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AI”技术融合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策略研究

2021-12-01李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智慧融合

关键词: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智慧服务

摘要:“5G+AI”环境下新兴技术的深入应用正在悄然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而新时期民众的需求也在逐年升级。传统图书馆的实体场馆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广大读者的基本需求,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智慧化服务才是时代主旋律,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流趋势。文章对5G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AI)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概述,简要分析了二者融合在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中的突出优势,并对未来读者智慧服务的构建提出了若干可行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30-03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是指在服务过程中,逐步采用新的服务理念与新技术转型发展当前的读者服务流程,升级服务产品,提升服务效能,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创造新价值。当前,图书馆行业已经开始注重并使用新兴技术与新理念促进自身的创新与发展,无论在服务方向、服务内容、服务形式,还是流程模式上都体现了时代的新鲜元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深入应用与5G通信技术的加入使万物互联与智慧服务场景构建得以逐步实现,5G通信技术的低功耗、高速率等特点促进了线上服务的革命式发展,因此,对“5G+AI”技术融合环境下的读者服务策略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1“5G+AI”技术特点分析

1.15G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5G通信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是4G(LTE-A、WiMax)技术的延伸。5G通信技术具备五大优势,即“4H1L”,分别是高速度(High-speed)、高并发(High-concurrency)、高兼容(High-compatibility)、高安全(High-safety)、低延时(Low-delay)。当下,我国正处在5G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时期,全国范围内正在投巨资部署5G通信基站,力图构建广泛的5G高速传输网络,将各种智能化设备以网络的形式连接起来,将万物的互联、互通、互控变为现实,形成一个“泛在网络”。4G环境下的互联互通仅仅停留在人人互通、物物互联的水平,且连接水平较低、延迟高,而基于5G传输基站的通信传输能够实现万物高速互联,包含物与物之间的互联。此外,基于5G通信技术的传输网络具有频谱共享的特殊优势,功耗较低也符合当前国家绿色发展的理念,延时较低能够大幅提升传输效率,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5G通信技术与1G到4G通信技术存在本质性的区别,1G到4G通信技术中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是核心功能,而5G通信技术中除了人人互聯,物与物之间的智慧互联、工业的自动化生产、汽车智慧驾驶等都以此为基础。对于图书馆行业来说,5G通信技术的应用给读者智慧服务提供了无限可能,尤其结合当前成熟的AI核心技术,无疑会将读者智慧服务提升到很高的水平。

1.2AI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深度模拟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AI的深度发展在近年来曾一度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与产业革命。AI技术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类似人脑的逻辑思维推理、知识学习、行为规划、智能交流、环境感知、工具使用及设备操控等。当前,高端企事业单位应用了AI技术,并在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图书馆行业已经开始应用AI技术与设备,在图书借阅、参考咨询、线上推广等活动中无处不显现出智能技术对服务水平的巨大提升作用。

1.3“5G+AI”关系及发展特点分析

5G通信技术与AI技术都是当前科技界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颠覆性技术,两种技术的出现都为人们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二者的结合更为未来核心问题的解决提供无限可能。未来一段时期,“5G+AI”技术的融合发展将会以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水平高、突破时空限制、超高速传输、低功耗等突出优势成为企事业单位青睐的对象。5G通信技术与AI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呈现出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二者交替上升、结合发展,协同为社会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深度发展的智能化设备需要高速且稳定的5G网络作为传输途径,而5G的广泛应用基于智能化设备的深度普及。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未来一段时期内,智能化设备的深度应用以及读者的智慧化服务将是发展的重点内容,而“5G+AI”的融合应用无疑是促进读者智慧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支撑。

2“5G+AI”技术融合在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中的优势分析2.1提升读者智慧服务效能

“5G+AI”技术的融合发展打破了以往的服务壁垒,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手段,客户端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kindle阅读器等移动载体正在逐渐成为读者阅读的主流手段,大幅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扩大了知识共享的范围。未来,在“5G+AI”技术融合下的读者智慧服务体系中,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手段、资源服务数据库及各种形式的体验式阅读项目将会逐步实现,读者服务质量与服务精准性将大幅提升。此外,传统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时间与空间服务壁垒将会被打破,图书馆馆藏利用率也会提升到新的历史水平,读者的阅读增值服务,如智能翻译、智能朗读、人机互动、智能推送等服务将稳步实现。

2.2赋予读者服务时代元素

在“5G+AI”技术融合环境下,图书馆在深度应用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上可以依托高速、稳定的通信平台进行数据的高速传输,几乎能够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即时互联,读者服务的智慧性将会更加突出。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及互动性偏低的短板将会逐步弥补,图书馆的跨界合作交流也能依托该技术体系实现。基于“5G+AI”技术融合的体验式阅读活动、智能阅读空间、虚拟体验式阅读等能够让读者充分领略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感受读者服务中的时代元素。

2.3优化读者阅读学习行为

“5G+AI”技术的融合发展促使读者学习行为发生根本变化,而图书馆为给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服务场景、资源构建、空间设计、服务流程上都加入了智慧元素,促进服务要素之间的智能交互,提升读者的学习效率。技术融合促进读者智慧服务水平提升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加入科技元素提升读者获取知识的便利性,满足读者的检索、交流需求。二是利用智能设备创新服务形式,搭建形式多元的知识服务平台,优化读者阅读体验。三是搭建智能知识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与读者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增值服务,为读者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打造双智能型图书馆。

3“5G+AI”技术融合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策略

3.1搭建与5G技术相匹配的智慧服务平台

未来一段时期内,5G通信技术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是图书馆智慧服务提升的关键,二者融合也是未来图书馆用于解决综合管理事务的核心。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第三代图书馆,其工作中心是构建智慧型知识服务平台,提升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水平与优化配置水平,而在平台建设中将5G通信技术与智能设备匹配是工作的重点,智能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与5G技术的应用应同步进行。在平台的构建上,图书馆可以借鉴当前国外先进图书馆所采用的FOLIO平台,利用该平台与5G通信技术的兼容性提升未来平台的智慧化综合服务水平,同时也能在应用中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FOLIO平台的功能性也较为突出,其具备开放性、包容性及可拓展性等特殊优势,能够在未来的读者智慧服务中高效率支持与读者智慧服务相关的边缘计算和分布式计算处理,形成基于读者深度智慧服务的协同知识服务体系。

3.2推进“云端”总馆的建设与优化

当前,多数大中型图书馆都在实行总分馆制,这种建设与服务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基于5G通信技术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将更加具备服务优势,读者在各个分馆中都可享受到同等的服务内容,此时总分馆制下的总馆不是以往规定的中心图书馆,而是将核心资源与智慧服务置于“云端”,以往传统读者服务建设中虽有这种构想,但限于1G到4G通信技术传输速度与稳定性的限制,这种服务模式始终未能大规模开展。而5G通信技术的“4H1L”的突出优势将打破当前实体图书馆总分馆读者服务水平不均衡的弊端,各个馆区通过稳定、高效的5G传输网络互联,各馆区能够即时获得海量数字资源,共享云端数据,让更多读者在更大范围内享受优质的服务。“5G+AI”技术融合环境下的智慧服务将更加注重新时期读者对多元化阅读形式的需求,力图构建多样化的阅读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创建新的服务生态,协调更多智慧要素加入智慧服务中。

3.3提升知识服务空间智能化水平

未来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建设应朝着“智能技术+智慧服务”方向发展,其知识空间的建设也应具备融合性、泛在性、感知性与动态性等特征。以往智能化设备虽然得到了较深层次的应用,但限于4G通信网络的限制,其应用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无法为图书馆知识空间再造提供技术支撑,尤其是线上知识服务空间的构建。而“5G+AI”技術融合发展将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作为空间构建基础,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作为中间支撑,优化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设备功能与环境调节,实现诸多要素之间的高速、稳定互联,搭建高度智慧型的知识服务平台,形成集智能感知、数据融合、推动服务、交流互动为一体,虚实共存、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协同空间构建格局。

4结语

在“5G+AI”技术融合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智慧服务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数据整合、服务再造、资源配置等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读者智慧服务将会被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的实现要基于5G通信技术与智能设备的匹配发展,加强云端图书馆的建设和优化,提升知识服务空间的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宋菲.AI+5G技术背景下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1(2):89-91,96.

[2]曾群,杨柳青.5G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22):2-6.

[3]邢雪.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以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讲坛”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1):17-19.

[4]周运丽.“AI+5G”视域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7):101-102,105.

[5]蒋轶平.5G技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4):1-5.

[6]马丽军.共享经济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1):77-80.

(编校:崔萌)

作者简介:李丹(1975—),漯河市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图书馆智慧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