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础兽医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2021-12-05徐吉荣

畜禽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基础

徐吉荣

(泰安市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基础兽医实验室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实验室,具体工作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验目标,可以安全正确地诊断、检测、监控、分析动物疫病,通过合理的设计,配备必要的设备,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控制和研究动物流行病,并且需要严格遵守检测制度和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自2010年以来,由于国家动物疾病控制方案的持续深入落实,在省、市和区各级的相关动物疫病控制部门与动物相关企业的兽医实验室的发展十分迅猛[1]。然而,由于缺乏对兽医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运营特点的认识不够透彻与全面,基础兽医实验室的运营与管理存在着严重问题,存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所以相关兽医实验室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刻不容缓。确保兽医实验室,特别是基础兽医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和有效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2]。

1 我国基础兽医实验室运行发展现状

在当前阶段,中国基础兽医实验室因设计人员、建设人员、使用人员、管理人员的配合不够密切,导致其基础设施、结构、运营管理水平之间大相径庭,没有统一的模式或者方法。自2003年以来,农业部增加了对基础兽医实验室的投资[3],如动物流行病监测站和边境动物流行病监测站的数量大大增加。然而,受限于工作人员短缺和实验室条件有限,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兽医实验室购买的检测设备没有空间放置,或者放置好之后没有相关人员进行使用和管理。而且有时受限于当地财政拨款不足,难以补充相关试剂等实验室消耗品,无法淘汰过时设备,无法购买功能更为全面的设备,这些情况造成了只能勉强维持运转基础兽医实验室,甚至部分实验室已经关停,只是保留了个名称,实际上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曾经金萍[4]等对36个市、县级兽医实验室的运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结论,仅有61.5%的地(市)、县级实验室能够达到相关考核标准的要求,其中县级兽医实验室的情况更不理想,通过率仅为45%。

2 我国对基础兽医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鉴于基础兽医实验室具有数量多、范围广、检测活动多样性、建设和运营目的都不相同的特点,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定来规范基础兽医实验室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但是,农业部明确指出,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也就是基础兽医实验室,不能对高致病性的动物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同时其如需进行改建、扩建、新建、移址都需要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并获得批准才能进行。这些具体规则的制定使基础兽医实验室的使用、运营和管理更加规范化。

3 基础兽医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思考

3.1 引入风险管理理念

在进行相关实验室活动之前,必须查明和评估与所研究的病原体、准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拥有感染性的材料有可能存在的危害[5]。在实验活动的所有阶段,都需要进行全面仔细的风险评估,并且与实验活动有关的实验步骤都要纳入评估范围中,识别出可能发生病原微生物泄露的环节,及其发生泄露可能性的大小。如果是在检测诸如口蹄疫或猪瘟等常见动物疾病且不可传染给人类的样本时,防护的方向应侧重于如何防止实验室病原体的泄露和污染环境。

除此以外,还需要结合风险评估措施所得到的结果,确定实验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风险以及是否可以排除风险。如果确定了实验过程中存在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且又无法对其进行排除时,首先需要明确这一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否在标准要求的可接受范围之内,该实验所涉及的这一风险是否可以在这一级的兽医实验室进行,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需要制定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风险应对计划,其中包括管理控制、步骤控制、设备控制、环境控制和个人防护装备配置。并且需要如实地将风险评估的相关信息,例如风险发生的地方、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管理者、主管机构进行详细的沟通与交流,并将已经制定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讨论。随后的实验室工作中,也需要实时评估实验室的防护是否能够满足查明风险的要求。

3.2 规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活动

收集和处理样品是病原体、未知风险因素、弱势群体或传播途径比较多的一个关键步骤。一些动物,特别是人兽共患疾病潜伏期的动物,具有很高的排毒能力,所以其感染能力非常强,与其接触时稍有疏漏就非常有可能被感染。20世纪中期,Sulkin和Pike公布的传染病实验室调查显示,在调查过程中有233人感染了病毒,其中至少有30%涉及对感染性动物组织样本的不当或疏忽处理。2007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组织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领域的专家,研究了近1 000份相关的研究资料,并系统地统计了在国内和国外实验室145起各种感染病例,其中,在细菌和病毒实验室发生86起意外感染,在样品处理环节感染的病例达到了总感染病例的44.2%,为38例。在国内外,通过收集和处理样品也发生类似意外感染事件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因此,在进行样品的收集和处理时,应制定详细的取样方案,包括取样目标、相关动物品种、样品种类和数量。在适当考虑到取样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储存和运输这些物品。

3.3 做好个人防护

个人保护是指实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佩戴防护物品以免受生物、化学或物理危害的保护。基础兽医实验室提供个人保护的主要途径是避免接触传染病或病原体从而防止意外感染。由于兽医实验室主要处理的样品是动物血清、血液、病体或组织样本,在处理或实验使用样品时,有极大地可能性会发生泼洒,从而增加了与实验人员接触的风险,而实验室相关物理防护设备的保护程度是有限的,例如通风橱中就有可能没有完全排出有害气体,从而逸散在实验室室内环境。实验室的运营管理是多个对象、多个环节共同进行的系统工程。在每日的日常运行中极大可能会出现一些泄漏事故。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实验室人员一定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的个人防护。

猜你喜欢

兽医实验室基础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兽医改行搞发明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兽医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