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畜产品监管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1-12-05任羽羽

畜禽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畜产品无害化养殖户

任羽羽

(贵州省江口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 江口 554400)

0 引言

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公众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日益关注,特别是“红心蛋”“瘦肉精”“问题奶”等事件的不断曝光,在给畜牧养殖产业造成严重打击的同时,也为基层畜产品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基层畜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层畜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1.1 机构、队伍建设不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但是由于基层办公条件、人员配置、编制设置等条件有限,导致部分地方在实际施行中有所欠缺。有些地区只挂有牌子,却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有些地区虽然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但是经费、人员严重不足;有些地区监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混为一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职能划分不明确。上述种种问题,导致畜产品监管无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

1.2 监管部门间协作不够密切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虽然各个部门能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责工作,但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还不够密切,尚不能做到无缝配合,致使联合监管的力度薄弱,尤其是在需要几个部门交叉管理的情况下,整合力不强,容易出现漏洞和盲区。

1.3 监管成本高

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依旧以分散养殖为主,集约化程度低,导致监管成本高,定期全面检测实施难度大,可操作性相对较低,只能通过宣传培训、抽检的方式,对畜牧养殖者加以监管。

1.4 无害化处理举措落实不到位

我国出台了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但是涉及范围极为有限,只针对生猪无害化处理,而且补贴力度也极为有限,补贴标准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的主动性相对较低。养殖户为了弥补病死动物养殖损失,会将病死动物低价销售或加工处理,使其流入销售市场,从而给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风险。

2 基础畜产品监管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完善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饲养阶段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所以畜产品安全监管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要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专人负责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检测技术,丰富检测手段,增加检测资金,形成终端检测与出场检测、批次检测相结合的检测体系。

2.2 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

必须根据《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加快推进畜牧养殖方式转变,依照地区具体特色,大力推广规模适度的的标准化养殖。畜牧养殖中产生的污水、粪便,可以通过制作沼气的形式加以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3 强化基层监管职能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必须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养殖户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专门的档案,施行档案化管理。同时,对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加强监管,切实做好动物疫病可追溯及动物标识工作,要求养殖户规范填写养殖档案,详细记载养殖场生产、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消毒、免疫、无害化处理等记录。另外,畜禽定点屠宰场必须严格按照定点屠宰规定,驻场官方兽医必须对入场动物和出场动物产品严格检疫检验,检疫合格才可发放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时监督屠宰企业做好动物产品流向登记。一旦出现有质量问题的畜产品,可以通过查票溯源,查看畜禽生长及检疫情况,并以此依据追究相关人员及部门责任。

2.4 增加政府经费投入

政府要对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测试剂、检验设备、基础设施、通讯交通、取证调查等工作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依法对畜产品开展质量检测,切实提高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此外,政府必须以对无害化处理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扩大无害化处理的补贴范围,提高无害化处理的补贴标准,以此来调动养殖户参与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必须积极引导社会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参与到无害化处理工作中,通过合同的形式,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责任加以明确,建立完善的无害化处理机制,只有这样,从源头避免病死动物及其制品流入市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2.5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要想切实做好畜产品监督工作,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对流通环节加强监督,要做到有出必检,实现检疫率100%。在检疫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肉制品,要立即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出售、贩运问题肉质品的商户或个人进行相应处罚。除此之外,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必须督促屠宰场或养殖场按照5%的比例,抽样检测再屠宰或出栏生猪体内是否含有瘦肉精、违规兽药等残留成分,一旦发现待屠宰或出栏生猪体内含有兽药残留、瘦肉精等违规成分,要禁止其上市销售,并按照《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2.6 建立网络化监管平台

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农贸市场、屠宰场、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建立电子监控,对其进栏出栏、饲养配置、兽医使用、饲养管理、免疫注射、加工销售、营销贩卖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其中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监管,减少畜产品监管漏洞,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3 结语

基层畜产品监管工作对于抑制畜禽疫病传播,提高畜产品品质,保障畜产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基层畜产品监管工作加强重视,通过完善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强化基层监管职能、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建立网络化监管平台等举措,切实提高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猜你喜欢

畜产品无害化养殖户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措施
汉源山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2.18 农民日报)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四川大中城市8月中旬畜产品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