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策略

2021-12-05

畜禽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牛舍牛群病牛

苟 源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0 引言

牛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宿主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及病原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综合症。牛只患病后饲料转化率降低、增重减少、肉质下降,养殖成本增加。牛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常引发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因而,需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发生原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因饲养管理不当所引发牛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为牛只喂食冰冷饮水或饲料,尤其饥渴牛只突然暴饮冷水;圈舍内卫生及通风条件不佳,粪便堆积,冬季取暖措施排烟效果不佳,草料清洁度较差夹杂有杂物、沙石等[1];养殖环境存在气体污染,冬季圈舍有贼风侵袭,舍饲牛放牧时遭暴雨侵袭或对其驱赶、长途运输。

1.2 医疗事故

采用过于粗糙胃管投药,粗暴投药,因胃管刺激引发咽喉炎及出血,严重者可能因将药物投入气管或肺部而引发异物性肺炎。若牛只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也可能因误咽异物入肺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2]。

1.3 防御能力差

老牛及犊牛机体防卫功能较差,常因不利因素刺激而引发患病。

1.4 自然因素

气候骤变、寒流侵袭及暴风骤雨等常引发牛只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1.5 继发病

牛肺丝虫病、恶性卡塔热等寄生虫病或传染病也可能继发牛呼吸系统疾病。

2 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治疗措施

2.1 感冒

牛感冒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牛只,流行于一年四季,但是在早春及晚秋时节、幼龄牛发病概率较高。

2.1.1 临床症状

牛只患病后,表现为不均匀高热、鼻端及耳尖温度较低,精神萎靡,食欲不佳,结膜肿胀,流泪不止,频繁咳嗽,鼻塞严重;发病初期鼻液成浆液状,随着病情发展转变为黏液状。呼吸急促,若病牛同时患有支气管炎,其心跳加速,可见湿性或干性嗳音。通常3~5 d病情逐渐好转,若未有效治疗,病牛可继发支气管肺炎。

2.1.2 治疗措施

1)中医治疗。将25 g苍术,20 g桂枝、茯苓、甘草及连翘,15 g桔梗、麻黄、黄芩、陈皮及杏仁,10 g细辛粉碎后温水灌服,1次/d。

2)西医治疗。为病牛肌肉注射10 mL 30%安乃近,10 mL复方氨基比林、10 mL柴胡注射液,10 000 IU/(kg体重)青霉素,2次/d,连续用药3 d。

2.2 支气管炎

2.2.1 临床症状

支气管炎多发于春季早晚。原发性支气管炎主要因刺激性气体刺激或因受寒而引发,继发性支气管炎则多因寄生虫病、巴氏杆菌病或流行性感冒而引发。病牛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病初期成干性短咳,随着病情发展转变为湿性咳嗽,鼻液排泄量明显增多,同时病牛存在高热症状。

2.2.2 治疗措施

为病牛服用10 g氯化铵,1次/d;或向其气管内猪注入10 mL 5%的薄荷脑石蜡油,每2 d 1次,连续4次。

3 综合预防措施

3.1 坚持自繁自养

在养牛过程中,需严格坚持自繁自养管理方式,避免从外地盲目引进犊牛,以降低因引入犊牛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牛呼吸系统疾病多因致病菌感染而引发,拒绝引入犊牛可避免外界病原菌入侵,降低本地犊牛呼吸系统疾病发生风险。若确需从外地引入犊牛,养殖户首先需深入调查引入地牛只具体状况,明确引进牛只有无携带病菌,同时需全方位掌握牛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知识,具备科学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为牛群安全奠定基础[3]。另外,在犊牛运输过程中还需强化管理,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运输过程中牛群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合理控制温度及适度,防止运输过程中牛只感染疫病。待引入犊牛后,严禁对其立即混群饲养,而需对其隔离观察,3个月后确保引入犊牛无任何疫病方可混入牛群饲养,这样可降低引入犊牛所引发各种疫病发生概率。

3.2 强化疫病监测

引入犊牛后在对其隔离饲养时,需随时监测犊牛具体健康状况,以及时发现犊牛异常状况[4]。若犊牛出现轻微咳嗽等症状,需高度重视,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合质量效果对用药剂量增加或减少,以提升治疗的效果。

3.3 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

牛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较强,因而养殖户不得随意食用病死牛肉或对其进行处理,需要及时报兽医站,认真分析病牛临床症状及发病原因,明确其疫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在兽医工作人员监督下严格焚烧或深埋病牛尸体,实现无害化处理,通过传染源的彻底消灭尽可能降低牛呼吸系统疾病传播概率。处理病牛尸体后,还需落实牛舍内卫生清理工作,通过彻底消毒将可能残留的致病菌消灭,避免健康牛群遭到感染[5]。

3.4 改善饲养条件

在日常养殖中,养殖户须不断优化饲养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不断调整并优化细节,改善牛舍环境,及时有效处理粪便,定期检查供水设备,保证其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在养殖场内配备信息化监控设备,以随时掌握牛群具体状况,明确其日常行为及饮食情况,严格落实相关检查及调整工作,若牛群存在异常,需及时处理。

3.5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结合疫病种类、流行特点、牛只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免疫程序,结合监测结果对免疫程序及时调整。根据牛场疾病危害程序明确可能发生疾病,并确定疫苗种类、接种剂量及接种时间。

3.6 提升营养水平

为牛群提供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以提升其机体抗病力,在气候骤变、犊牛断奶、转群时可将VC或电解多维添加至饮水及饲料中[6]。定期对料槽清理,避免因底部长期积聚饲料而引发发霉变质。

4 结语

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会对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因而需对此病强化重视。在具体养殖中,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强化饲养及管理,坚持自繁自养方式,严格把控牛舍卫生,做好牛舍清洁工作,及时治疗牛病,对病死牛落实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牛舍牛群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晚秋
与牛共眠
基于PLC的牛舍无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肉牛舍的环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