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磨一剑” 为关键核心技术而磨砺

2021-12-04本刊评论

人民与权力 2021年4期
关键词:卡脖子核心技术科研人员

☉本刊评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 月5 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十年磨一剑”出自唐诗。以今人的视野,我们更能读出这一名句的深刻内涵,并予以新的诠释。什么是“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的内涵,就是忍耐时间之长,忍受钻研之苦,最终实现高远的理想。“十年磨一剑”是默默无闻后的惊艳登场,是不逞一时之勇的亮剑,也是自我激励实现逆袭的出彩。

“十年磨一剑”精神,体现的是对完成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的莫大期待和信心。“十年”漫漫,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一旦上马,注定了不会是一段短途。有些事急不得,要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也许,十年不够,还须更多十年。但只要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在相关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嫦五”带回月壤,“奋斗者”完成万米海试,北斗系统建设迈上新台阶……以中国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中国举国之力奋勇攻关的勇气,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顶端的风景。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一定能做到。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一些环节上明显缺课,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会被人卡脖子,就会在博弈中居于弱势地位,就会影响科研攻关进程。华为手机遭遇的打压,核心因素还是在芯片问题上没有自主能力和话语权。

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横下心、干起来。我们的“救世主”就是自己,唯有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奋勇争先,矢志攻关,“日拱一卒”,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次提及“卡脖子”问题,提出: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这里的“精耕细作”可谓“十年磨一剑”的别样诠释。

“十年磨一剑”精神,时间是重点,“磨”更是重点。“十年磨一剑”不是对时间的白白耗费,而是“只争朝夕”式的拼搏。科研攻关,是重任在肩,是使命感召,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全力以赴。

在何处而“磨”?在基础研究等重要领域而“磨”。

在一些问题上,基础理论研究的掉链子,是被人“卡脖子”的关键原因。梳理人类历史可知,几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是以基础研究的突破为起点的。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围绕基础研究而“磨”,是必有之义。老老实实补课,把最基础的部分掌握好,打好基础,才能逐步进阶。而在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广大科研人员无疑有了目标,有了规划,有了动力。

为何而“磨”?为自主创新而“磨”。创新是科研的生命。自主创新,是我们解决发展路上诸多难题的“法宝”,也是最亮的一把“剑”。

据央视报道,从1983 年“双星定位”理论提出,历经30多年的探索实践,三代北斗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自主创新谈何容易。一路上,北斗团队要攻克的“卡脖子”技术有很多。星载原子钟被形容为导航卫星的“心脏”,然而,北斗工程建设之初,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这项技术,只好从国外引进。但在签署协议时,外方却突然提出交付时间要大幅推迟,指标也不能保证……国产原子钟成功上天,背后是科研人员无数次挑灯夜战、开拓创新、技术攻关的结果。无疑,在更多领域,更多环节,我们依然要拿出闻鸡起舞、接力攻关的精神气,干出个样儿来让别人瞧瞧。

“十年磨一剑”精神,是对浮躁风气、急功近利思想的反对。“十年磨一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局观,要有沉稳干事、科学评价的精神气,要有重视人才、善待人才的气度。

不可否认,在有关领域也出现了浮躁气、功利味。例如,据报道,部分地方出现盲目上马集成电路项目的现象,有的地方芯片项目烂尾。这说明,一些项目的立项、运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不是“十年磨一剑”,这是不作深思熟虑就一哄而上的闹剧,再也不能发生了。

与此同时,应该看到,人才是科研的第一资源,是重中之重。但去年发生的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体离职之事引人忧虑,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一次会议上提及,“一直以来广大科研人员反映,一些支持创新的措施落实不到位,许多不合理的束缚仍然比较多。”用人当尊重人,当为更好地用人出台各种革新、激励政策,为人才松绑,给人才以良好的待遇,这是必须做到位的。这也是鼓励人才埋头苦干,“十年磨一剑”的重要前提。

猜你喜欢

卡脖子核心技术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习近平2022年6月28日在湖北武汉考察时的讲话
本期导读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本期导读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