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种投放需严把“五关”

2021-12-05张建新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增氧投饵冰层

○张建新 吴 忠

一、严把“塘口关”

养鱼塘口,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周边无污染源,池埂高2.5-3.0米,塘底平整,底泥厚10-15厘米,池塘呈长方形。整修结束,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同时杀灭凶猛鱼类和耗氧、耗肥的低值野杂鱼。每个池塘都有独立进排水管,配有增氧及防逃、防盗设施。

在鱼种下塘前,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程度还要施基肥和追肥。施基肥时一般按每亩水面施用腐熟的畜粪80-100千克,追肥时宜用适量的尿素等速效肥料来培肥水质,培育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为鱼种下塘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

二、严把“苗种关”

建议购买省级以上良种场鱼种,并经检疫消毒,杜绝在疫病爆发区域购买鱼种。鱼种要求游动活泼、体质健壮、鳞片紧密、体表干净、规格一致。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耐寒、耐低氧能力强,死亡率低。草、青鱼最好是250-500克的2龄鱼种;鲢、鳙鱼体长12厘米;鲫、鳊鱼体长10厘米。

三、严把“水质关”

对水体偏瘦的池塘,在冰封后不久必须追施化肥,水深2米的鱼池,亩用尿素(或硝酸铵)4-5千克、过磷酸钙2-3千克,混合后装入戳有许多小洞眼的塑料编织袋里,挂在水面以下,让其缓缓释放肥分。肥水能增加水体的氧源,但也不能太肥,通常以水体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为宜。

勤于观察水色,适时注入新水。期间要保持池塘水位在2米左右,如果条件具备,能保持越冬池塘内有微流水则更佳。这样不仅能保持池塘水质良好,而且还可减少或控制冰冻层的厚度和有效增加冰层下水体的溶氧量。

四、严把“放养关”

提早放养鱼种,可使鱼儿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最佳时期,因为这段时间里气温和水温比较低,鱼的鳞片紧密,捕捞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体,可降低鱼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鱼种放养要把握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及养殖水平灵活掌握。如放养过稀,影响池塘利用率,造成水体的浪费;而放养过密易造成养殖后期水体缺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泛塘。放养鱼种应选择晴好天气,在向阳避风处投放。投放前用2%-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8-10分钟。投放过程中,要细心操作,避免鱼种体表受伤,防治水霉病。

五、严把“管理关”

鱼种入池后,一定要加强管理,待气温回暖时要适当投放饵料,促进鱼种摄食,加快生长;天冷水温低时,要加深水位防鱼冻伤。同时,冰冻池塘时要及时换气增氧,防止鱼窒息死亡。每天要坚持巡塘,冰层密封严重时要及时破冰或在池塘中打冰孔增氧,并彻底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和杂物,保持冰层的透光性,以免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当水温回升到8℃,即可进行投饵、施肥等管理工作。投饵要做到以精料为主、少量多次,当天吃完,尽快使越冬后的鱼种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养殖前期鱼类经过越冬消耗,抗病力明显下降,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注意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的变化,当发现病鱼或死鱼要及时捞出进行深埋,防止病菌的扩散传播。

(通联:226300,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手机:13801484698)

猜你喜欢

增氧投饵冰层
冰层融化,毯子救急
Reducing ice melting with blankets 冰层融化,毯子救急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观赏鱼喂食须知
不同机械增氧模式对池塘水质及施氏鲟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心理“增氧”,为心灵添一抹绿
美国湖岸冰层奇景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
基于物联网的渔塘环境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