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河南思考

2021-12-05谈琰

农家参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农村

谈琰

六项重点任务为河南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要求和任务。这既是总书记对于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明确自身职责、肩负重要使命提出的殷切期望,更是总书记从全局工作出发对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再强调。这六个方面的重点要求和任务是河南推进乡村振兴纲领性的文件和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

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耕地、水利、科技、政策这些关键点,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资方式,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建设。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显性导向,让农村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聚焦农民和土地、农民和集体、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项重点任务,紧紧扣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命脉,为河南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2021年9月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十大战略”中,其中便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工作会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突出规划引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彰显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河南担当,以“三链同构”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推动共同富裕,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关键抓手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乡村振兴根本出路在产业振兴。什么是产业振兴?通俗地讲,就是让农业有钱赚、让农民有事干、让农村有项目,使“三农”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振兴什么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找适宜的项目,振兴自己的优势产业,不能照搬照抄。乡村产业怎么振兴?找到具有相对传统优势的产业后,要运用现代化、专业化的手段持续地把它做好!

乡村产业振兴的困难与挑战。

我省在2018年就颁布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总抓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总指引。通过几年的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是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纵观河南农村经济,产业比较单一、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是一些农产品年年滞销,一方面是农民还在按老观念老传统大量生产;一方面市场急需优质、安全、有特色的农产品,一方面因为农村缺技术、缺人才,致使优质高端农产品生产规模上不去,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二是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产业振兴的关键是人是劳动力的问题,但我省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的现状仍然在持续加大。全省农村人口的结构分布现状是:年轻人候鸟式进城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老龄化,农村儿童留守化。农村人才的不足对产业振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民在致富增收的道路上没有领头羊,缺少排头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为加强农业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三农”战线工作者明确了努力目标。所以,乡村要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建设亟须加强。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现在城乡差别、农村落后突出表现在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比如,我省城市居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但现在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2020年6月只有9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只有30%,卫生厕所普及率85%。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落后比贫穷更可怕,农村的落后比贫穷解决起来更困难。

四是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国家的支农体系,但这个体系仍相对薄弱。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几大商业银行很难向涉农企业贷款,顶多向国字头农业企业贷款,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五是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使命,但目前这支队伍依然存在着年龄偏大、结构不优、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一般等缺陷,导致在乡村治理上能力有限。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路。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更是农村人口大省。因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任重而道远。但是,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河南的关心与关注,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我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振兴乡村产业。

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质量变革的有效途径。农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强,农产品品种和品质存在区域差异。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农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困境,从而促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全面优化。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关键时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把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要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水平。

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制约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收益合理分配,妨碍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用现代生产方式、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小农户长期大量存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补齐小农户小规模经营短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答题。随着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丘陵地区、偏远山区也具备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不少地方还通过卫星导航和互联网服务进行信息化田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耕地规模小的局限。今后,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所谓“园”,是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返乡创业园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所谓“区”,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農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园”“区”能够聚集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应注重“园”“区”平台与特色村镇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产业、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适度集中,建设产业、生活、生态一体化空间,创建一批农区、园区、镇区互动的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探索和积累经验。

总之,乡村振兴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人才,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以产业兴旺为基础。当前,产业不兴、产业不新、产业不强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难题。因此,要把产业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乡村产业支撑,积极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农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产品争奇斗艳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