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12-04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邓长志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肺炎学科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 邓长志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祖国大地,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全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对抗疫情的努力之后,新冠肺炎疫情被有效控制住了,人们又逐渐恢复了正常、有序的生活节奏及状态。但这次有关疫情的“大考”,却留给了教育工作者以更多的思考,即如何面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尊重与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可以说,在后疫情时代,基层教师都应当积极融入面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的行列中来。作为一名小学体育学科教师,笔者自然也加入了探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期间有所收获,也切实推动了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小学体育教育实践经验,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浅显看法。

一、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就当前实践来讲,于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突出可行性。

(一)小学阶段学生适合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形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也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讲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从小学生缺乏生命意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优质的生命教育,将使得学生从小便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体会生命的价值与魅力,从而形成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讲显然至关重要。因此,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决定了教师对其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重要可行性。

(二)小学体育学科包含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认知里,体育仅仅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传授给学生体育动作及其技巧的学科。其实不然,体育学科本身也包含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如在进行剧烈的跑步活动之后,不能马上蹲着或者坐着,而应当进行舒缓的放松运动,直到身体适应之后再进行休息,这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维护。再如,体育锻炼的本质目的便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便更好地生活、学习,这其实也是一种顺应生命成长规律的表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以说,小学体育学科本身便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这是小学体育教师立足于学科教育实际面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可行性。

(三)后疫情时代对生命教育提出了崭新需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然在当前已经得到充分的控制,但是其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却是非常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无数的医护人员逆行,用自己的生命为人民群众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堡垒;无数的医护人员通过反复的科学求证与总结,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向人民群众科普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识……这其实都是借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与维护。虽然现阶段初步踏入稳定防控的阶段,但是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的崭新需求变得格外迫切,基层教师自然也应当积极承担起这一责任与义务,想方设法面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迪与渗透。这一大的教育环境是小学体育学科有机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可行性之一。

二、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突出价值

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存在诸多的价值,就其实际来看,其突出意义及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丰富体育学科教育内容

在以往的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向学生讲解具体体育动作、分析体育运动规律及其技巧上,这就使得体育学科教育仅仅是体育教学,而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有的人文性色彩。但在引进了生命教育之后,体育学科的教育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教授具体体育动作之外,还会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迪与渗透,这显然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体育学科的人文性及工具性特征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水平

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之后,体育教师除了要思考如何将具体的体育动作及其技巧传递给学生外,还应当静下心来探索如何科学而合理地挖掘体育学科中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如何将这些生命教育内容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渗透给学生,学生的生命教育实际效果如何,等等。这一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有助于体育教师自我执教水平及素养的成长与进步。

(三)有助于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单纯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尚且不够,学生还应当于内心深处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之处,能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能关爱、敬畏他人的生命。这样与生命和谐共处的意识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相处。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将使得学生在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以积极的、正确的生命理念与外界接触、相处,而这显然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小学体育学科教师可以尝试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将生命教育有效融入体育教育实践。笔者将结合具体实例对此进行细致阐述与探讨。

(一)借助体育课堂活动融入生命教育

体育课堂是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集中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讲解的场所,自然也是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根据地。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充分把握体育课堂中的教育实际,巧妙切入,灵活渗透,在做好体育知识讲解工作的同时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传递给每一名学生。这是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4×100接力赛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时候在一些学生冲刺的关键阶段,有个别学生在给自己小组加油助威时进入跑道。这除了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之外,其实也是一种不尊重自己生命、不尊重他人生命的情况,因为冲刺阶段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发生碰撞之后自己以及他人都有可能因此受到伤害。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了冲刺的技巧,且告诉学生在别人冲刺或者跑步的过程中不要走在他们的前方,以免发生碰撞影响自己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这其实就是在体育课堂中有效融入生命教育的有力体现。

(二)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融入生命教育

体育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其有着更为丰富的外延。因此,小学体育学科教师在进行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之外,还应当有意识地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趣味化十足的体育课外活动之中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与畅快。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在开展的体育课外活动中巧妙融入生命教育,也是在小学体育学科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例如,在一次体育课外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结成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的篮球比赛。在篮球场上,学生肆意奔跑着,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当然,在这一篮球比赛中,笔者还始终关注着每一名学生的实际状况,避免出现意外伤害事件。当本次篮球比赛顺利结束,笔者还趁机向学生讲解了体育运动锻炼过程中出现擦伤、扭伤、轻微流血、抽筋等不同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法。起初,有些学生表现得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反正自己又不会受伤,学这些应急知识根本就没用。笔者很严肃地纠正了这些学生的错误想法,告诉他们掌握一些正确的急救方法,除了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对自己进行科学的救护,也能在他人陷入危险情况时进行有效的帮助。在笔者带领下,学生对这些事关生命安全的急救知识都有了更多的学习兴趣与掌握的积极性。这其实就是在体育课外活动中巧妙向学生渗透尊重自己生命与他人生命的一种生命教育。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诚然已经得到了有力的控制,但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的影响及启示却是深远的,也使得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不容忽视且势在必行的重要内容。为此,基层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实际,积极探索融入生命教育的方式及方法,以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与生命和谐相处。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加长远且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肺炎学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学科新书导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课外活动类作文
“超学科”来啦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