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家园共育的新思路

2021-12-04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南星渎幼儿园孟之君

家长 2021年32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教师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南星渎幼儿园 孟之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主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其不仅表明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中的重要地位,还为新时期的幼儿园教育和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就新时期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相关阐述,以期能够助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开展。

一、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把幼儿家长“请进”幼儿园,在增进家园联系与家园了解的同时,能够使家长正确认知幼儿园教育,并在构建家园合作的伙伴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不仅能够促成家园教育理念的一致性,还能够形成一个孩子与家长共同受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真正促成幼儿、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融合,达成家园共育的目的,助力幼儿的高质量成长。

二、家园共育的实施策略

(一)尊重幼儿家长,奠定沟通基础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家园共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不仅要主动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还要注重沟通的技巧与艺术,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努力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也促使幼儿和家长都能够信任教师、坚定不移地支持教师,以为家园共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不要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幼儿教育权威内容上,而是不管家长的职业是什么、幼儿的表现怎么样、家长的性格如何,都要把自己放在与家长平等的位置上,主动肩负起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职责,耐心为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情况、介绍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各方面表现等。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幼儿及家长的自尊心,在沟通幼儿问题时最好能够“私聊”,并且先报喜、后报忧,客观评价幼儿,诚恳提出问题所在,认真帮助家长分析幼儿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寻求解决策略。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主动与家长请教或者交流实际有效的育儿方式、幼儿照护策方法,以更进一步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之间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助力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增加沟通方式,密切家园联系

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主要以家访、电话或者家园联系手册等方式进行,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双方信息互通的不及时。进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学习借助互联网和网络交流平台给家长分享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以在丰富家园沟通方式,开辟家园沟通新途径的同时,有效增进家园了解与理解,提升家园共育工作开展效率。

例如,在带班的一开始教师除了要主动搜集所有幼儿家长的联系方式,还要建立“班级微信交流群”,以便于日后家园联系,也能够借助即时通信平台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给家长分享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分享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家长建立“育儿论坛”“教师信箱”等互动交流平台,定期为家长分享先进的幼儿教育方法;定期就相关幼儿教育话题(“孩子分离焦虑怎么办?”“孩子吃饭挑食怎么办?”“孩子在幼儿园不睡觉怎么办”等)展开讨论;家长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与教师交流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具体情况、交流自己在育儿方面存在的困惑。总之,在丰富家园沟通方式的同时,进一步缩减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助力家园共育合作的更好发展。

(三)注重家长教育,转变家教理念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幼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在密切家园联系、发掘家庭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要做好对家长的“再教育”工作,使其在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能够科学认知家长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进而能够自觉优化家庭教育理念、规范自身行为,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助力家园共育工作开展效率的事半功倍。

例如,家长会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最好时机,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在举办家长会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做好对幼儿园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讲解,还要对传统模式的家长会进行优化,尝试借助“互动式”家长会来倾听家长对教育幼儿的看法、询问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建议。以在融洽的氛围中,为家长讲解一些真实的幼儿教育案例,分享先进的幼儿教育方法,探讨幼儿实际的教育问题等,以助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幼儿园方面还可以定期开办“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业内育儿专家、资深幼儿教师为家长提供免费的“再教育”平台,以慢慢转变幼儿家长的认知,使其不仅能够从中学习教育幼儿的方法,更能够深刻认知家庭教育和家园共育合作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四)开展家园活动,优化共育效果

现阶段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目标是:较好的运用家长教育资源,达成有效的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在“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幼儿园要根据教学主题和教育计划组织家长开展家园共育活动,进一步增进家园联系的同时,有效整合家园教育资源。以在具体的实践中,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教育、了解自己的孩子,以达成最佳的家园共育合作效果。

以本幼儿园为例,每周五都是幼儿园固定的“家长开放日”,在这一天每个班都可以有5名家长来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用餐,实际体验幼儿园为幼儿安排的一日活动,感知幼儿的成长变化。同时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掘家长教育资源,比如,大班小花(化名)的妈妈是一名口腔医生,而班上的幼儿又差不多处于换牙阶段,便可以与家长提前协调,在家长开放日这一天设计“家长进课堂”环节,让小花的妈妈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来组织开展“保护牙齿”的卫生健康活动,为幼儿讲解口腔卫生知识、讲解保护牙齿和正确刷牙的方法。以在丰富幼儿活动内容的同时,也使家长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感知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更进一步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单位,家长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认知与成长。进而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一定要重视且正确认知家庭教育,在主动增进家园联系的同时,构建平等、互信的家园关系,使家长能够进一步明确认知自己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统一家园教育方式与教育目标的同时,携手共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教师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