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企业“2+1”高职生定向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05林景东

铁道运营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校企铁路

林景东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人事部,高级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9)

“2+1”高职生,即学制为三年,在校期间2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1年按用人企业要求接受岗位培养的高职生。如何加强对他们定向培养使其尽快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技能人才,是全国铁路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结合南宁局集团公司为此进行的探索,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2+1”高职生定向培养意义,提出做好此项工作的意见建议,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有关部门和同仁集思广益,共同推动“2+1”高职生定向培养取得预期成效。

1 “2+1”高职生定向培养的意义

思想认识正确,行动才会自觉。从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和铁路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实践看,实施“2+1”高职生定向培养(以下正文中简称“2+1”培养)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接收大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铁路企业每年接收的大学生中高职生占比高达80%左右,是企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实施“2+1”培养,彰显了铁路企业抓早抓好技能人才培养战略思维,实践也充分证明企业提前介入到大学生的早期培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接收高职生技能水平,促进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性调整。

1.2 有助于高职生快速成长为企业所需人才实施“2+1”培养,促使高职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拟任岗位的资格性培训、跟班学习等,同时取得拟从事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入职时就可以直接上岗,为企业发展提供现实人才支撑。

1.3 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更深层次发展“2+1”培养能推进铁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定向融合,促进铁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深度对接铁路岗位需求,对学校的专业开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建立企业人才培养长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 “2+1”高职生定向培养的实践

2020年,南宁局集团公司在全国铁路中率先探索“2+1”培养模式,将招聘的2021年毕业生全员进行培养,涉及824人、18所高职院校、16个工种,培训课时高达10 607个学时,其中理论4 933学时、实作5 618学时,实现高职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大幅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2.1 构建校企合作体系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体系。一是校企高度重视培养工作。校企负责人牵头成立“2+1”培养工作协调组,双方相互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研究教学安排、安全责任和劳动保护等,克服人员散、工种多、管理难、无经验借鉴等诸多困难,顺利推进“2+1”培养工作。二是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南宁局集团公司组织职教、人事、劳卫、专业部室成立“2+1”培养工作组,明确安全责任、教学安排、技能鉴定和日常管理等重点工作分工;学校组织教务、二级学院负责人成立“2+1”培养工作组,校企工作组每月召开协调会,协调解决校企双方在理论教学、现场实训等方面存在问题,交流企业最新要求,让高职生培养方向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同时,企业与学校建立专业委员会,定期从专业发展角度、人才培养规划方面开展研究,从源头上保证铁路企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相匹配。三是建立教学管理机制。由南宁局集团公司业务部门组建7个教学管理小组,负责审核本专业岗位教学计划是否符合规定,教学内容是否与岗位符合;组建3个学员督导小组,对教学组织实施、教师授课、日常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培养质量。安排专人驻校跟踪教学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和教学秩序等过程,形成严密的教学管理体系,从源头上保障高职生的培训质量。

2.2 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夯实理论基础南宁局集团公司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学校共同建立“2+1”培养体系,确保高职生入职后能够满足企业需求。一是坚持三个“相一致”原则。围绕能力提升和岗位标准,按照专业提高培训、岗前资格性培训、独立上岗前培训步骤,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作为出发点编制理论教学计划,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做到工作岗位与学习情境相一致、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相一致、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相一致,同时,还把铁路企业安全纳入到核心课程,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思维,深刻认识铁路企业始终坚守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的重要性。二是形成培训内容互认机制。南宁局集团公司根据每个岗位培训标准,设定培训模块、培训内容和培训课时,学校全面负责教学组织实施,设计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高职生在校前2年理论学习情况,适当缩减理论学习时间和内容,形成了“内容互认、成果互认”学习融合机制。三是形成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培训前,校企联合制定培训方案,保证各专业工种培训符合铁路企业规定;培训中,通过教学管理小组和学员管理督导小组,进行教学质量的把控和高职生的管理,确保培训的效果与质量达到要求;培训结束,由校企组建考核小组,按照岗位标准逐一开展验收。上述措施保证了高职生理论培训安全考试通过率达100%,理论考试通过率达100%。

2.3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训锻炼一是建设实训基地。围绕共建师资队伍、共育专业人才、联合专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要求,校企共建职工培训基地,有力推进校企合作及产研用一体化进程,形成岗位资格性培训、适应性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实训项目的大基地。二是实践教学紧贴现场需求。本着“现场用什么、学校培什么”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高职生到企业相应岗位跟班学习。同时,组织安排160多名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工作,促使“2”和“1”之间更好衔接,形成“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技能大师与校内名师双导师协同指导、企业员工与学校学生双角色融合”的“三协同”模式。三是不断提高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2+1”培养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校组织20多名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掌握企业的作业标准、作业流程、安全生产的必备知识,以及更新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并融入到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现场实际。四是科学安排“1”阶段课程。在大三第一个学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考前培训、岗前资格性安全、部分理论培训等课程,在第二个学期安排大量实作培训、跟班学习,让高职生提前接触工作岗位。在实施“2+1”培养过程中,形成一批优秀教学课程,比如校企联合编写铁道车辆、铁道信号、铁道工程等系列实验实训项目标准化指导书,出版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轨道构造、工程测量基础等项目化培训教学用书,以及劳动安全、机械基础知识、线路工基础知识等课件。

3 深化“2+1”高职生定向培养的思考

南宁局集团公司通过“2+1”高职生定向培养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高职生企业认可度明显提升。通过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等铁路的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学课程,切实从思想上提升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二是高职生实践技能明显提升。在“1”培养的阶段,企业为学生提供现场跟班学习机会,大幅缩短新职工的适应期。三是高职生培养精准度明显提升。高职生在毕业学年就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明确从事工作岗位,在“1”阶段的教学采取与职工企业相同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满足岗位要求。

“2+1”高职生定向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学计划研究有待加强。校企联合制定教学计划时结合高职生前2年教学内容不够充分,部分专业“1”阶段存在理论课程重复教学现象。二是现场教学与现场需要还有差距。少部分工种首次技能鉴定通过率较低,暴露出高职生现场教学与企业现场需要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三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短板。学校教师缺乏在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企业兼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多等情况仍然存在。四是现场跟班环节还需要补强。企业组织高职生到现场跟班时间不充裕。下一步,校企双方围绕“2+1”高职生定向培养还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共同推动此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3.1 进一步把握“2+1”培养的基本内涵一是提高对“2+1”培养工作思想认识。“2+1”培养模式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社会认可度较高,要正确认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让高职生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有利于成才,有利于就业,安心投入到“1”阶段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同时,还要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来对待,为企业的长足发展考虑。二是抓好产教融合大趋势的发展。“2+1”培养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校企双方要始终坚持把“2+1”培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高职生培养的主要模式,让学校教育更加接近企业的实际需求,使教学与工作岗位需要相结合,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3.2 进一步加强“2+1”培养体系的建设一是突出专业委员会功能。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用人需求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环节。学校要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搭建“2年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的体系,真正满足“1”的内在要求,将高职生第三学年真正按照岗位要求来培养,同时,把铁路企业安全案例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体系,让高职生了解铁路企业安全面临的形势任务,增强对安全的敬畏感。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资是实施“2+1”培养质量的保证,通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专兼职教师明确自己在“2+1”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力度。组织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引导企业能工巧匠、业务骨干到学校兼职,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三是强化校企资源整合。依托学校完善的实验实训设施,以满足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训需要为原则,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建设系列化、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基地,在学校能够培养的专业岗位技能,以学校为主,需要安排到企业的,以企业为主,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职生专业能力培养长效机制。

3.3 进一步明确“2+1”定向培养目标任务一是明确学习重点。高职生要认识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三年学习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在校理论知识学习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从事工作岗位技能。在实作培训期间,要勤于思考,找规律,找办法,找技巧,逐步培养自己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二是推进“1+X”证书制度落实。引导高职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铁路企业所接收的毕业生职业本领。三是加强铁路企业文化教育。组织全国劳模、铁路工匠、宁铁优秀专业人才等到学校开展形势和政策宣讲,增强对铁路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一线培养人才、人才来源一线”导向,加快从学生到职工身份的转变。

4 结束语

通过实施“2+1”培养,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的早期培养,不断提高企业新入职高职生技能水平。针对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校企“2+1”培养体系也需要不断的优化,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高职生校企铁路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