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探析

2021-12-04邹祎祎

理论观察 2021年7期
关键词:内涵价值

邹祎祎

关键词:红岩精神;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7 — 0019 — 03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独特内涵是鼓舞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一、红岩精神的产生

红岩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产物,是共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结晶。红岩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环境,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特殊斗争密切相关。

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成立,设在机房街70号,周恩来任书记,董必武、叶剑英等为常委。1939年5月,日机轰炸导致办事处被毁。南方局办事处大部分同志迁往重庆城郊的大有农场,散住在农场工人宿舍和堆放柴草杂物的茅草房里。农场主人饶国模女士开明进步,将农场土地让给办事处建房。此后,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全部迁此办公,并将门牌编号编为红岩嘴13号。1948年4月,300余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被国民党特务关押在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在白公馆监狱中存在着一个党的秘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用秘密方法与其他党员相互联系、交换意见,对党的建设问题开展了多次深入讨论和经验总结。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内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进行残忍的大屠杀。重庆解放后,逃出监狱的共产党员罗广斌将狱中同志们针对党组织和革命工作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完成了《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提交给了当时的中共重庆市委。报告的最后一章是狱中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向党总结出的八条意见:“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2〕这些意见被称为“狱中八条”。1985年10月14日,邓颖超重返红岩,写下“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的题词,红岩精神以此得名。

二、红岩精神的内涵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革命精神,展现出鲜明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一是崇高的思想境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红岩精神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中共南方局的革命情怀和革命信仰。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进行大规模屠杀。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的何雪松,在看到身边的难友倒在血泊中,看到敌人嚣张的枪口狂喷着火舌时,强撑已经负伤的身体挡住敌人屠杀的枪口,试图给其他难友创造生的机会。最终,一个甘愿用自己的生命争取难友生存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倒下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许多的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义无反顾地参与国统区凶险的政治斗争。他们在面对敌人残忍的捕杀时也毫不畏惧,积极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用舍身取义的精神担负起民族的使命,展现出中共南方局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南方局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身处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保持着革命必胜的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周恩来鼓励坚守重庆的南方局人员只要坚守信念,不顾艰难向前奋斗,在黑暗中显示英勇卓绝的战斗精神,胜利终会到来。被关押在渣宰洞、白公馆的革命先烈们,在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时,始终严守党的秘密。“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3〕江竹筠在面对敌人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时,仍然宁死不屈,勇于为革命献身。“正是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党员和革命志士才能在特殊环境中经受住金钱美色的诱惑,经受住生与死的严峻考验。”〔4〕可见,中共南方局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指引着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走向革命的胜利。

三是巨大的人格力量。“红岩精神所展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道德、人品和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干部应具备无私奉献、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等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5〕周恩来在45岁生日那天,没有参加中共南方局同事为他准备的祝贺活动,而是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回顾反思自我,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并在此后始终以《我的修养要则》来严格要求自己,与当时国民党高官追求奢靡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中共南方局共产党人展现出的巨大人格力量,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争取到了更多的中间势力和爱国志士。从而扩大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四是浩然的革命正气。1946年初,盛超群在万县发行的《春秋新闻》刊登了《国民党党员守则——贪污守则》,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贪官污吏的种种丑闻。万县当局勒令《春秋新闻》停刊,并对盛超群进行严密监视。盛超群到了重庆后,在重庆汉宫茶园举行记者招待会,控诉万县专员曾德威、警察局长艾兴权等在万县胡作非为,以及自己因揭露他们的罪恶而遭受的迫害。盛超群回到万县被捕后受尽酷刑,编造假口供戏弄特务头子徐远举。在1949年的大屠杀中,徐远举点名将盛超群作为“共党要犯”杀害于中美合作所的电台岚垭。可见,中共南方局共产党人在经历严峻考验时始终“同流不合污”,抵制各種威逼利诱,勇于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行为。中共南方局共产党人展现出的坚持操守、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彻底的革命精神,深深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新时代的共产党人。

三、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关心红岩基地的发展和建设。先后有二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红岩视察,并对红岩精神予以高度评价。探析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将其内涵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红岩精神是坚定当代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动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6〕当代共产党员应贯彻学习红岩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参与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培训班、党支部会议、党报党刊等各类教育活动,充分领会红岩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把红岩精神作为支撑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动力。共产党员要在学习红岩精神中感受历史背景,从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和前行的动力,领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广大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才能在面对种种诱惑时保持坚定的信念,才会有自觉无畏的奉献行为,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不忘初心,努力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

红岩精神是加强当代党员党性修养,优化党的整体作风建设的范本。中共南方局的共产党人在面临着生死、信念、意志等各种严峻考验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和崇高的党性修养并坚定执行党的路线。红岩精神蕴含着党在政治思想、理想信念、组织纪律、作风意识等方面的先进性,深刻烙印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行动中,为当今时代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教育提供了条件。对于当代共产党员而言,学习红岩精神可以深刻体会先辈们自我革命、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红岩精神的自省作用;对于党的建设而言,弘扬红岩精神,能够优化党的整体作风建设,帮助党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为党的建设关键环节提供坚实底气。全党全国要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红岩精神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新思路。红色旅游资源是紅色教育的生动教材,是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近年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地掀起红色文化旅游的热潮。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1.35万亿元;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直接就业130.6万人,间接就业510万人。在当代弘扬红岩精神,以红岩旅游为基点,地方政府和景区共同开辟红岩旅游精品路线、拓宽服务平台,有助于促进周边各景区协调发展,扩大红岩旅游的影响力。发挥红岩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帮助当地餐饮业、酒店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发展,合力推动景区以及地方经济的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红岩精神助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3%,专家预估2022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将达到5%。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美国达2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也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以红岩精神为核心打造红岩文化品牌,将其业务扩大至旅游服务、文艺演出、剧场经营、影视制作、文创产品、展览设计、物业管理、网络多媒体、教育培训等领域,让红岩文化做到规模化、产业化。将红岩精神与互联网、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探索产业跨界合作,增加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推动文化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繁荣。

红岩精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7〕红岩精神根植于历史传统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在实践中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弘扬红岩精神,深刻把握红岩精神中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融合时代精神,赋予红岩精神以及红岩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传承红岩精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能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还能让红岩精神和传统文化更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建设服务。

红岩精神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红岩精神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国革命文化特点,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提供丰富养分,为我国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新时代弘扬红岩精神,能帮助我们在深刻学习红岩精神中培育文化自信,在传承创新红岩精神中树立文化自信,在弘扬红岩精神中增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自信。红岩精神的弘扬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岩精神是历史和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探析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们仍要积极探索弘扬红岩精神的新路径,让红岩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大放异彩。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

〔2〕厉华.厉华说红岩——解读“狱中八条”〔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4.

〔3〕潘洵,刘志平.红岩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

〔4〕李斌.传承红岩精神 凝聚复兴伟力〔N〕.光明日报,2021-04-07.

〔5〕王炳林.为什么需要需要精神:中共共产党革命精神引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6〕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7〕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8〕习近平.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责任编辑:丁 冬〕

猜你喜欢

内涵价值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一粒米的价值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木木相册
小黑羊的价值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