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景点标识语英译问题研究

2021-12-02冯亚娜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标识语旅游景点外国游客

冯亚娜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观念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越多越多的人喜欢回归田园,体验乡村生活,因此乡村旅游获得了很好的发展。除了国内游客,外国游人也陆续加入了乡村旅游的行列来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

1 乡村旅游景点标识语英译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吸引外国游客,展现国际形象,越来越多乡村旅游景点的标识语都有了英文翻译,不少的旅游宣传册也使用了中英文双语版,甚至有些餐厅还提供中英文对照的菜单。然而,笔者发现,在乡村旅游创建品牌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点的英文标识语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专业性有待提高。英文标识应用于乡村旅游的环境风貌、资源价值、智慧旅游与营销、综合管理、经济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均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不规范的英文标识语不仅容易让外国游客误解,起不到引导,宣传和警示作用,还不利于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 乡村旅游景点英译问题错误类型分析

乡村旅游景点标识语英译中存在错译,误译等不规范现象[1]。经过笔者分析,标识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类:

2.1 拼写及语法错误

在乡村旅游景区的英文标识语中,拼写错误时有发生。比如在某景区,出口(exit)被拼成了exist,停车场(parking)被拼写成“park”。除了拼写错误,景点英文翻译中还存在时态乱用,单复数不规范等语法错误。在某景点,“本村人口约有3500人”被译为“the populations of the village are about 3500”。这种不严谨的翻译既有损景区的形象,又可能会让外国游客一头雾水,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标识语起着引导,宣传和警示等重要作用,错误的标识语会直接影响参观者的旅游体验和感受,所以译者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精挑细酌,力求严谨和准确。

2.2 中式英译

能够用地道和规范的英文把相应的汉语翻译出来,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很多的英语学习者所学知识局限于书本,实践能力较为欠缺。在涉及实际的社会场景比如景点翻译时,译者通常会借助字典,课本或者网络,有时候会按照中文习惯,机械地把中英文对应翻译,导致译文生搬硬套,不够纯正和地道,无法体现乡村旅游景点的特色。这种中式翻译虽然能大概表达译文的意思,不算错译,外国游客也可以看得懂,但是中式英语毕竟不算正规的表达,有损景点的形象。例如某景点把“爱护花草,请勿入内”翻译为“Care of the green,please don’t enter.”。此种译法虽然并无明显的语法和句法错误,表述的意思也很清晰,但是严格来说,这是典型的中式翻译,不算是地道的英文表达。而用“Keep off the grass.”就更符合英语思维,更纯正。又如某景区把“禁止钓鱼”译为“Forbids To Fish”,这不但是典型的中式表达,而且存在语法错误,而有的景区把“大巴”译为“Large Bus”就更是错得离谱了。

由于可借鉴资料的缺乏以及译者本身水平的局限,乡村旅游景点的一些英文标识语采取了中式翻译,欠缺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导致标识语的导向功效和公示目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译者不应该只是根据中文意思把英文生硬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应该认真查找资料,深入了解景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找到地道的,符合英文思维和习惯且又具有当地特色的翻译。

2.3 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英译失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国家的语言反映了本国的文化。中西方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产生了迥然的差异,这也决定了中西方在看待问题,对待事物方面观念不同[2]。比如,中国以老为尊,对年长者称“老张”“老王”,以示尊重。公交卡,地铁卡也有专门的老人卡,而老年人也不会因为被称为“老年人”而心生不满。然而,在西方,老年人就很忌讳被成为“the old”,这会使他们不悦,所以,西方的报纸,广告都尽量避免使用“the old”来称呼老年人,而是使用“senior citizens”“the seniors”来代替。如果不了解这种文件差异,翻译的时候自然会出错。比如,在某乡村旅游景区,“老年人优先乘车”被翻译为“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 on First”,虽然句子表述准确无误,但是却忽略了文化差异。如果译为“Senior Citizens First”,地道的表达肯定会令人眼前一亮。在很多乡村旅游的景点中,厕所的标识仍然是“W.C”,这种翻译其实是不准确的。W.C(water closet),是一种不太文雅的表达,翻译过来相当于中国乡村的“茅厕”。其实在西方,人们往往用的是toilet,washing room,restroom等比较委婉和文雅的词语。景点用W.C来表示厕所,是由于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造成的翻译失误。还有的景点把“外国人接待处”译为“Reception for Aliens”。其实西方人用Foreigners指外国人,Alien更多指的是“外星人”。有的景区餐馆把“红茶”译为“red tea”,而西方通常用“black tea”。

2.4 望文生义型的生硬翻译

在某乡村景点的湖边,有着这样一则标识语,“Downing here every year,advise you don’t go no return.”(这里溺水年年有,劝君莫走不归路),“prohibition swimming”(禁止游泳),这种望文生义的生硬翻译,不仅让人不明其意,而且错误连连。再如“Strictly forbid toward window to throw a product.”(严禁向窗外抛洒物品),“tourist stops”(游人止步),No take pet(禁止携带宠物),这些翻译不仅表达错误,不严谨,而且与“信、达、雅”的要求相去甚远。再如,某景点为了提醒外国游客注意财产安全,竖立了“Be Careful,Thieves”(注意有小偷)的警示牌[3-5]。这种翻译是非常不恰当的,会让外国游客误以为此地到处都是小偷。这有损景区甚至是中国的对外形象。此处非常适合意译,译为“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就委婉而且地道多了。

在乡村旅游的景点中,这类望文生义的机械式翻译非常常见,这不仅有损乡村的对外形象,也不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展示,同时也显示出景点对英译的不重视。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乡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英文标识语是乡村旅游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外国游客旅行过程中重要的得力助手。只有在乡村旅游英文标识语的建设和翻译中避免错误,力求精确,保证英文标识语的正确性和规范性[6],才能提高游客旅游质量及体验感,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标识语英译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只要译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给乡村旅游一个规范有序的语言环境。

猜你喜欢

标识语旅游景点外国游客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标识语英语翻译规范化现状与对策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标识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行事功能探析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