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班级建设方案

2021-12-04张琳琳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级职业教育

张琳琳

(1.辽宁省大连旅游学校;2.辽宁省大连女子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结合中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专门制订了中职学校班级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校学习,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为学生自主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和方法

(一)加强德育工作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知识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融入班级管理建设全过程。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通过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上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牢牢把握住青少年时期这一“拔节孕穗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强国意志、报国行动自发地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积极组织开展班校活动。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团会、班会等相关集体活动融合,组织各级各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带领班级学生查找阅读相关书籍,研究历史事件,参观博物馆以及日俄战争监狱、白玉山等军事纪念地,参加志愿和公益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了解,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4.开展重大纪念教育。国庆节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节点,依托征文、摄影、家谱家训、阅读等多种形式进行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运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人民军队的正能量教育。要牢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战胜困难,走向胜利。通过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等历史纪念日,引导学生重温历史,缅怀烈士,不忘民族磨难,以史鉴今,积极面对未来的祖国,激发爱国热情,奋发有为,增强前进动力。

5.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班同学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走进历史长河,发掘其中的智慧和启迪,并把它们延伸到现在和未来,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6.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涵育功能。通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庆日,展开形式多样、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祖国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家国情怀。

7.围绕自然、文化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青山绿水寄托民族情思,民族工程展现中国智慧。通过宣传展览、体验旅游等方式,表达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与专业相结合,引导学生领略壮美河山,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使其更愿意参与建设美丽中国。

8.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通过看书看报,组织班级和小组会议,宣传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宣传不同时期涌现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楷模、最美人物和身边的好人,宣传具有爱国精神的各级各类人物,鼓励学生借助榜样的力量前进。组织演讲、合唱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各种踏实肯干、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9.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加强宣传教育,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通过正向事件、正向能量的举例,启发推进学生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爱国情谊,避免极端主义。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服务社会本领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以热爱祖国、勤学苦练、尊重劳动、尊师孝亲、遵纪守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向善向美、自尊自信、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乐观向上。通过文明守礼、学习习惯、安全规范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等,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使学生明理知义;结合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创意创效竞赛、“文明风采”竞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开展学业辅导。进行学业规划与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5.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宣传学习行业劳动模范、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培养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使其树立积极的职业精神,增强就业创业信心。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三)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及时了解并掌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于应对校园安全、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等突发事件的工作要求,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相关部门特别是学校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保证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处理,妥善做好应对,及时了解、掌握有关信息并按程序上报,保护学生身心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事后做好总结研究分析,完善班级应急工作预案。

四、工作步骤

(一)组建班委会、团支部,建立健全班级制度

1.开展班级情况分析。开学两个月内,通过观察学生、和学生谈话以及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结合学生学习专业,确定班级建设中需要关注的工作重点、学生个体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组建班委会和团支部,建立并逐步健全班级制度。第一学期,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参与班级管理,为学生提供服务,每两周轮换一次。每次结束后,全体学生对班干部工作进行评价。一个周期结束后,通过公开竞聘组建班委会和团支部。指导班委会和团支部围绕班级主要任务开展工作,每月、每学期进行总结,提出下学期工作安排。

(二)做好各方面沟通协调工作

一是及时和全体家长建立联系,沟通学生的表现和变化,形成教育合力。二是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和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深入社区和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表现和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场所,同时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坚持每天晨读;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开始即使是流水账也可以);每周开一次班会;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活动,定期组织主题班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文体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比赛、唱歌比赛等;每月完成1本书籍的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定期组织学生对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并进行下一阶段的目标制定。

(四)确定学年度工作目标,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从学习、思想教育、职业指导等方面出发,制定每学年工作目标。第一学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第二学年: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第三学年:进行职业行为规范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担当,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班主任,要带领一个班级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使班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做到目标明确。而实现这个目标要做什么、怎么做,就需要有完善的班级建设方案。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中职学校班主任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合理制订班级建设方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班级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班级“四小怪”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