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小学数学课堂,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021-12-04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中心学校张琛

家长 2021年3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数学教师素养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中心学校 张琛

在新课改浪潮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教师一直在尝试新方法和新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随掌握知识的效率提升而提升。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数学教师也将此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以达目的。学生推理能力提升后,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也会越来越积极主动,其他核心素养也会随之升高,为后续深度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些弊端也随着学生学习需求的增加而显露出来,因此教师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虽然教师都认识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对学生反馈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学生的反馈对于教师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一些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的反馈上面,并通过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实现教学创新,为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保驾护航。第二,小学生正处于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除了数学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将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关键。但是小学生的基础较差,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需要教师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发。第三,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所以掌握其本质的效率并不高,综合能力也有待加强。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推理能力培养的价值

当今社会和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内容以及追求目标。小学数学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此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十分关键。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它与数学抽象、解题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提出一些合适的数学教学方式,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和发展推理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方法

(一)创设数学情境,引发学生推理思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提出的一大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合理地创设出能够启发他们思考和探究的教学情境,以此引发学生推理思考。

例如,在传授“百分数(二)”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多媒体将商场打折的图片呈现出来,结合图片构建出妈妈在两个商场中购买裙子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帮助妈妈决定在哪里购买更加合适。很多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尝试展开计算,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选出最佳方案。紧接着,教师将题目中的商品和价格进行了调整,引导学生再次展开计算并从中选择出更为实惠的购物方式。

(二)巧妙转化数学语言,完善学生推理能力

启发性教学,不仅仅是思维的启发,还在于语言的启发。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数学问题和知识点转化为数学语言,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过后能够应用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在传授“三角形的面积”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先提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学生立即回忆出学习平行四边形过程中使用到的拼接和裁剪的方法,同时也回忆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两个等大的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促使学生讨论“这两个三角形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等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学生都会将图形知识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并在表述过程中自主推理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推理能力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也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小学生年龄尚小,学习主动性不强,所以需要其他人的辅助和指引才能够促使其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和发展。

例如,在传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学生喜欢的零食图片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自主说出“2.5元”和“2元五角”之间的区别。很多学生都已经学习了元角分的单位换算,因此很容易就将两者相等的事实列举出来,教师也由此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0.1米、0.10米和0.100米之间的区别吗?”很多学生结合刚才元角分的换算方式也尝试将米、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回忆出来,并尝试利用这些换算关系判断出三者的大小关系。

(四)借助问题逐步引导,提升学生推理能力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简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提出合理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向新知识靠拢和迈进,以此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推理能力的不断增强。

例如,在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上课时先通过创设“孙悟空哄骗猪八戒说自己吃了二分之一的西瓜,比师傅吃的四分之一和沙僧吃的八分之一西瓜少”的情境,促使学生思考到底谁吃得多的问题。很多学生能够结合之前学习的通分知识推理出孙悟空的说辞是错误的。紧接着,教师将标注了分数的城市垃圾分类饼状图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很多学生可以结合图表信息说出生活垃圾中最多和最少的垃圾分别是什么,也有的学生提出了“食品残渣和纸张垃圾一样多”的看法。此时,教师结合图表提出了一个难度较大问题“纸张垃圾和非金属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很多学生能够根据问题快速想到应用加法算式计算,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没办法直接加在一起。此时,有的学生能够结合刚才复习的通分知识点快速提出将两个加数换算成为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加减。在计算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最小公倍数”“通分”的规律后快速得出结果,同时使其高效掌握计算规律和方法。

四、结语

一言以蔽之,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势在必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尝试将一些新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主推理获得知识,也促使他们在推理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数学教师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