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难点及主要防控措施分析

2021-12-05姚柳钻

畜禽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猪群猪瘟疫病

姚柳钻

(广州市增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增江分所,广东 广州 511300)

0 引言

非洲猪瘟在我国动物疫病类被列为一类。自2018年8月第一起病例起,全国非洲猪瘟病例在持续扩散,疫情数在不断升高,直接影响着各地猪肉价格。由于目前非洲猪瘟还没有特效药以及疫苗预防,在疫情防控方面还是以排查、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但是由于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多样化、饲养基数大、防控意识薄弱以及基层防控力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洲猪瘟的防控难点。因此,加强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措施分析对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非洲猪瘟的影响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的传染病,发病过程短、传播速度快、死亡率极高,随着非洲猪瘟疫病的发生,导致市场出现严重供应不足问题,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受非洲猪瘟长期性和持续性特点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影响时间较长,不利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中,涉及到疾病的诊断、防控等工作,内容较多,导致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在非洲猪瘟传播速度较快的情况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控工作的难度。

2 非洲猪瘟的防控难点

2.1 病毒传染途径多样化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具有多样化,主要有接触性传播、空气传播以及血液传播等,其中以接触性传播为主。在接触性传播中,以车辆运输、饲养工具、饲养人员衣物、剩菜、饮用水等,与患病猪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都有可能传播,而在生猪饲养过程中,对这些难以做到精确控制,也无法有效追踪传染源和传播渠道。此外,通过蚊虫叮咬的血液传播也存在较高的传播风险。因此,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2.2养殖户饲养基数大

通常情况下,养殖户为提升养殖效益,并未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导致饲养基数大,降低养殖环境质量,进而增加疫病感染概率。而非洲猪瘟一般有3~15 d的潜伏期,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很难发现,在饲养基数过大的情况下,疫病会迅速蔓延整个养殖场,疫病防控难度大。此外,患病猪的排泄物也会携带病菌,增加疫病的防控难度。

2.3 疫病防控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养殖户并未进行过专业培训,对疫病的防控意识比较淡薄,会相应增加疫病防控工作难度。①疫病检测不及时。许多养殖场并未对猪群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导致不能及时掌握猪群健康情况,为疫病防控增加了难度。②消毒工作不科学。养殖户在进行消毒工作时,没有严格消毒过程,缺乏科学性,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③养殖场设施布局不科学。在养殖场建设时并未经过严格的审批,在设施布局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在设备设施比较简陋的养殖场,猪群感染疫病的概率很高。最后,防疫意识不到位。在发生疫情后,很多养殖户并未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并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及上报给当地防疫检疫部门,扩大了猪群感染面积。

2.4 基层防控力量不足

从当前我国基层防疫检疫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专业型人才较少的特点。以某区为例,从事检疫的人员低于70%,从业时间也较短。具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也较少,且人员老化现象严重,很多非专业的人员占用专业人员的编制,在疫病检疫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疫病防控难度大。

3 主要防控措施

3.1 严格监控疫源及疫区

对疫源及疫区,除采取有效防疫措施管控外,还应对养殖场实现动态化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病例出现,应对该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杀和无害化处理。对故意隐瞒或拒不配合造成疫情扩散的行为,应严格处罚。

3.2 科学饲养,净化环境

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猪群的生存环境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猪群的健康。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和建设,进行科学饲养。首先,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及时清理排泄物,并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养殖场内干净整洁,避免重复感染。其次,完善消毒制度。养殖人员在进入养殖区域之前,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并穿戴消毒防护服,严格禁止外来人员及动物进入养殖区,降低疫病传播概率。最后,科学布局和建设养殖场。完善养殖场设施,定时通风,保持养殖场内光照充足,确保养殖区温湿度适宜,提高猪群生存环境质量,降低疫病发生率。 此外,还应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分析和整理猪群的进食、运动和睡觉等情况,通过分析能够及时掌握猪群健康情况,观察猪群是否出现疫病,如有发生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病的大面积传染。

3.3 加强防疫宣传

由于目前在非洲猪瘟的治疗中尚未有特效药,主要还是以防控为主。而在非洲猪瘟疫病防控中,应做好养殖户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同时还应加大防疫宣传力度,加强社会群体对非洲猪瘟的了解认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营造一个“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一旦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病例,要及时上报,有效控制疫病传播。此外,还应做好疫病的排查工作,建设非洲猪瘟防控平台,完善生猪养殖的信息档案,实现疫情防控的信息化管理。

3.4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非洲猪瘟由于传播途径多样化和流通渠道控制难度大,增加了其防控难度,常规的防疫办法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以有效提高防控效果。首先,各地应建立应急小组,完善疫情应急机制,做好突发疫情的防控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疫情,应及时上报,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做好相关处理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其次,对养殖区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惩罚不及时上报和处理疫情的情况,减少疫情蔓延。最后,完善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通过建设信息化防控平台,加强各相关部门和系统间的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强化联防联控。此外,还应完善防疫检疫部门人员的配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在统一部署下明确分工,提高联防联控的高效性。

4 结语

我国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方面还存在较大压力和难度,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一旦做不到位,都可能再次引发疫情的暴发,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经济发展都存在很大影响。因此,在有效疫苗出来之前,应采取严格监控疫源及疫区、科学饲养、加强防疫宣传以及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等措施,从根本上加强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提高整体的防控水平,降低非洲猪瘟所带来的影响。

猜你喜欢

猪群猪瘟疫病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