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生命救治“起跑第一公里”

2021-12-03尹璇孙苗王紫

党员生活·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溶栓胸痛心梗

尹璇 孙苗 王紫

“没想到在家门口的镇卫生院就能做溶栓,再晚一点,恢复得肯定没有现在好。”正在枝江市七星臺镇卫生院复诊的时园园说。

今年5月15日清晨,年仅28岁的时园园突发急性胸痛,被送往七星台镇卫生院后,医生立刻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上传至宜昌市胸痛中心群,群内值班专家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镇卫生院当即启动溶栓治疗。从镇卫生院接诊,到完成溶栓治疗,耗时不过半个小时。

镇卫生院就能做溶栓,这是“323”攻坚行动实施半年以来的成效之一。今年初,为统筹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湖北省委、省政府启动“323”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湖北省卫健委将“323”攻坚行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构建防治体系,建立工作机制,打造试点地区样板扎实推进。

“323”健康问题中,心脑血管疾病位列第一方阵,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居民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致命性胸痛有时间依赖,提高基层对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至关重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副主任吴辉介绍。对于急性心梗患者而言,第一时间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极大提高存活率,但乡镇卫生院一般条件有限,难以实现及时救治。

枝江市百里洲镇是万里长江的第一大江心洲,四面环水,到达市区需要轮渡过江。以往,因其隔河渡水、交通不便的特殊地理环境,百里洲的高龄胸痛患者极易因无法及时转院而错失治疗机会。在这里,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竞速”更为紧张。

今年5月,百里洲镇卫生院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在镇卫生院接受溶栓治疗,再通过过江轮渡上的绿色通道,进一步缩短转运时间。“为及时抢救危急重症胸痛患者,我们院开通了胸痛绿色救治通道,先救治,后缴费。”枝江市百里洲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小元介绍。

为了赢得胸痛救治的“黄金时间”,宜昌市进一步打造“市级胸痛中心联盟+县级基层胸痛中心+乡镇胸痛单元+村卫生室”的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开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宜昌枝江模式”。

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经验和检测设备被输入到各个卫生院,更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就近得到及时治疗。目前,枝江市已有5家胸痛单元累计开展急性心梗溶栓治疗16例,无一例死亡。宜昌地区急性心梗患者平均进门溶栓时间由60分钟降至30分钟左右,患者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

胸痛单元建设打通了急性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极大地挽救了人民群众生命,“宜昌枝江模式”也正在湖北大力推广。

目前,全省具备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中医院)共268家,已启动建设229家,建设覆盖率85.45%;全省具备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1455家,已启动建设机构共265家,建设覆盖率18.21%,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倍。

猜你喜欢

溶栓胸痛心梗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心梗猛于虎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有些胸痛会猝死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