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1-12-02吴巧格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长农村学校

吴巧格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近四十年来,农村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不仅衣食无忧,而且住上了洋楼,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离乡村全面振兴还有距离。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目前农村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在农村学生和家长中调查的结果将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1 改变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

经济发展带给人们富足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看管,老人很多都是隔辈亲,容易溺爱孩子,再说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年事已高,没有过多精力管教子孙,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迫选择寄宿学校,因为没有防御能力甚至遭到禽兽老师的性侵。在孩子年幼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不能形成孩子对父母牢固的依恋关系,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父母再想管教,发现已无能为力,孩子顶嘴甚至和父母动手,更有甚者选择离家出走或轻生,造成了社会上青少年犯罪和自杀率的增加。

所以,在孩子幼年时期,家长尽量不要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为理由,远离孩子外出工作,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家长的陪伴是用钱买不来的,孩子上初中之前非常需要家长用关心和引导来帮助孩子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又需要家长适时得体地退出,给孩子成长的独立空间。做家长的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尊重生命,接纳他们,像对待同事那样平等地对待孩子,无条件地爱(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爱孩子的生命本身,而不是根据孩子的表现而增加或减少父母的爱,温柔而坚定地教导孩子,让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可以自信地面对困难。今天很多行业都需要上岗证,可遗憾的是承担如此重要的育人任务的家长却可以无证上岗,所以学校应该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能听到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讲座,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凭自己的固有经验管教孩子,现在有的城里学校已经开设家长课程,让城市家长受益匪浅,可是很多农村学校还没有开设。

2 增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

随着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有条件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使得乡村小学规模越来小,有的农村学校一个班剩下几个学生,老师要把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年级的课程。有些农村学校地处偏僻,上学路道阻且长,学校条件差,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回农村任教,使得很多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较弱,经常招聘代课老师,有些代课老师只是高中毕业,没有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经过一两个月的简单培训就匆忙上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代课老师工资低,负担重,又没有养老金、公积金等社会福利,所以他们一旦找到更好的工作就立刻跳槽,老师频繁更换,学生需要不断适应,严重影响学习。有些学校为了单纯追求成绩或升学率,小学阶段只开设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文化课,取消美术、音乐、体育等这些副课,考试前老师甚至安排好学生和差生坐一块儿,并暗示学生考试时可以作弊。有的农村老师还在延续体罚孩子的措施,捅孩子,拧脸,踢等,使孩子对学校、对老师充满畏惧。因为老师工资和成绩或升学率挂钩,有的老师就对一些差生贴标签,孤立他们,甚至劝退。孩子在学业上得到的全是否定的评价和满满的挫败感,就会厌学甚至厌世,如果家长也没有给予孩子安抚和鼓励,孩子就会关闭心门,把兴趣转移到网络游戏上,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层面应该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老师除了备课、改作业,应付各种检查,中午还要监督孩子吃饭,下午放学又延时,所以政府需要提高老师的报酬,解决他们的编制问题,对于代课老师,努力实现同工同酬,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确保老师上岗前系统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懂得学生心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把目光只锁定在成绩上,一白遮百丑,而是全面看待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造物主在每一个生命中都有他独特的计划,不以成绩论英雄,条条大路通罗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到达自己的罗马。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生命都有无限可能,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安抚孩子的伤痛,亦师亦友,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3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之后,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农民从繁忙的农田劳作中被解放出来,有了大量的空余时间。这种变化当然有积极的一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也使得今天的孩子体会不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农家乐趣,怎样打发休闲时光就成了农村人面临的一个问题,有人选择打牌赌博,有人会“东家长西家短,谁家媳妇不刷碗”地嚼舌,还有些农村拆迁户、爆发户甚至会寻花问柳,破坏家庭。如果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就会出现世风日下的情况。这些年兴起了广场舞,有些乡镇还会组织广场舞比赛,很好地打发了茶余饭后的时间,还有些农村地区建设了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等,农村院落的围墙也可以被利用起来,作为宣传文化的媒介。有些地区还可以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比如爬山、赏花、农家小吃、特色养殖、编织、加工工艺品等。此外为了丰富农村生活,还可以建设农村图书馆,很多农村的孩子除了教材就没有课外书,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至关重要,可是因为农村家长的意识不够,很多家长不愿在课外书上投资。而城市里的孩子就幸运得多,有大型藏书丰富、设施齐全的公共图书馆,还有街头巷尾的自助图书馆,个人开办的书店也不少,而农村孩子在这方面的资源却少得可怜,更不要说博物馆和科技馆了,农村孩子知识面窄,面对今天考试出题的开放化、时代化先天不足。2009年,新闻曾经报道过河南周口淮阳一个民办学校的年轻女教师李灵,为了给孩子建一间简易的阅览室,冒着酷暑来郑州收购旧书。政府可以号召城里家庭把不常看的书捐给农村,多建一个图书馆,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在农村建图书馆是当务之急。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乡村居住人口占到50%左右,虽然现在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城乡教育差距依然不小,政府应着力把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近些年来政府也出台有一些免费师范生回生源地任教的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留不住好老师的问题,但是农村老师的缺口还很大,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投身到农村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政府要加强对家长的再教育,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还要动用社会力量在农村建设图书馆,让阅读点亮人生,让阅读改变命运。总之,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不能仅靠几个老师牺牲个人利益,全身心投身到农村教育中,更是需要全社会上下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去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

猜你喜欢

家长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