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思想”下的种植活动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探究能力

2021-12-03仇丽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青灯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种植园丝瓜

仇丽萍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青灯幼儿园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我们要用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所谓种植就是植物的栽培,这种活动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还包含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蔬菜作物以及牧草等。种植活动是以种植为内容,为幼儿提供一个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平台,历经种植过程,幼儿能了解常见农作物生长阶段,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

学习探究是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目标,也是幼儿各类学习的途径,它告诉我们要在学习中探索和研究。幼儿可以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

一、营造生态互动环境,创建快乐种植园地

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种植园地是幼儿园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种植园地是一种极大的教育资源,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可估量,它为孩子提供了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该要有理想的安排。”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创建一个适合幼儿发展探究能力的种植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验环境

我们应当利用园所资源——方圆两公里之内,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是美丽乡村的核心地区。一年四季,按季节的变化,耕种水稻、小麦、油菜花等不同的农作物,孩子们有接触种植、观察作物的机会。幼儿身边的家人、保育员、老师、保安等多数生长在这里,其中,不乏一些隐藏的农耕专家,他们有着丰富的种植知识,可以为幼儿种植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后盾。我们可以牢牢把握这些专业人才资源,多方合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经验丰厚的探索环境。

(二)物质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告诉我们:“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种植园地应该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体现“以幼儿为本”的课程核心理念。我们希望种植园地的环境创建最终仍然立足于儿童的经验,营造生态自然、自由自主的种植环境,并让儿童成为环境的主人,最终使之成为主动的学习探究者。

也正因为如此,我班的种植环境曾经和幼儿一起设计,怎么种,种在哪个区域,我们都和孩子展开了一些讨论。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尝试画一画自己设计的班级种植园地规划图;大班的孩子甚至可以尝试整体规划幼儿园的种植园地。当孩子成为种植园地的主人,他们才能在种植探究中表现出更高的激情与更强烈的兴趣。

二、开展生动有趣活动,体验点滴种植乐趣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便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做合一”的来源。孩子们探究能力的提高,最终还是需要各种各样的种植活动来支撑。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与年龄特点,创设幼儿真正需要的种植活动。

本学期我班种植了萝卜,从期初孩子们就盼望能够看到萝卜成熟。但是直到十二月份萝卜的秧苗还是小小的,一点都没有要结萝卜的意思。眼看冬天越来越冷,孩子们担心萝卜在寒风中会受到伤害,彻底失去结萝卜的机会。抓住了这个契机,我们在班级开展了帮助萝卜生长的活动。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知道了可以给萝卜搭棚帮助它生长。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找来了黑色塑料薄膜,通过搭支架、盖薄膜等,孩子们感受到了农事活动的艰辛,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搭棚的快乐。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种植活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萝卜什么时候会结果实。只要散步,孩子们就一定要来看看“大棚”下的萝卜。过了一段时间,当孩子们成功收获萝卜的时候,开心得欢呼了起来。

孩子在探索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深奥”的问题,如如何帮助萝卜过冬。这些“深奥”的问题,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幼儿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沉浸于其中,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种植活动深入展开。

孩子们参与到帮助萝卜生长的活动中,对于蔬菜过冬有了一定经验,尝试不怕困难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并获得了成功,这种自豪感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体验。而之所以给蔬菜建大棚过冬能够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是因为这是孩子们自己通过讨论、查阅资料、收集材料等一系列过程得到的结果。我们的活动不仅仅在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更是为了在环境的刺激,使幼儿能主动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探究能力。

三、分享有趣现象,思考探究种植发现

陈鹤琴说过:“孩子们能想的,让孩子自己去想,孩子们能做的,让孩子自己去做。”幼儿园丰富的种植园地环境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最佳的探索场地与机会。我们本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念,结合生命教育,开展了数量繁多、形式多样的种植活动,不断深入研究、挖掘,追寻“真实”“有趣”的种植内容,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成长。陶行知说:“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抓住种植园地活动的契机,合理组织活动,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定要充分给予幼儿分享与讨论的机会,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如孩子们在观察丝瓜生长的过程中,发现丝瓜需要通过搭架子帮助其生长;在种植萝卜的过程中,又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帮助萝卜过冬可以采取搭建大棚的方式;很明显这是两种不同的生长“策略”。孩子们对此感到疑问,我想,到了学习的好时机了!于是我们组织了关于植物如何生长的大讨论。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认知水平有限,我们降低了难度请孩子们分别猜测、讨论“大棚”和“架子”对植物生长的好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的说搭架子可以让丝瓜结果实的时候“站起来”;有的说搭大棚可以不让萝卜被风吹得冻死;还有的说大棚可以保护萝卜不被大雨淋湿,这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得到的最大挑战首先是敢于表达。紧接着根据孩子们的想法,我们进行了进一步地讨论,如果大棚和架子都是能够帮助植物生长的方法,那么能不能换一换,给萝卜搭架子,给丝瓜搭大棚呢?孩子们一起陷入了思考。最终我们决定试一试,打算给萝卜搭架子。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发现,给萝卜搭架子并没有任何帮助,萝卜的叶子没有弯弯曲曲的藤蔓,不像丝瓜一样会攀爬。这时候孩子们又开始对丝瓜的叶子感兴趣,开始观察,认识了丝瓜叶特殊的生长方式,靠叶腋处生出的卷须抓物爬行。

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一环套着一环,教师提供了分享感想与发现的平台,孩子们得到了一次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探究机会,他们会观察、能思考、敢猜测,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种植活动正是一种生活的教育。我们期待这种教育能够通过某些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探究能力,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求发展”。

猜你喜欢

陶行知思想种植园丝瓜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丝瓜
夏季佳蔬——丝瓜
一架丝瓜满院香
削丝瓜皮
浅析16—18世纪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陶行知教学思想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渗透行知思想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绘画中将创新教育与陶行知思想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