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新能源车购买意愿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12-06李志梅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意愿人群

李志梅

(泰山学院 信韩大学,山东 泰安 271000)

一、引言

我国已把积极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作为国家战略,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1]中提出了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20%的工作目标,虽然近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但2020 年我国市场全年累计销量2531.1 万辆,其中新能源累计销量136.7 万辆。意味着,新能源车目前市场占比仅为5.4%[2]。这同规划目标还相差甚远。

为了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消费者购买需求形成方式有深刻的了解与认识,生产、设计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使得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引导政策,促进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本文分析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选购中的影响因素,为政府、企业下一部制定发展政策和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能源车的概念

新能源是区别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概念最早出现于2007 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4],界定了新能源汽车定义:使用非常规燃料或者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在机动车动力控制、驱动方面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的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国务院于2012 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中,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1]。

三、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的调查

(一)调查过程

调查问卷题目的设计上,除了参考了国内外关于新能源车的影响因素,还对调查者关于最关注的五个方面”进行了访谈,其次结合新能源车的认知程度、政府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探讨影响新能源车购买的因素。调查时间为2020 年8 月-9 月,调查问卷的收集主要是通过问卷星,其次在驾校、大型商场等人口密集地进行,共收集有效问卷279 份。

(二)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在回收的279 份问卷中,根据年龄来看,20-30 岁占25%。30 岁-40 岁人群占比为41%,40 岁-50 岁人群占比为25%,50 岁以上人群占比为7%。在职业方面,此次调查人群,企业老板占2%,员工占31%,教育工占21%,政府机关工占22%,自有职业者占13%,学生或无业者占8%。学历方面,高中及以下的人群比例为7%,46%成的受访者拥有大学学历,47%的受访者拥有研究生上学历。调查的家庭年收入中,10 万元以下人群占比24%,10-20 万元的人群占比为49%,年收入20 万元-30 万元人群占比为16%,30 万元-40 万元人群占比为6%,40 万元-50 万元人群占比为4.5%。有49%的人是住在限牌或限行的地区,51%的人是住在不限牌/不限行的地区。总之,被调查者群体拥有地域广、年纪轻、学历高的特点,符合目前新能源车目标客户文化素质层次和收入较高的预期,作为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调查,此群体具有很强代表性,研究结论具有较强实践意义。

2.新能源车购买意愿的调查结果

在新能源车购买意愿方面,279 份问卷中愿意购买的占76%,不愿意购买的占24%,愿意购买的人群中,有60%也就是142 人计划在五年内购买,不愿意购买的71人中,即使满足需求也不愿意购买的人有9 人占到55%。也就是说大部分被调查者新能源车的购买意愿比较强烈。在“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完全取决于你”这个问题中,经调查发现,有62%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否购买新能源车完全取决于自己,但是有38%的人选择了否定。本文认为这是因为汽车对消费者而言还是支出非常大的商品,所以购买非常谨慎,需要同家人共同决定。因此家人决定会影响新能源车的购买。

3.新能源车购买时最先考虑的五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对“新能源车购买最关注的五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1 “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话,您最关注的五个方面有哪些?”统计表

排在前三位的是是续航里程、充电时长和车辆安全性,说明大家目前对新能源车的行驶距离、充电情况和安全等基本功能特别看中,买车的目的是为了驾驶,如果电池等能源不能及时提供或无法满足行驶里程买了也没用,也说明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电池等技术的研发,保障车辆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再考虑其他功能。

其次是汽车性能和售后服务。这说明目前新能源车技术不太成熟,维修点也较少,万一出现问题非常不方便,因此很多消费者考虑汽车本身的性能以及售后服务作为第二大因素。

4.新能源车产品信息认知的调查结果

在新能源车相关信息的认知方面,新能源汽车作用和种类上,其中认为自己很了解的仅占到调查总人数的7%,认为了解较多的人占15%,了解一点的占到47%,不太了解的占25%,而选择完全不了解的人占到总人数5%。

表2 “以下哪个是你获取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信息的渠道?”统计表

由此可见,汽车网站论坛,亲朋好友的推荐,以及通过社交工具和厂商的营销活动是获得信息渠道最主要的渠道,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的宣传。这也体现50 岁以上的人购买意愿低的原因,这部分人群对网络和社交工具的操作是很不熟练的,所以他们对新能源车的信息来源少。

5.政府政策对新能源车购买影响的调查结果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政府除了增加宣传也制定了很多政策,下表是政府各政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情况。

表4 政府政策对购买意愿影响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消费者对政府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比较敏感。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对政府的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更为看重。此外排在第二位的是政府增加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因为新能源车在大部分地区配套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四、政策建议

(一)提高电池技术的研发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汽车的电池、充电时长和配套设施为消费者拒绝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三大首要原因。在实际的生活中,新能源车电池技术导致的问题是消费者最顾虑的首要问题。因此,真正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加大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例如电池快充技术、电池容量、电池寿命衰减等,提升新能源汽车一次充电可累计行驶里程的能力。

(二)保障车辆驾驶安全

通过调查发现除了电池问题以外,汽车的驾驶安全就成为消费者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安全方面最常见到的是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消息。2018 年我国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故已超过40 起。此外比较常见的事故还有自动驾驶功能。蔚来NOP 功能在2021年已经至少引发三起重大交通事故。因此,提高新能源车驾驶安全的技术,势在必行。

(三)增加配套设施

根据调查结果燃料补充的配套设施不足是制约新能源车购买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新能源车需要能源才能运行,所以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政府和企业增加建设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充站和维修站,政府出面和小区物业积极磋商,寻求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停车场所、充电桩等新能源车供给站点的建设,从而方便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日常使用[4]。

(四)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

调查发现,大部分调查者之所以愿意购买新能源车,除了由于政府限购限行政策的影响外,经济上的节约是促使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我国收入中下游收入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对“价格和成本”更为看重。因此应当突出新能源汽车的高性价比,强调新能源汽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较燃油汽车更为省钱的特性。

总之,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购买意愿主要集中在电池、里程、充电、能源配套设施,价格这几个因素,只要这些问题解决好,我国的新能源车的销售量必将迎来快速的成长。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意愿人群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