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2021-12-0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伯军

家庭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错构瘤螺旋杆菌质子泵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王伯军

胃息肉,就是长在胃里的隆起物,是起源于胃黏膜层,向胃腔内生长,突起于胃黏膜表面的乳头状组织。胃息肉较为常见,在无症状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为1%~3%。一般生长较为缓慢,大小不一,小的1~2毫米,大的2~3厘米,可单个亦可多发,最多可有上百枚。

胃息肉有一定的癌变率,它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癌变率高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2厘米、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那么,为什么会长胃息肉呢?

目前,发生胃息肉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据研究,胃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基因变异与胃息肉的形成息息相关。有些息肉病因明确,如Peutz-Jeghers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呈错构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多为腺瘤性息肉,极易癌变,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

近年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其中约40%的病例息肉完全消退。因此,对增生性息肉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应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若阳性则应行根除治疗,然后根据息肉消退情况再作相应处理。

3.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反流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促进胃泌素分泌,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

4.抑酸药

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密切相关,部分该类患者停用抑酸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

近年来报告长期(指连续服药1年以上)服用质子泵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者在胃底长出多发性的小息肉病例也逐渐增多。部分患者停用质子泵制剂后胃底腺息肉会自行消退。

5.吸烟、饮酒

吸烟、饮酒都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息肉的发病风险。

6.不良饮食习惯

有研究认为进食较多肉类(尤其牛肉、羊肉之类的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长期吃辛辣生冷粗糙食物,饥一顿饱一顿,较少进食蔬菜类,血脂异常、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

总之,胃息肉发生的原因较多,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可能的原因仍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导致慢性胃炎,在此基础上长出胃息肉。因此,预防胃息肉应积极规避上述危险因素,同时注意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错构瘤螺旋杆菌质子泵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什么是肾错构瘤?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某医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质控效果评价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型错构瘤2例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