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地适树造林助推林业发展

2021-12-01廖运彪

广东蚕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种苗树种造林

廖运彪

(玉林市林业勘测设计院 广西玉林 53740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生态建设工作,比如开始关注全球的气候条件变化以及土壤环境的改善工作等。国家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要求林业部门遵循相关原则,促进林业的生态发展。林业的生态发展一定要坚持适地适树基本原则,并且科学植树造林。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千差万别,很多地方出现了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全力做好植树造林的相关工作[1]。

1 适地适树造林及其积极意义

顾名思义,适地适树造林主要是指根据土地的环境,从生态角度,选择合适的树苗建造森林,在此过程中,树木的成长需要土壤和植物自身的配合,比如生产能力以及潜力,同时在当前的环境下应当依靠先进的技术达到产量最大化,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就是社会效益,这是植树造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于很多植物对土壤有着不适应的现象,这些现象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比如植物对水分过度依赖就会造成土壤变干或者其他外来物种的入侵,加重对土壤的破坏程度。因此,如何科学地建造树林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林业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对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植物的品种上要认真筛选,同时关注树林后期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达到适地适树造林的目的。

2 适地适树造林工作的具体目的

2.1 能够做好水土平衡工作

植物的根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水土平衡,尤其是在一些树木较少的地区,如果发生连续性降雨,有的土地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而水土流失过程中泥沙的堆积以及沉淀物会对下游的农作物生长带来危害。除此之外,水土流失也会导致河床位置发生移动,严重的话会带来洪水灾害,从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2.2 做好防风固沙工作,保护环境

由于环境恶化,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尘暴,而沙尘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沙尘暴或者沙尘天气主要是指在刮风的过程中带有大量的沙尘,严重的会给人们带来风险。较大的沙尘暴可能会腐蚀城市的建筑物或者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适地适树造林能够很好地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并且最大限度降低灾害。

2.3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树木资源,降低其他污染

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林业人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种植,这样可以预估后期的经济效益。比如按照热带雨林的分层原则,可以建造不同植物共同生活的树林,同时穿插一些水果蔬菜、茶叶种植等。另外,造林还可以降低噪声污染。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周围的噪声污染越来越多,而植树造林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一部分噪声污染,改善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2]。

3 适地适树造林推动林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筛选优质种苗进行批量生产

林业人员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要保障造林的速度以及效率。此外,造林过程中也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提高种苗的成活率以及成长速度。在造林之前,林业人员应当筛选良好品质的种苗,这样才能保证后期造林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种苗的优化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我国进行种苗的优化过程一般是依据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结合中国土地的具体情况更新手段,在保证生产量稳定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从而培育出更多的优秀种苗。种苗培育成功之后,通过宣传、售后活动等吸引更多的人采用这些优质种苗。林业人员在前期造林的规划过程中,首先应当根据种植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选择成活率较高、发育比较快、符合要求的树种,然后尽快投入造林工作中。比如有的地区会以种植5 种树种为主,分别是椴树、黄菠萝、大青杨、梧桐、落叶松。林业人员应当确定椴树、黄菠萝在树种生长发育以及树木的用途中都具有很好的优势,在规划过程中可以优先选取这两种树种作为种苗,从而满足林业生态发展的要求。

在造林过程中,选择树种除了可以使用地方本土的树种之外,还可以引进外地的优良树种。比如有些外地树种可以适应较恶劣的土壤环境以及天气条件等,引进外来的树种不仅可以提高造林率,还可以丰富当地的林业资源,为林业的建设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林业工作人员往往会遇到复杂的土壤条件,而这些条件会对林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如果只使用一种或者少数的树种进行种植,会出现死亡过多或者生长较快的现象。因此,如果种植区内条件比较恶劣的话,比如山阴坡、沙丘、河岸、碱地等,可以从外地选择优良树种,进而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如有的地区有内沟壑、沙丘等区域,通过对比,林业人员可以选择适应性比较好的刺槐,实践证明,刺槐不仅可以承受较恶劣条件,还能保持存活率,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水固土的作用。

3.2 提高林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生产方式比较不严谨,并且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林业人员应当创新管理理念,改善经营方式能够提高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真正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比如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工作流程进行严格制定,并且认真遵守。同时,管理人员也应当合理分配资源,将责任下放,确定目标责任人,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林业人员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建造高质量的森林。同时,各个部门应当互相配合,紧密联系,保障造林工作的稳定实施。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并且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林行业也是如此。从管理人员到底层的植树人员都应当具备专业素养,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如何分配资源,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底层的植树人员必须懂得如何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国家只有重视林业部门的人才引进,全力打造一支有担当、有责任心的队伍,才能真正实现造林的可持续发展。

3.3 科学进行苗木适地评估工作

在造林的过程中,林业人员应当注意到造林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不是短期就能出现效果的。因此,在选择具体的树木以及土地时,应当进行严谨的评估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地优化种植方案,达到利益最大化。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与苗木的美观、生态成本等都有紧密的联系。想要做好绿化工作,林业人员需要对苗木的类型、绿化的区域、土壤的环境和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林业规划。比如通过对龙爪槐、樟子松、银杏、芙蓉4 种苗木在绿化区域生长状况评估之后可以发现,龙爪槐和银杏在美观方面有优势,但是其容易受到土壤环境的影响,成活率较低;樟子松虽然缺少美观性,但是生长速度很快;而芙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适应土地,还能适应其他周围环境。因此,林业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苗木进行绿化。在造林过程中可以提倡商品林建设,商品林有薪炭林、经济林和用材林3 种,用材林对树叶的形状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树种需要具有抗旱性和抗寒性,而经济林主要是以成活率高为主要要求,树种应当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林业人员进行科学评估之后就可以展开具体的造林工作。

4 总结

当下我国对适地适树造林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推出了措施,这对林业发展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并且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林业人员只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才能真正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进度,最大限度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增长。因此,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筛选树种、选择土地等方式,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以及丰富林业资源[3]。

猜你喜欢

种苗树种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树种的志向
数字
树种的志向