甲片多近方形,也称为牌子铁两裆。袖铠主要是通过龟背纹甲片或是小块的鱼鳞纹甲片穿缀成圆筒状而得到的甲身,胸背前后连缀,且在肩部搭配可护肩的筒袖,长度在肘部以上,这类“铁衣”主要流行于三国后期,也称作“诸葛亮袖铠”[1]。明光铠的胸前、背后各有一块椭圆形或是圆形的金属护片,这类“铁衣”在战场上能够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最初出现在东汉末期,而其广泛应用的时间要晚于两裆铠,直到北朝中晚期才得到普及。这类“铁衣”属于一种制作精良、比较贵重的铠甲,具备护膊、圆护及腿裙,且头部佩戴兜鍪,相较于其他“铁衣”,其防护面积明显更大[2]。由于北魏时期对抗外族,双方经常进行骑兵对战,骑具装铠得到一定的发展。甲骑具装铠主要指骑士和战马均装备“铁衣”,能够在战争中对人与战马进行全面防护,这类“铁衣”最初出现在三国时期,但未得到广泛应用,直到十六国时期才得到大范围使用,到了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有大量的图像与陶俑资料可以证明。马铠的材质与人铠大致相同,有铁质与皮质两种,由面帘、身甲、鸡颈、当胸、寄生及搭后所构成,这样能够确保战马的躯干、头部、颈部得到铠甲的遮护,仅将耳朵、四肢、眼睛、口鼻、尾巴暴露在外。尽管甲骑具装铠具有较大的防护面积,但造价很高、作战不灵活,因此在后期逐渐被淘汰。

此外,兜鍪主要是保护军士头部的头盔防具,形似锅子,广泛应用于高级武官与军事将领身上。北魏时期,保护头部的甲衣形制较为简单,分为尖顶与圆顶两种,前者顶部比较尖,形状为三角形,有孔,用于插缨,铸造材料为金属,在两耳部位有防护;后者则借助一个半圆形的铁胄顶护住头部,下部借助甲片或是贴片制成“顿项”,可对士兵的后脑、颈部、脸颊进行防护,且有一长条形的铁胄片来防护耳朵[3]。

2 “著我旧时裳”

对于古人而言,日常着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等级、身份、地位,也是各朝各代国家统治生活中的关键部分,且舆服制度的制定、服饰礼仪的规范均属于国家政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在封建王朝社会中,女性群体的地位比较低,且政治生活的活动空间非常小,纵观古今,仅有极少数的女性做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主要是母亲、女儿、妻子,其等级与生活圈直接关系到着装的形制[4]。通过《木兰诗》和相关考古资料可以了解到:花木兰的身份明显不属于权贵阶层,而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因此,花木兰的服饰更多是北魏时期下层平民百姓的服装。通过研究北魏时期的女性服饰,能够了解到《木兰诗》中的“著我旧时裳”指的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服装,主要是襦裙装和裤褶服。

襦裙装属于当时普通老百姓家中女子最典型的着装样式,因此,参军前花木兰的日常着装和辞官回乡后所穿的旧时衣,就是襦裙装。襦裙装分为上身襦衫和下身裙装,两部分分开,裙子具有长短之分。其中,短裙指裙子的长度及腰部,称作腰襦;长裙指裙子的长度到膝盖,称作长襦。这种服装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十分流行。襦裙装有两种穿着方式,裙子不仅能够外穿,也能够内穿。当外穿时,只需套着褥衫,且下身搭配长裙,中间搭配腰带,即为十分好看的样式;当内穿时,也能够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样式。因为北魏主体是鲜卑族,受到该民族的服饰文化影响,在襦裙装中,鲜卑装十分流行[5]。鲜卑族的长期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这种装束的样式发展。鲜卑族最初生活在北方,由于生活条件较为恶劣,临水草而居,服装风格主要为衣袖紧窄、交领左衽。待进入中原后,深受杂居汉人的影响,服饰风格发生了改变,由交领左衽的风格转变成左右衽并行的风格。后期,由于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女性着装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襦裙装款式逐渐不流行,开始流行宽袖腰襦款式。该款式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女性的娇羞柔美姿态,更加方便女性日常生活,因此,深受下层平民百姓的欢迎。裤褶服属于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人们可将其当作便服、军服和朝服,所有阶层的人们都能够穿着这一服装,从贵族到庶民、男女均可穿着,其无疑是花木兰从军期间及家中日常生活时会穿着的服装。裤褶服为上衣下裤制,组成部分为上身所着褶、下身所穿裤。在北魏迁洛之前,女性所着的裤褶服衣袖紧窄,裤管比较细,不仅得体还实用;而在迁洛以后,女性所着裤褶服融入了汉族服饰审美元素,不仅改大了袖口,加宽了裤管,也分为“缓服”和“急装”,前者指膝部没有带子系缚,后者指膝部用带子系缚,主要在杂役劳作或是战争中穿着,最大的优势在于轻便[6]。两裆最初作为女性的内衣穿用,仅有两片布帛,分别置于前胸和后背,在肩部用带连接,这一着装既能够保持身躯温度,又不会增加衣袖厚度,束缚手臂的活动,男女均有穿用;在北魏时期,两裆得到新的发展,演变成一种类似两裆衫的背带裙,其基本形制为在裙腰的前后缝缀两根窄条状带子,腰间没有扎束大带,比较简洁方便。

3 “当窗理云鬓”

鬓发主要是人面颊两边的头发,古时的女性都会在鬓发处作出多种装饰,以此来搭配整体发型,衬托自己的脸面,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风采。因此,古时女性非常注重自己的鬓发,并创作了丰富多样的造型和花样,云鬓就是其中之一。据相关古籍记载,云鬓最初出现在三国魏文帝时期,由一名叫作琼树的宫人所发明,之所以称之为云鬓,是因为其薄如蝉翼,且透明似云光,因此也称之为满鬓、蝉鬓。在南北朝时期,云鬓的形状进一步扩大,向着两边扩展,呈现出蒲扇状,发展到唐朝后,样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即把扩张的鬓发朝着脸部收拢,呈现出“两鬓抱面”的式样。另外,鬓发的长度缩短后被放置到耳际,几乎没有垂至颈肩,该造型一直影响到我国明清时期。

4 “对镜帖花黄”

在我国古代时期,花黄是女性额部的一种妆饰,也可称为鹅黄、额黄,随着南北朝时期佛家在我国的广泛流行,花黄逐渐在老百姓中兴起。当时社会的女性受到涂金佛像的启发,开始摹仿佛妆,形成了饰鹅黄的风俗[7]。据相关古籍记载:“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古时女性饰鹅黄的方法为:(1)粘贴法,将金黄色的纸裁剪成花、月、星等形状,然后贴在额上,该方法不仅简便迅速,还具有较为鲜明的效果,而“对镜帖花黄”就是粘贴法的一种[8]。(2)染绘法,也就是用毛笔蘸上黄色颜料,然后直接染绘到额上。染绘法的画法包括平涂法与晕染法,前者是用黄色颜料涂满整个额部,后者是用黄色颜料涂额的上部或是下部,再用清水将黄色渲染开,呈晕染状。

5 结语

综上所述,花木兰是我国老百姓熟知的巾帼英雄,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了解花木兰英雄事迹的同时,也需要对花木兰所处时期的服饰文化进行研究与解读,本研究结合《木兰诗》中提到的服饰,对相关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深挖,了解当时社会的服饰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服饰文化。

猜你喜欢

花黄木兰诗裙装
王学美
好一个秋
BUST IntoBloom
春绽
盛夏裙装
王兴武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
寻访黄牡丹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