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

2021-12-05张俊霞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张俊霞

(太原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尤其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全方位地了解和认知世界。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进而探索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微媒体应用模式,对于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 从微媒体战略高度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现状

1.1 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体现

在传统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资历和身份的特点,在理论基础上具有绝对的地位,并且不可撼动,同时对传统媒介非常熟悉,因此,长期处于主导地位。[1]在这种背景下,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就会具有非常高的话语权和权威性。然而,在微媒体环境下,话语权和权威性的平等性、平民化的特征凸显出来,促使大学生在平等之下发展成为了微媒体的话语者,借助微媒体可以实现依靠自身的需求来寻找信息资源。在搜寻信息的过程中,大学生摒除了被动灌输带来的强迫性,依靠自身对是非的判断,去选择自身想要接受的信息,通过这一过程感受到平民化带来的平等性。因此,在微媒体背景下,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管理理念以及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增加信服度,才能走进大学生的内心,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

1.2 微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借助微媒体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主题,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传统文化、国防教育等为重要内容,大力巩固学生的基础精神需求,坚定学生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自觉性。[2]高校借助微媒体平台的传播,创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内容,将传统理论知识与时代特色进行有机地融合,创造轻松诙谐的教育环境,加强微媒体思政教育的内容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形式多样的微媒体平台逐渐增多,高校的思政教育可以借助相关的网络技术,开展相应的内容和项目。

1.3 微媒体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囊括了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教师团队、心理辅导老师以及辅导员,主要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思政队伍。高校建立思想坚定、作风严明、纪律严肃、专业扎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微媒体带来机遇和挑战之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紧跟时代的步伐,思政教育者要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既要为学生传播正能量,又要化解其负能量。

1.4 微媒体传播减轻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难度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政治思想、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各方面依然存在着多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过微媒体的传播,被迅速地扩大了传播范围。在自媒体背景下,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媒体人,每个账号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这种空间的载体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自由,信息资源展现出裂变式的形态,尤其是对于一些隐私性高、互动性强的信息资源,监管起来非常困难,成为了监管死角。[3]在微媒体上的交流沟通都是隐藏了个人信息的,都是属于匿名交流,因此,造成了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的这种复制性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大力宣传不良的言论和视频。到目前阶段,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逐步趋于完善,过滤和管控微媒体信息的技术相对提高,并且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在形成阶段,对于信息的判断以及辨别能力还比较弱,非常容易受到不良言论和行为的影响。因此,在自媒体背景下,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管可以很好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规范和引导。

2 微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2.1 微媒体有助于高校构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针对微媒体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融合共进与系统优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多次下发了相关政策文件和实施意见,大力支持微媒体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融合发展。

微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高等院校有效构建了一个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平台,促使社会资源与社会渠道多角度地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借助网络信息设备在社交媒体、教学程序等软件上获取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媒体的应用,可以促使教育者有效地打破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边界,从而实现教育的整合、超越。在微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熟练掌握微媒体技术、教学目标、微媒体技术的网络用语并进行科学运用,如微信群的建立,有助于高校凝聚不同的学生力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人脉圈等。在微媒体时代,校园虚拟文化产品的面世、文化差异的整合、文化潮流的多元与趋一、特征出众的文化性格等,都表现出全新的文化特点,并且为文化建设的宣传提供了更多的流行话题。

2.2 微媒体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界性

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微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专业进行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管理,在管理中对其专业素质强化拓展,制定相应的学生成长计划等,这些都包含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5]高校的校园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其中涉及到宿舍管理人员、食堂管理、校医院、图书室、保卫处等众多管理部门,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基础的保障。当高校突发危机事件时,由于微媒体用户高效、迅猛的传播速度,即使一个小小的话题,也会爆发出不同的反响。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高校在思想教育的宣传过程中,对落后的事后公关处理模式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公告栏、条幅、广播等常见宣传方式远不能满足需求。在网络技术背景下,借助微媒体,校园文化建设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必须囊括大学生的工作、团体活动、学生的自我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体系,其中涉及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专业技能、人际关系学习、奖学金、评价制度等多元化的管理业务。

微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整合、一体化、网络化,这是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最大的区别,因此,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机遇,又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挑战,从而也推进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除此之外,高校借助微媒体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公关维护,从传统的基础公关、松散公关、静态公关转化为具有动态性、预见性、高层次的公关模式。

2.3 微媒体应用的时效性

2019年1月25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6]借助微媒体的发展手段与方式,有利于高等院校顺利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在目前阶段下,经过长久的发展和沉淀,高等院校团队在微媒体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包括微博、微信、博客、小程序、建立独立网站等方面都获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高校团队中所建立的官方微博已超过了40万,包括各个高校的党支部、团支部等,听众总数高达1 100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为了高校的长期发展,高等院校要进一步优化在微博、微信、博客、小程序等平台的微媒体应用方式,积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巩固和整合,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之间加强相互连接,并积极对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推送,充分发挥协同发展的效率,以及整体联动性。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内容上,要提高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层次,积极推进各高校的主动性,创造具有新思想、新潮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并符合传播的规范性,高质量、高层次的视频、手机报、贴吧等微媒体新内容,并且积极与相关的专业机构、网络技术企业加强交流合作,为高校在自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2.4 微媒体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的微媒体,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媒体的运用,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打破时空的限制,有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多元化的教育内容。[7]在传统的媒体平台方式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只能依靠单一、单方面的媒体平台,由于传播的信息内容匮乏,资源涵盖面较窄,学生在这样环境下没有可以选择的媒体平台。随着微媒体平台的广泛推出,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种可以利用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在公平、公正的状态下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信息,甚至还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微媒体平台背景下,高校的思政人员如果还在依靠传统的旧观念,利用身份和资历来开展教育,那么势必会让大学生从心底产生抵触的情绪,进而产生难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面。如果对学生放松监督,让学生远离了学校的防控范围,那么大量的微媒体的负面信息将会以放大的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学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将不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并且思政人员很难察觉。因此,在微媒体背景下,高校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对学生开展思政工作,起到正确引导作用,与学生加强交流沟通,建立紧密的关系,从而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微媒体的创新模式

3.1 创建协调一致的微媒体传播模式

高校要将教学、管理、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有机地融合,创建全新的“微媒体传播”方式。“微媒体传播”平台的创建,能够将高校的各个部门相融合,从而促进教育模式、理念、内容等全方面的创新。高校要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建立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维护平台的运行。[8]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微媒体传播”的活动中,将抽象的思想教育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这种“引导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方面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拘束感;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将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效地转换给学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2 形成微媒体传播的合力

第一,高校将微媒体传播平台,与本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相融合,整合其微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服务,有助于这些平台的提高和发展。[9]第二,各大院校将自己的专业性教育平台进行有机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主题。第三,高校与学生、教师的自媒体相融合,在扩大“微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度之外,加强思政教育。第四,加强师资力量的微平台的培训等。高校通过多途径、多角度扩展“微媒体传播”范围,对学生开展全方面、多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

3.3 提高“微媒体文化传播”的关注度

首先,高校在“微媒体文化传播”的栏目设置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板块,实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10]其次,加强微平台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吸引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进微平台建设中。微平台的传播内容尽量做到短小精悍,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加强思政教育的思考和学习。再次,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后,提高“微媒体传播”的文化内涵,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对“微媒体文化传播”的关注度。

4 结 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媒体行业的更新突破,微媒体可以借助音频、视频、动漫和文字等使其要展示的形式更加新颖丰富,内容也更加充实。因其多样性和形象性,微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媒体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主流,在新科技中不断发展壮大,高校也将迎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纪元。总体而言,随着微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借助微媒体传播平台,摒除高校思政教育的弊端,充分发挥“微媒体”平台的优势,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学生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发挥微媒体传播平台的正确舆论导向。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