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安县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2021-12-02邵嵬嵬

农技服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缺苗幼苗种子

邵嵬嵬, 马 成

(秦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秦安 741600)

藜麦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是一种喜冷凉的高海拔作物。藜麦含有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且口感口味容易被人接受,故近年来对藜麦的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秦安县于2016年引种藜麦,并试验种植成功。但在藜麦的推广种植中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影响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秦安县藜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介绍秦安县藜麦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产业发展现状

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黄土深厚,土质松软,年降雨量400~500 mm,平均海拔1 936 m,年降雨量462 mm,境内以王铺镇、中山镇、云山镇、千户镇四大梁为主的高山冷凉区,是符合藜麦喜凉爽生长的种植区域。2016年,秦安县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藜麦新品种,在王铺镇试验种植获得成功,2017—2020年,秦安县在高海拔冷凉区域,开展旱作区藜麦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建立藜麦核心示范基地,同时,设置播期、密度、品种等比较试验,探索藜麦在当地旱作区高效生产的最佳技术组合。累计示范推广藜麦547 hm2,平均产量达203.8 kg/667m2,总产藜麦167万kg,按12元/kg收购价计算,藜麦产值为2 445.6元/667m2,总产值2 005.39万元,较当地主栽粮食作物小麦(产值500元/667m2)增产1 945.6元/667m2,增幅达389%,大大提高当地种植户的收入,为秦安县的农业生产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2 存在问题

2.1 轮作倒茬及施肥不合理

在藜麦大田种植中,由于地块有限等原因,有些农户在同一地块种植藜麦2~3年,致使土地肥力下降,病虫害日益严重,造成减产,同时在施肥时施用氮肥不合理,导致藜麦在生育后期出现倒伏现象。

2.2 播期、播种深度难掌握,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农户种植藜麦存在播种深度和播种时间不合理的问题。藜麦的种子小,发芽后的顶土能力较弱,播种太深会造成出苗困难,播种过浅则会导致藜麦的根系生长过浅,在生长后期容易造成植株倒伏,从而导致减产。由于秦安县采用的是地膜平铺穴播的方式进行种植,播种后遇到雨天,在天晴后可能会使播种孔上出现土壤板结,影响藜麦幼苗破土,造成缺苗。

2.3 田间害虫繁殖快、密度大,防治不及时

藜麦在幼苗期最易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一般以蝼蛄、地老虎为主,会危害幼苗的根部及茎部,造成幼苗死亡,致使整片田块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毁种,导致绝收;地上害虫主要以二斑莹叶甲、金龟子为主,主要危害藜麦叶片。

2.4 发芽速度快,收获不及时

由于藜麦没有休眠期,成熟后若不及时收获,一旦遇到雨天种子就会萌发,即便在植株上,只要遇到适宜的温湿度也能进行正常发芽[1],藜麦种子一旦发芽,收购价会大幅降低,造成损失;藜麦还存在成熟期不一致的问题,不同的植株,成熟时间不同,对藜麦收割造成困难。

2.5 产业发展不平衡,市场销售难度大

由于秦安县藜麦种植时间短,产品质量等次及包装规格不一致,加之产品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缺乏一些精深产品加工企业,导致秦安县还没有创立出有影响、市场占有率高的藜麦品牌。因目前从事藜麦生产和加工的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产品质量差别大。在流通环节上,藜麦的销售主要依靠生产者自己找市场,缺乏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藜麦专业批发市场和信息服务平台,使得市场需求和价格信息无法有效传递,对秦安县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3 对策

3.1 轮作倒茬、合理施肥

藜麦是一种对于养分需求非常高的作物。因此,在选择地块时必须要选择地势高、光照充足、肥力较高的梯田地,前茬作物最好以玉米、黄豆为主。在施肥时应采用有机肥或将农家肥与磷肥混合使用,不能施入过多的氮肥。

3.2 适期、合理播种

由于藜麦在发芽后顶土能力弱小,因此在播种时一定要将土壤中的前茬作物留在土壤中的根茎清理干净,在播种时最好采用藜麦专用播种器,播种深度一般以2 cm为宜,播种时间一般以4月20日至5月15日为宜,播种过早,会使藜麦的花期遇到阴雨天,造成减产。播种过迟,会使藜麦幼苗遇高温天气不能正常生长,或直接无法正常出苗。

3.3 及时观测,破除板结

藜麦出苗后要及时观测出苗情况,发现板结立即破除,并对发现缺苗严重的地块进行补种。补种措施:一是用水将藜麦种子浸泡4 h后取出,再盖上湿布,放置在20~25℃的地方10 h以上,最后进行补种。二是对于少数缺苗严重的地方,可在藜麦4~5叶时,在下雨后进行补栽。对补栽的新苗,为防止其因缺水干枯死亡,需要连续3 d早晚各浇水1次。

3.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冬季对来年种植藜麦的地块进行深翻,通过冬季的低温杀死虫卵,达到预防的目的;化学防治一般用15%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4~5 kg/667m2,在整地时,通过结合施肥,将药剂均匀地施入土壤,防治地下害虫,达到保全苗促壮苗的目的。针对地上害虫一般采用45%高氯+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用15%阿维·毒乳油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5 适时收获、严防鸟害

藜麦成熟的标准从外观看,当藜麦穗变黄断青,叶片变红,茎秆变干,籽粒变硬,种子用指甲掐已无水分时即可收获。采用人工收割的方式,使用剪刀剪取藜麦的穗部即可,收割后要及时晾晒,以防种子受潮发芽[2]。在藜麦收获时,应及时关注近期天气预报,避开雨天,或在雨天来临前立即抢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针对藜麦成熟期不一致的情况,可进行分批采收,成熟一部分,采收一部分。针对鸟雀危害,及时驱赶鸟雀,一般采取人工驱鸟,并及时收获。

3.6 加大投入,建立品牌

针对产业发展不平衡,市场销售难度大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藜麦的收购;通过引进相关技术和人才,研发藜麦健康系列食品,提高藜麦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出秦安县的高原藜麦品牌;加强横向交流合作,尽快建立藜麦信息化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使秦安县的藜麦产品走向更广大的市场。

猜你喜欢

缺苗幼苗种子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希望
山区春播玉米缺苗对产量的影响与对策
桃种子
玉米缺苗坏种的原因及保苗栽培技术研究
可怜的种子
浅谈如何提高田间出苗率和保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