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安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2021-12-02林娇蓉王明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台风

林娇蓉,王明汉,缪 星

(福安市气象局,福建 福安 355000)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福安市境内出现了不同类型且破坏性极强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1 福安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1 台风

台风是对福安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平均每年有4 次以上的台风天气出现,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台风发生最多的年份在10 次以上,最少的年份有2 次,7 月—9月台风天气较为集中。台风天气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暴雨、狂风、风暴潮、巨浪等,会将海堤冲毁,村镇、农田、养殖场被淹等,还会对沿岸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将大型公共设施、电缆、装置等摧毁,进而引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工业停产等。台风不仅会使得大面积农田被淹、粮食减产,还会使田间小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对病虫害的蔓延和流行提供有利的条件,尤其会滋生水稻纹枯病和细菌性病害。

1.2 干旱

福安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气温高,蒸发量大,年内降水较为集中,尤其夏季是水稻作物的关键时期,此时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要比同期降水量高,水分供需不足极易出现夏季干旱。福安市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出现,对当地农作物布局产生了严重影响,也是危害该地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福安市干旱灾害的主要特点是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因干旱引发的农作物欠收、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十分突出。干旱主要包括春旱、夏旱、秋冬旱。其中春旱主要集中在每年的2 月中旬—5 月上旬,此时恰好是福安市春耕播种时期,由于春旱的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双季早稻插秧时间推迟,而部分已经插秧的大田却因干旱而出现秧苗枯萎、稻田龟裂等情况。3月中旬—4月中旬则是福安市春花生、春大豆的播种期,此时出现干旱将会对播种出苗产生影响,或者造成出苗后农作物枯萎、死亡。春季干旱会对亚热带果树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尤其对香蕉影响较大。而在龙眼花芽分化期内出现高温少雨的天气,对于花穗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4 月往后龙眼进入到开花期,此时高温干旱天气会增加柱头分泌物浓度,花粉活动力减少,谢花后落果增加。福安市夏季出现干旱灾害的频率较大,此时恰好是双季晚稻对水分需求较多的关键期,干旱灾害对水稻的危害也极为严重。甘薯、茶叶、果树、蔬菜也是受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农作物。另外,该阶段的气温较高,会导致农作物受灾、海产减少、森林火险等。

福安市全年降水主要在春季和夏季较为集中,四季降水量分布不均。进入到秋季后,降水量不断下降,此时水稻处于灌浆期,叶面积较大,对水分需求大,若无大量降水,很容易引发干旱,对其他秋季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也较大。

1.3 低温冷灾

福安市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虽然冷灾天气出现频率低,但是一旦出现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福安市的冷灾包括倒春寒和五月寒。

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增加幅度较大。而在春季后期气温低于正常年份的天气现象。通常情况下,在清明节之后,福安市气温回升速度较快,春播春种全面开始,秧苗处于断乳期,而大部分的果树则处于开花授粉期,此时对低温阴雨天气的防御能力大幅度减弱,一旦倒春寒天气出现,极易增加烂秧面积、死亡率,果树坐果率也会下降。

在5 月下旬—6 月上旬,由于冷空气的作用,再加上降水天气频繁出现,气温在短时间内很难回升,连续3 d 的平均气温不足20℃的天气称之为五月寒。此时是福安市早稻孕穗、抽穗开花期,而来自南北两股的气流交锋十分激烈,降水天气频繁出现。五月寒天气往往伴随着阴雨天气,会对稻生长发育和扬花授粉产生影响,增加了空秕率,不利于优质高产水稻的形成。

1.4 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也是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会加剧农作物呼吸消耗速度,降低净光合累积速度,若高温天气持续数天,农作物将会快速衰弱。如果高温天气出现在水稻盛花期内,将会增加花粉粒发育畸形率,导致花粉管尖端破裂,影响授精的正常进行,增加了空秕率;高温会导致水分蒸发速率加快,造成果树枝条发生灼烧,使向阳面的果实或枝叶表皮温度快速上升,有淡紫色或淡褐色斑块出现在果实表面,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裂果,枝条表面有裂斑;高温天气还会引发干旱灾害,林草失水严重,一旦出现明火将会出现森林火灾;高温会导致乳熟期的早稻逼熟,千粒质量减少,影响水稻产量。

2 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2.1 提高多灾种早期预警和监测能力

对于福安市气象局来说,应加大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拓宽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覆盖面。结合中尺度模式,对高分辨率时空产品性能进行改进,增强当地6 h 精细化要素预报精准度。将数值预报产品和多资料融合技术进行结合,以提升当地对不同气象要素的预报水平,进而开展滚动、连续的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充分发挥福安市自动雨量站和山洪预测警报器作用,对汛期雨情进行24 h 监控,并加强与气象、水务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第一时间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向村组、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发布强降雨、高温热害、台风等天气预警信息,实现“预报到村组,预警到个体”,确保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科学防灾避险。对福安市本地气象灾害预报指标模型进行完善,以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能力。根据福安市行政区划和人们气象服务需求,将风廓线雷达、电离层仪等仪器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在福安市境内增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点,对台风、干旱、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加强监测,将局地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2.2 调整种植结构与田间管理相结合

作为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气象灾害具有必然性,人为因素很难对其进行控制。因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在干旱频繁区域内,对抗旱能力强、耗水量低、收益高的农作物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田间管理。还要将土壤和水源保护工作考虑进去,在干旱区积极开展耕种工作,加大推广应用抗旱耕作方法的力度,积极研发抗旱农作物新品种。在洪涝灾害多发区内,对水生和旱生农作物种植比例进行调整,可以将耐涝、抗水性能强的作物在易涝和低洼地区内进行种植,并适当调整种植日期,应有意识地避开作物对洪涝较为敏感的时期,开展垄作。对于福安市气象局来说,除了要熟练掌握当地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还要确保农作物种植的科学化、合理性水平,以增强农作物产量,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作为复杂且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防灾减灾的公益性特点突出,追求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其主要目的。防灾减灾工作涵盖了灾前的监测、预警预报和预防,灾中的抗灾减灾、灾后的救灾和重建等多种问题。因此,对于福安市政府部门来说,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快构建起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还要培养当地人们对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和意识,以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整体的防御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应以各个区域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原因和特点为依据,尽快找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并将其纳入到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和集成方法选择等方案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农业生产工作可以持续、稳定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也不断趋于成熟。对福安市气象部门来说,除了要了解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外,还要将防灾减灾工作做好,使农民群众切身体会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台风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台风过韩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台风来了
台风天外出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