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乡土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樜谈

2021-12-02罗德丰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乡土事物利用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地理实践力内涵,阐述利用乡土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优势及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乡土资源;地理实践力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

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在罗棋仁等在地理教育2018年06期发表的论文《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内涵及评价》一文中提出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

(一)知识层面,指在地理实践中所需掌握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二)技能层面,是完成实践活动所需要掌握并能运用的技术,是地理实践力的外显表现。

(三)素养层面,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地理实践力的最终体现。

二、乡土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优势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它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的自然-社会综合体。我们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同样是由各种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同样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并且与还具有如下优势:

(一)乡土资源的直观性对加深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序性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的地理课本所呈现的大多为知识的陈述,而所列举的案例虽然经典,却不是身边所能感触到的,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深感教学资源的匮乏,因此知识传授基本靠讲,知识理解基本靠想,这样陈述性知识因难以理解变得难懂、难记,而程序性知识这些以具体操作和实践为主的强调过程的知识因为无法具体实施只能想象。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验证所学知识,演绎和模拟事物的形成过程、发展变化,卓有成效。

(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是磨砺学生实践技能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地理实践力活动所涉及的技能分两种: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一般技能是指所有实践活动都需要涉及的技能,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专业技能包括地理设备的操作能力、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地理模型的制作能力、绘图能力等。

(三)对于薄弱学校乡土资源的开发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最佳途径

地理实践素养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不可或缺的素养。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把学生送进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动手、动脑学习,增长学以致用的真本领。

然而,在广大的薄弱学校,由于涉及到经费保障,课程压力,学生安全问题等,学生很难有机会“出远门”,去寻找自然和社会的典型真实情境。通过对身边乡土地理事物的调查研究,同样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品质和智能。

三、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策略

(一)科学选择乡土资源,有的放矢,提高实践效率

由于高中学生学业任务繁重,想挤出充裕的时间开展地理实践活动非常困难,选择和获取乡土资源,进行针对性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处的典型地理事物,我们应作为重点研究考察对象,我们可以定期反复的考察,增加考察内容,不断改进研究策略,指导方法,完善设备体系。较远处的地理事物,老师们应先作好先一步的考察研究,确定其实践价值,制定较完善的计划。

(二)对于不同乡土资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规模的学生参与,采用恰当的参与与出行方式

近处的研究对象,例如湿地公园,我们可以组织除地理兴趣小组外,组织学生以班的形式参与,让大多数学生能真正参与社会实践。较远处的研究对象,以地理兴趣小组为主体,在教师带领下,我们可以采用乘车,或者骑行等形式,利用周末休息的半天时间进行考察,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进行保存和展示。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实践动机,又能帮助发现新的乡土资源。

(三)地理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方向,自然地理事物应侧重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机理,人文地理事物应以区域发展为目标

自然地理难在原理,理解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这恰好是学生所欠缺、所需要的,以自然地理事物为实践对象主要通过考察、实验等推导形成机理,让学生通过实践感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理解事物的发展本质规律。

(四)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的有效策略

1.地理实践力最直接的成果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是学生对社会实践过程的回忆与加深,好的调查报告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地理素养。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准备,过程内容,结论,自我总结和感悟四部分,自我总结与感悟是其中的关键,其最能体现出对知识,对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地理观察力等实践素养。

2.利用乡土资源编制的相关试题和开展的知识竞赛也是检验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更是引起学生关注度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地理实践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策略。知识竞赛中的绘图、实验及地理制作,都是能体现地理特色,增强地理素养的有效方式。

对于我们这类薄弱学校而言,利用乡土资源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教学必由之路,更是一条新的发展机遇。对教师而言,是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的新模式。对学生而言,是掌握和应用知识和技能于真实情境,达到学以致用的新方式,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新体验,是利于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新机遇。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教育工作者协会立项课题“利用乡土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X19B427)】

参考文献:

[1]罗棋仁、余茜茜.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内涵及评价[J].《地理教育》2018年第6期

[2]毕虹宇.地理实践力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为例[J].《信阳学院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3]王海鑫.农村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6月

[4]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3月

作者简介:

罗德丰(1980年1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省桃源县漳江镇,目前在桃源县第九中學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为桃源九中地理教研组长

猜你喜欢

乡土事物利用
画与理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单独中的洞见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废物巧利用
春天来啦(2则)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