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夷山市毛竹产业综合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12-02许善财范孙琪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武夷山市竹山毛竹

许善财,范孙琪

(福建省武夷山市科技试验林场,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又称楠竹、江南竹、孟宗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是一种单轴散生型竹类植物。毛竹在我国有着长期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植物,近年来,我国毛竹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毛竹生长速度快、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福建地区气候适于竹类的生长,竹林面积和立竹度均居全国首位,竹材、竹笋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1]。武夷山市地处闽北地区,属武夷山支脉低山丘陵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润适宜,是我国毛竹栽培的最适宜地区[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重视毛竹产业综合开发,竹材和竹笋资源不断增加,竹产业经济价值逐年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本研究对武夷山市竹产业综合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毛竹产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对策,从实践出发为武夷山市毛竹产业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1 武夷山市毛竹产业现状

武夷山市现有竹林面积4.5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4.4万hm2,雷竹、青皮竹、旱竹、白哺鸡竹、红哺鸡、罗汉竹、绿竹、苦竹等中小径竹733.3 hm2,竹农人均拥有竹林面积0.5 hm2,毛竹立竹总数达9100万株。2019年全市生产竹材900万根,鲜笋46000 t。笋制品加工10000 t。竹业社会总产值达21.8亿元。其中加工产值17.54亿元。2002年以来全市建造竹山滴灌池400多个,计1.2万多m3、新开机耕路2900多km,促进了竹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武夷山市年毛竹采伐量约900万根,竹材加工利用率达90%以上,全市笋、竹加工经营企业80家。

其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形成规模生产,年创产值千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2家,现有竹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7家;福建省著名商标2枚,福建名牌产品2件,多种产品远销10多个省市及欧美、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竹业已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最富生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业开发工作,把它作为市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工程来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提高效益为核心,科技兴竹为先导,转化增值为重点,先后组织开展了竹业开发“三个战役”:第一战役(1990—2001年),以落实集体竹山家庭分户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竹农生产积极性为目的,全市掀起竹山护笋养竹、竹林抚育和笋竹加工发展为特征的竹业开发;第二战役(2002—2007年),提出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简化毛竹采伐规划设计和竹材检量中介管理环节,取消收费服务,降低笋竹税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开展竹业擂台赛活动,以“经营创优高、加工育龙头、流通树品牌、机制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竹业开发;第三战役(从2008年开始),全市开展冰冻灾后重建,清理灾毁竹,推广竹林测土配方施肥和毛竹增产针剂竹腔施肥,兴建竹山蓄水池等现代林业措施,抓丰产竹林示范片建设,有效提高竹农科学育竹技能。经过三个战役,全市竹林由“资源依赖”向“科技转变”方向发展,竹林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笋竹资源不断增长,竹山效益显著增加,竹业经济总量逐年提升,竹林的生态作用日趋显现,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2 武夷山市毛竹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

2.1 自然条件优越

武夷山市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自然灾害发生少,适宜竹子生长。此外,交通十分发达,便于降低运输成本,进而提高笋竹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丰富的竹林种植经验

武夷山市有着悠久的竹子栽培与经营历史,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笋竹制品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竹农在经营竹山的过程中得到了实惠,因此,激发了竹农发展现代竹业的积极性。

2.3 科技助推毛竹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武夷山市与有关科研院校、林业生产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武夷山市竹产业的发展一向以科研院校为依托,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确保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市林业局具有较高竹生产经营管理水准、筹融资渠道宽畅、经济实力较雄厚等优势,各项生产基础较好,在组织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监控、科技推广、环保监测和信息系统等建立支持保障体系,这为项目建设科学管理、集约经营、辐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2006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实木地板增收5%的消费税,以调控木材消费,竹材地板在家居市场上的欢迎程度不断增加[4]。毛竹是可再生资源,生长快,周期短,以竹代木将成为今后发展趋势。武夷山市现有毛竹林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竹资源,采取科学的留笋养竹、调整竹林结构、测土配方施肥等经营措施以及引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大提高竹山的单位面积产值,因此武夷山市竹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3 毛竹产业发展不足之处

武夷山市毛竹产业具有扎实的基础,竹产业综合开发具有良好发展优势和潜力,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武夷山市毛竹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一、二、三产”方面。

“一产”方面:农村现有劳力少,缺乏青壮劳动力,造成竹农对竹山经营存在困难;近年来毛竹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竹农经营竹山积极性受挫;竹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长时间的投入,良好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难度大,直接影响到竹山项目建设的质量。

“二产”方面:本市笋、竹加工企业尚缺乏高端竞争力,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在对外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且笋、竹加工企业多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营销方式单一、企业技术能力不足的弱点。

“三产”方面: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现有的优质旅游景点已很多,以竹园农家乐、竹山旅游等方式大范围发展竹文化旅游的空间很小,竹文化旅游只能依托现有的其它旅游来开发建设,难以以竹为资源创造新的附加值。且目前林下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竹山综合开发程度尚待提高。

4 毛竹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丰产竹林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竹林质量

在竹山科学经营方面,加强竹林丰产培育基地建设,各片区应按要求建成高效丰产示范片,并由政府进行补助,加快竹山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发展。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建设竹山机耕路,进行路面硬化,鼓励竹农联合做好竹山机耕道的开垦和修复。并进一步加强竹山喷(滴)灌池及管网系统建设,做好蓄水池建设,积极引导竹农搞好竹山喷滴灌池建设和竹林施肥工作,提高竹林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笋竹两用毛竹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配合森防站到各乡镇村查看虫情及宣传病虫害防治,按照“谁经营、谁防治;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加强竹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一经发现及时防治。通过定期组织科技、企业人员深入基层,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开展护笋养竹宣传工作;组织竹农技术培训,促进竹农丰产竹林培育的知识和意识,提高竹林经济效益,促进竹农增产增收。

4.2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做好品牌创建

在培育龙头企业方面,做好企业自主创新,加强科研项目信息平台建设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并鼓励企业做好品牌创建工作,积极升级品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中国品牌产品、驰名商标;鼓励企业上市争取融资渠道,企业改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在市场流通和参展方面,加大市场流通服务,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搞好市场流通信息反馈服务工作,定期利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发布企业供需情况;建立电商平台,促进竹产业信息交流及竹产品流通。

同时积极建立竹业流通中介服务组织或竹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支持企业到境内外参加产品展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依托招商引资、技改、产业链升级品牌创建等发展壮大我市竹加工企业,真正做强做大“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实现武夷山市竹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4.3 做好竹林旅游项目开发,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加强以竹产业为主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竹海旅游项目,做好竹林旅游经营项目。结合武夷山市旅游城市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做好竹文化旅游,丰富旅游的内涵。并加强竹林下经济发展探索,开发竹林养殖、林下套种中药材[5]等复合经营模式,进一步增加竹林附加值。

猜你喜欢

武夷山市竹山毛竹
谈吴组缃《菉竹山房》
作品名称:《一瓶春花》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新雨江南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敲竹杠
告别竹山小学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竹山粉葛”市场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