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2021-12-03张风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40期
关键词:诗词语文课堂活动

张风华

根据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程设置,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在研读各类语文教学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如何实现统编教材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打造课堂教学的创新点

一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全面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课堂充满一种自我陶醉的激情。实践证明,只有活起来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學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触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槌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每节课的精彩导入,就好比这“第一槌”,要砸在学生的心上,让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在讲授《蒹葭》这堂课的时候,我在教《蒹葭》之前,先放上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化蝶》,那哀怨缠绵的曲调,如泣如诉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爱情,是个美丽的字眼,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其进行了真挚的描写和咏叹。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相许的盟约,倚着一支凄美的古曲,被咀嚼了千万遍,《蒹葭》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千古爱情的绝唱,它诠释了爱情的真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去品味爱情之美。”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擂,教师要用导语这一“重槌”,敲响课堂这一面大鼓,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用语言弹奏起美妙动人的乐曲。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加入自己的创新点,设置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感氛围,这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参与到课堂环境中去,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设身处地表述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成功的语文课堂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那么语文课堂会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曾经在周口市执教了一篇多文本阅读课例观摩课——《在唐诗里孤独漫步》,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以下四个课堂教学活动:一、观察导课,发现古诗中的共同点,让学生观察五首唐诗的共同点是什么?瞬间触发了学生的话题。二、学习《独坐敬亭山》和《江雪》,提炼赏析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内容、写法、情感上的相似之处,学生自主归纳出了找关键字词和景物衬托的方法来品味诗中的孤独,适时引导学生还要结合注释联系作者的背景经历,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三、自主学习交流主旨都是孤独的一组唐诗,体会唐诗中的孤独。四、积累“孤独”诗词名句,感受孤独的境界。这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效果很好,得到与会教师的好评。

三、在课堂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短短的几十分钟的一堂语文课,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把它当作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引领学生去感悟其间的真谛,让学生“好之”,近而“乐之”,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渗进兴趣化的内容,要充分创设学习氛围,把学生带进探索知识的大门中,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我在教读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一文时,设计了四个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品析文本,把握文字内涵,品悟作者情感。《水调歌头》是古代短篇散文的精品,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咏月的诗词,我们任意拿起一本古代的诗词,就这样随意抖一抖,就会有叮叮当当的月亮掉下来,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学过的文言基础,结合课文注解,大致理解文意,设计学生的四个活动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我指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采用诵读法、讨论法、背诵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感性领悟的氛围,为学生顺利品悟诗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按照“读——议——悟——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紧紧围绕四项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教会学生学会鉴赏诗歌,以读为主要手段,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进而学会诗词。带领学生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背诵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挖掘其深层内涵。在诗词的阅读教学中与作者对话,通过具体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课堂教学体验,让学生真切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激励、唤醒、鼓舞有时就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或身边的事例来激活,从而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授《背影》一课时,就让学生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去理解其中的滋味,作者的“四次流泪”一次比一次感情真挚,一次比一次打动人心。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感恩,都在这四次晶莹的泪花之中得到体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情深处。《背影》真切动人,感人至深,在父子之间,一切很简单又很复杂地凝聚这“天涯沦落”的感情。我让学生结合这一内容,回忆自己记忆深处的与父亲间的令人感动的瞬间,进行一次片段的写作训练,读写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父子深情的深刻感悟。

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力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多设计能提升学生兴趣点的课堂教学活动和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实现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情操的效果,在课堂上扎实深入推进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文基本能力,关注育人理念,达成育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诗词语文课堂活动
“活动随手拍”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