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的防控

2021-12-05吴文萍陈韬凝袁宁秋

畜禽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存活野猪猪瘟

吴文萍,陈韬凝,袁宁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1 非洲猪瘟概述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传染源是病猪或带毒猪,通过钝缘蜱以及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家猪或野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死亡率可高达100%,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

目前还没有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无法对易感动物实行有效的保护,所以防治ASF的重点为消灭传染源以及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早期确诊,对确诊动物进行扑杀并对疫点、疫区等施行严格的封锁隔离措施。面对ASF对中国养猪业的严重威胁,养猪场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2 非洲猪瘟传播特点

2.1 非洲猪瘟病毒

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二十面体对称的双链DNA病毒,可以侵害猪的巨噬细胞[1]。它主要在细胞质中复制,与痘病毒有相似的复制周期和基因组结构。然而,在形态上,其二十面体不同于痘病毒,基因组测序表明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2]。

在中国流行的是ASFV基因Ⅱ型毒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且在环境中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该病毒可以长期存在,并且在pH为4~10的环境中仍具有传染性,若使其灭活,需要在56℃下处理70 min或在60℃下处理20 min。该病毒在4℃的血液中可以存活超过1年,在猪粪中可以存活11 d,在野猪的尸体中可以存活长达1年,经过腌制、熏制等加工处理,或在未煮熟或冷冻的猪肉中,仍然可以长期生存(数月甚至数年),并可随着猪肉产品的流通而传播[3]。

2.2 传播方式及在我国传播的原因

ASFV的传播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如它在未煮熟的猪肉产品中可以长期存在,这些猪肉产品可能通过泔水喂给猪;它可在野猪体内存活,形成家猪-野猪循环。在一些地区,除了在动物之间直接传播之外,病毒还可以通过软蜱传播[4]。

在我国,非洲猪瘟的暴发主要是由于感染猪的调运以及泔水猪的泛滥,其次,补偿措施不完善以及猪肉流通环节有监管漏洞等原因致使部分不法商贩私运、私贩问题猪导致病毒被携带和进一步流通,另外,饲料中添加可疑血粉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尽管在中国暴发的主要是养殖猪疫情,但由于中国野猪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因此从野猪通过软蜱等向养殖猪传播ASFV的潜在风险仍然很高。野猪作为自然宿主,一旦介入感染周期链,很可能形成自然流行病,这将大大增加控制难度,不利于根除ASF[5]。

3 防控

3.1 把握好“大门关”,严禁ASFV的进入

严格规范疫区种猪、精液等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运输;严禁疫区内的猪肉制品,特别是生肉进入猪场;进出猪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加强管理和消毒措施,严禁无关的人员及其车辆进入。

3.2 切断可能的传播途径

消灭钝缘蜱、鼠类和蚊虫等传播媒介,定期对猪的体表和周围环境进行驱虫;不饲喂泔水及以猪为原料的饲料衍生制品,特别是以猪血为原料的衍生产品,如饲料中禁止添加血粉等;防止猪的饮水水源污染;建立有效的清洗消毒措施,同时死猪的尸体以及粪便一定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发现可疑猪只要立即按规定进行扑杀与处理[6]。

3.3 加强检疫

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和生猪、猪肉制品的调运监管,不得从高风险区调运生猪及产品;对生猪贩运人员进行必要的备案和培训,务必做好对人和车辆的消毒工作,并加强对防范ASF的宣传工作;加强屠宰检疫,并对生猪交易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加强国境、机场和码头等的检疫,严禁从具有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或地区进口或携带生猪及其产品[7]。

3.4 提升猪群的免疫力

做好猪场的饲养管理,注意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特别是提高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以达到猪体自身可以抵抗ASFV的侵袭的目的;霉变饲料产生的霉菌毒素会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其免疫受到抑制,致使猪群更容易感染ASFV,所以养猪场要格外重视预防饲料的霉变[7]。

4 结语

因非洲猪瘟的暴发,我国采用扑杀的方式阻止疫病的传播,猪肉制品已经无法出口,只能内销,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重创,同时也直接导致了世界猪价的上涨。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对世界而言是一个迫切需求。2020年WU等人研究获得的基因缺失疫苗——中国HLJ/-18-7GD,其转化为强毒株的风险比较低,并且在抵抗致命的ASFV攻击时可以为猪提供全面的保护[8]。HLJ/-18-7GD是针对ASFV的比较安全、有效的疫苗,并且其作为我国目前最有希望的疫苗候选株,有望在控制ASFV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确定感染ASF时宿主保护性反应的确切机制,以及还未鉴定出保护性抗原,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疫苗的开发[9]。总之,在ASFV疫苗的研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现阶段,了解ASFV的传播特点并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控ASF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存活野猪猪瘟
萌萌的小野猪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智慧的野猪
多国发生猪瘟
脱水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