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2安徽省合肥市梦园小学教育集团天柱路学校许宗琴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图形智慧

安徽省合肥市梦园小学教育集团天柱路学校 许宗琴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经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空间与图形”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1)在理解概念时会遗漏本质属性,难以把握概念的内涵;(2)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薄弱,难以支撑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3)在凸显推理思想的教学内容上难以理解推理过程。

有了智慧课堂辅助“空间与图形”教学,可以将传统教学和智慧课堂优势互补,图文并茂,直观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枯燥为有趣,很好地解决了图形教学中的难点,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建队伍,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学校全体数学教师。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专家讲座

为了让课题组的老师更好地深入理解智慧课堂的意义,了解智慧课堂中有哪些功能,以及数学课堂可以怎样结合智慧课堂进行教学设计等问题,我们邀请智慧课堂开发团队—科大讯飞团队对我们的课题组教师进行讲座培训,使老师们明确了该课题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稳扎稳打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三课”并行,学习交流

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和“异课同构”活动,总结经验,形成一般方法。

(1)同课同构

组织课题组教师观摩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合肥市教育云平台及线下观摩课活动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优秀课例。借助名师的精彩设计,结合智慧课堂的相关功能,在自己的班级里具体实践。

(2)同课异构

组织老师共同执教《认识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用数对确定位置》等课程;组织学校老师比赛说课《圆锥的体积》。通过广泛开展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研讨和交流活动,大家基本确认并建立了这些课程的智慧课堂教学形式,教师的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

(3)异课同构

研究同一类型但不同的课,把握这一类课的教学规律。例如,在图形与变换方面共同研讨《图形的平移》和《图形的旋转》,在图形的认识方面共同研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根据研讨结果再到各班实践操作,通过对比和交流,确定这一类课智慧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形成方法

通过教学设计的撰写、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结合智慧课堂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具体细节运用实效,课题组教师提炼出智慧课堂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一般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

在课前阶段,首先利用智慧课堂课前预习平台,便于教师统计学生预习情况和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学情分析,拟定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问卷调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发布,可以直接得到反馈数据,结合数据精确分析学生学情。例如,《认识比例尺》课前发布的问卷调查中第3题: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大。( )

A.是 B.否 C.不确定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A选项的占75.3%,选择B选项的占15.2%,选择C选项的占9.5%。

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后,可以补充生活中的比例尺,重点讲解精密仪器的比例尺,感受比例尺可以根据需要放大或缩小。

其次,作业分析:自动生成学生作业报告,聚焦错误较多的题目,发现学生思维的过程,明确学生知识薄弱点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再次,微课、课件等预习材料: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预习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效率。

最后,发布学习任务:在生活中找与本课相关的物体或现象,拍摄照片或视频提交到智慧课堂平台上,学生可以查看或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课堂上直接调用素材,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探究、实验操作活动。

(2)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

在课中阶段,最关键的部分是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功能众多,结合前面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几个功能适用于创设情境环节或导入新课环节:

①利用学生收集的图片、影视、Flash、语音、PPT、网页等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料等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教学课题;

②通过预习反馈、复习旧知等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③由学生汇报课前预习成果,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利用学生在预习中的疑惑或掌握薄弱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互动练习环节主要是为了加深新知和旧知之间的联系,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练习,实现了新的人机互动,既有趣,又提高了效率,延伸了课堂。结合前面的教学实践,以下功能比较适用于课堂教学互动环节:

①讨论区功能:在课堂探究时创建讨论区,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自由讨论,也可以非常方便地看到全班同学的想法,有利于制造冲突。这种方式大大改进了以往只能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少数想法的局面,学生还可以通过点赞功能表示自己对某一种方法的赞同,更有利于展示多种想法,便于提炼出简便的方法。

②抢答、随机抽答、表扬功能:学生通过操作平板的抢答功能来回答问题,实现了人机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机抽答的功能更是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随机回答问题的可能,给更多孩子提供了回答问题的机会,也能方便老师及时了解更多同学的掌握情况。

③聚焦功能:利用聚焦功能创设问题,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提升。

④全班作答功能(拍照上传、批注答题等功能):在评价反馈上,学生可以直接操作平板完成练习题,这让学生更有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提交答案后可以去查看其他人的答案,在老师点评之前便可以自评和互评。同时,大屏幕上还能显示出答题的时间和学生完成的情况,有利于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更便于老师及时辅导有需要的学生。

⑤实物展台功能:利用平板的实物展台功能捕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亮点,成为鲜活的课堂学习的生成资源。

⑥报告讲评功能:平板的报告讲评功能自动生成学生作业报告,找出每道题目的出错率。

(3)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在课后阶段,基于智慧课堂作业平台重点开展个性化辅导,进行课堂的延续。

①针对性辅导:教师将课堂上突破重难点时录制的微课分享到作业平台,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反复学习;通过作业平台的提交,即时自动批改和反馈客观题,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主观题作业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

②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布置具有层次性的练习,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③个性化设计:设计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创造出数学的美。

④讨论交流,总结反思:作业平台的设立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和交流提供平台,也为师生互动多了一条方便、快捷有效的沟通平台。

三、研究反思

以上是智慧课堂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方法的研究,在研究中还有一些困惑和疑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对于智慧课堂系统性的理论提炼还有待提升,还需多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挖掘、归纳,同时,应加强对课堂实践的反思。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图形智慧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探究性学习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分图形
找图形
用白板优化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尝试
图形变变变
有智慧的羊
图形配对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