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驱动深度学习,策略落实核心素养
——以“理性精神”培养为例

2021-12-02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周忠珍

青年心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落地理性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 周忠珍

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是一线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核心素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是教学目标而教学是过程,前者要依靠后者来实现,而当教学研究的视角转向教学本身时,会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情形会出现多元的景象。这种多元景象既开辟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多种途径,同时又可能因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核心素养落地途径探究的思路不同,而出现课堂教学发散甚至偏离核心素养轨道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优化教学的方式,精选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让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一、问题是深度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深度学习是当前的一个热门概念,大家普遍认为通过深度学习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很显然,深度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有区别,但是深度学习又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而另起炉灶,只有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寻找到相应的突破方法,并且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才能打通通往核心素养的道路。有研究表明,在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打造最美高中思政课堂,能够在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要让学生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问题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也就可以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是深度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对此我有两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深度学习引导意识。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必须要尽可能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对于理性精神这一核心素养要素而言,首先要认识到理性精神就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与行为特征,进一步讲,理性精神还表现为辩证思维、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原本就变得越来越理性,到了政治课堂上,由于接触到的知识相对抽象,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理性思维状态,就很容易陷入机械记忆的学习窠臼。相反如果设计好问题,那学生的思维就会在问题的驱动之下步步深入,也就更加容易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二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在目标达成的过程当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必须遵循一定的策略,只有策略得当,目标才能顺利达成。理性精神作为一种思维品质与行为特征,其形成也是需要有具体路径的,将学生引入情境之后,用问题来驱动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与行为特征,而这实际上也就是理性精神的落地,可以奠定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问题可以衔接传统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可以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进行的有效教学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并且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能够真正在深度学习的目标的带动之下实现个人能力的成长。

二、问题策略运用驱动核心素养落地

既然无论是在传统教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核心素养培育需要下的课堂教学中,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就必须高度重视策略性,利用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达到核心素养的落地。问题策略运用具体可以分为问题设计的策略和问题提出的策略,前者强调对学生认知基础的把握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判断,后者强调对问题提出时机的把握以及对学生回答问题结果的判断。对于前者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是:围绕目标去设置,做到要有典型性;重点难点要突破,要有创新性;联系生活去设定,要有实用性;吸引学生去思考,要有趣味性;展示方式多样化,要有触动性。对于后者而言,问题提出的有效策略是:结合教学实际与学生的思维基础,瞄准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判断问题提出的实际并进行评价。具体的问题策略运用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方法的选择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实现有效地提升,推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以春节消费这一素材为例,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往年春节都是大鱼大肉,今年以营养为主,防止太油、太腻;往年春节都是坐上半天甚至是通宵打牌,今年则全家去健身;往年春节是走亲串户,今年春节是全家旅游。

在学生加工这些情景素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些情境当中,居民的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居民的消费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第1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去进行比较,尤其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消费变化的存在,从而思考背后的原因,思考消费变化原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考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过程;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即使发现身边有些人的春节消费可能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这依然有教学的契机,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有些家庭、有些人身上,春节消费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问题类似于上述问题的变式,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比如就有学生这样回答:“之所以人们现在过春节不再追求大鱼大肉,是因为居民的收入变高了,平常的生活就跟过年差不多。”这一回答实际上就是从居民的收入角度做出了判断;反之当学生去研究消费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家庭或者个人时,发现这些家庭的居民收入相对偏低,日常的生活质量与春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看到的是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用问题去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而学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一边与生活实例进行联系,一边进行比较,比较的对象越丰富,学生也就更容易得出结论,这也说明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深度的,学生所形成的认识是理性的。

进一步反思这些问题的设计提出,可以发现这些问题与情境是匹配的,在给出情境之后提出的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都是恰当的;而当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了生成时,教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也是对教学契机的把握,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对理性消费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精神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重点把握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要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并且把同学们日常生活比较容易感受到的情境带到课堂上来,更好地为同学们营造更加熟悉的感觉。

三、政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及核心素养意蕴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一项主要任务,为核心素养的落地寻找深度学习途径,也是政治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立足于深度学习的引导与发生,教师应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批判建构;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反思。只要做到这些,就是真正领略了深度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意愿,说得通俗一点,深度学习就是具有高阶思维水平的学习,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毫无疑问地体现在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上。只要教师设计好问题并择机提出,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水平从低阶走向高阶,从浅深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于是包括理性精神在内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也就有了可靠的抓手。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要重视深度学习以及包括问题在内的教学策略运用,这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可靠保证。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落地理性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午后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